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2013年, 第13卷, 第05期 刊出日期:2013-05-15 上一期    下一期
    全选选: 隐藏/显示图片
    论文
    《意义新论》——第2章 最小语义学与心理学证据
    埃玛·博格, 刘龙根,
    2013 (05):  0-72. 
    摘要 ( 190 )  
    本章集中探讨质疑最小论的几种主要理论立场,并初步作出回应。作者首先通过分析最小论与所言的关系,提出最小论者认为语义理论应当旨在提供的是对句子意义的阐释,而不是针对关于言语行为内容的直觉判断做出阐释。然后,通过详细阐述最小论与心理学相关联的三种方式,突出强调最小论对两者关系的认识,即语义学对心理学论据具有形而上的依赖性。在此基础上,作者剖析并反驳了怀疑最小论解释力的主要论调,诸如"直接获取观"、"可及性原则"、"真值条件语用学"。最后,作者以简表概述了自己所持的最小论与声称与之相对立的几种理论之间的共识与分歧。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大家治学
    从实际出发,求实际成效——关于大学英语教学的若干思考
    杨治中
    2013 (05):  1-6. 
    摘要 ( 178 )   PDF(959KB) ( 80 )  
    本文从大学英语教学的特点和要求出发,对大学英语教师、教材、教学法、四六级测试以及课堂教学效果、现代化技术教育手段的使用等多方面大学英语教学问题提出了高屋建瓴的洞见, 对当前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具有指导意义。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语言学研究
    主动—被动态语义与动词题元结构变异
    彭玉海, 邓继思
    2013 (05):  7-11. 
    摘要 ( 214 )   PDF(662KB) ( 63 )  
    文章以俄语中带-ся被动态动词、非宾格动词和主动态反身动词为对象物,对其内部语义表现和语义变化所蕴含的题元结构实质作了较为细致的分析和论证,试图在动词(句子)语义同题元理论之间确立一个新的结合点,弄清语义机制内部的题元结构变异理论问题。这有助于提高自然语言中广泛存在的主动-被动语义关系的认识。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试论分布形态学词根插入模式及相关汉语研究的得失
    王焕池
    2013 (05):  12-18. 
    摘要 ( 260 )   PDF(959KB) ( 42 )  
    根据分布形态学理论发展历程,目前其内部最大的分歧体现于词根的不同插入模式上。围绕着词根究竟是先行插入还是延迟插入,该理论可以分为三种模式:先行插入模式、延迟插入模式和有限先行插入模式。不同的插入模式对应着不同的研究理念和方法,也存在着相应的优缺点。在上述探讨的基础之上,本文简要评价了基于该理论的汉语本体研究的得失。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简论英语语法范畴的形成对语序和附加语位置的影响——兼论“语用-语义-语法-语序”链
    刘晓林
    2013 (05):  19-24. 
    摘要 ( 248 )   PDF(733KB) ( 86 )  
    本文秉承“语用-语义-语法-语序”相互依存的理论观点,简要阐述了英语语法系统,特别是情态动词、DO和HAVE的助动词化对英语SVO语序的影响。此三类语法范畴是受到主语表达主观性、强施事性和对事件控制的语用需要的驱动而发生语义演变和语法化的,它们反过来固定了主语的位置,强化了SVO语序。历时演化过程中形成的三种句法分区:小句前区、助动区和事件内区对附加语的句法位置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外语教学与研究
    论商务英语语言学的理论体系
    王立非, 陈香兰, 葛海玲
    2013 (05):  25-31. 
    摘要 ( 369 )   PDF(925KB) ( 211 )  
    在论述商务英语语言学的理论体系、定位与内涵以及学术重点的基础上,本文首次提出,商务英语语言学理论由13个部分组成:商务英语词汇学、商务功能语言学、商务认知语言学、商务语用学、商务话语分析、商务翻译学、跨文化商务交际学、商务社会语言学、商务对比语言学、商务语料库语言学、商务英语教育学、英语经济学、商务英语研究方法。这一发现对创新语言学研究、明确商务英语跨学科研究方向和方法、指导商务英语应用实践具有重要启示。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美国双语教育政策的变迁:唯英语与双语之争——以加州和德州为例
    李艳红
    2013 (05):  32-37. 
    摘要 ( 393 )   PDF(933KB) ( 92 )  
    为了将不同语言背景的移民融入美国社会,美国在不同时代采取了不同的双语教育政策,进入20世纪,受多语多文化的社会环境和国内外政治经济的影响,“唯英语”和“双语”之争一直不断;由于美国特殊的政治体制,各州的双语教育政策也千差万别。文章首先回顾美国双语教育的历史变迁,再以加州和德州为例说明双语教育政策实施的差异和实质。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美国语言教育政策的科学性——兼论双语与外语教育政策的异曲同工之妙
    张桂菊
    2013 (05):  38-42. 
