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关 于   联系我们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农业科学版)  2016 , 34 (1): 24-30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1-9964.2016.01.005

Orginal Article

镇江新河街历史街区街巷空间调查研究

钱鑫, 高源, 王云

上海交通大学 农业与生物学院, 上海200240

Investigation on the Space of Street and Lane of Zhenjiang Xinhe Historical Block

QIAN Xin, GAO Yuan, WANG Yun