    摘要 ( 284 )   PDF(772KB) ( 101 )  
    富有科学性的语言教育政策必须符合儿童语言学习的发展规律,并与国家的核心利益相一致,语言教育政策的政治性不能凌驾于儿童的语言发展,以及语言及教育专家或专业组织的研究和论证之上。本研究梳理了美国的双语与外语教育政策研究,探讨了美国语言教育政策的科学性这一重要议题。研究发现:(1)美国关键外语人才匮乏,但国内的外语资源却未能得到合理的开发和利用;(2)过分强调唯英语教学,导致多语学习环境浸润的缺失;(3)决策者的政治导向致使语言教育政策“忽略”培养英语以外的外语人才。为此,联邦政府应加强对少数族裔语言和文化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化解当下语言教育政策中存在的悖论,以求未来的多语或双语教育政策与外语教育政策达到异曲同工之妙。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翻译研究
    中文标题英译方法——《明清小品文》个案研究
    张顺生, 王丽
    2013 (05):  43-48. 
    摘要 ( 366 )   PDF(915KB) ( 127 )  
    标题翻译是翻译过程无法回避的环节。中文标题英译是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文化、中国文学走向世界的大事。以《明清小品文(汉英对照)》英文标题为例,可以归纳出一些常用的中文标题英译方法。通过与林语堂等人所译的明清小品文标题作对比,不难发现:标题翻译要“以作品的原意为基本内核,以关照读者和充分发挥译者的主体性为合理内核”;译者在中译英标题时,应在坚守“信”的基础上,注重仿译、合理创新,追求翻译上的“真善美”。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有定性与翻译中的组篇机制研究
    张道振
    2013 (05):  49-52. 
    摘要 ( 281 )   PDF(771KB) ( 48 )  
    汉语语篇中的话题常常标示着有定性的存在,而英语中是否存在有定性,一般由冠词和代词等手段来表示的。这种语言的差异如果处理不好,就会在英汉翻译中造成问题。翻译中,必须在语篇的衔接和连贯层面,对主位和述位等成分进行细致的经营,以便从细微的语言学层面着手,结合对文本的宏观解读,把过去对翻译程序的集中描述转到对翻译过程的考察上。引入话语语言学的模式有助于实现翻译研究中译文与原文之间的互动。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科技术语翻译的文化特征及策略分析——以footprint的翻译为例
    胡洁
    2013 (05):  53-57. 
    摘要 ( 363 )   PDF(820KB) ( 82 )  
    footprint一词为人熟知的是其字典基本义,但近年来该词被各个专业领域广为借用,成为一个较为常见的专业术语,但国内学界译介该术语时显得相对滞后和混乱。文章梳理了该词作为专业术语的意义沿革过程,以及相应的译介现状,并进一步分析了科技术语新词的发生、传播机制,从而指出为了增强术语译语传播感染力,一个成功的翻译策略需要认识术语生成和传播过程中的概念隐喻的认知心理及其普遍性,作为文化基因的术语具有传播稳定性、保真性、多产性和长久性要求,所以其翻译策略在新概念流转,接受过程中必须适时调整。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文学翻译含意理解与译者语言文化意识培养
    曾江霞
    2013 (05):  58-63. 
    摘要 ( 228 )   PDF(1036KB) ( 94 )  
    文学翻译中,译者要结合含意理解的条件——语篇连贯、合作原则及风格,来识别显性语言特征(语言的风格特征及有些衔接机制构成的逻辑联系)和隐性语言特征(与语境相关的省略与冗余现象),选择合适的翻译方法,用相似的语言形式体现译文的意图意义。含意误解、误译的原因归根结底是译者缺乏语言文化意识。鉴于此,大学翻译教学应该系统培养译者的语言文化意识,如综合英语教学中加强突出翻译理论与实践的听说读写译五会并举训练,在非英语专业更应普及开设更多语言文化素养课程。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新书连载
    《意义新论》——第2章 最小语义学与心理学证据
    (英)埃玛·博格, 刘龙根
    2013 (05):  64-72. 
    摘要 ( 155 )   PDF(1754KB) ( 56 )  
    本章集中探讨质疑最小论的几种主要理论立场,并初步作出回应。作者首先通过分析最小论与所言的关系,提出最小论者认为语义理论应当旨在提供的是对句子意义的阐释,而不是针对关于言语行为内容的直觉判断做出阐释。然后,通过详细阐述最小论与心理学相关联的三种方式,突出强调最小论对两者关系的认识,即语义学对心理学论据具有形而上的依赖性。在此基础上,作者剖析并反驳了怀疑最小论解释力的主要论调,诸如“直接获取观”、“可及性原则”、“真值条件语用学”。最后,作者以简表概述了自己所持的最小论与声称与之相对立的几种理论之间的共识与分歧。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教学改革动态与会议综述
    高职高专英语口语大赛综述及其对教学改革的启示
    李玉萍, 闵阅
    2013 (05):  73-74. 
    摘要 ( 149 )   PDF(358KB) ( 4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上海交通大学“语言·法律·社会”系列讲座综述
    孟超, 王振华
    2013 (05):  75-76. 
    摘要 ( 243 )   PDF(338KB) ( 45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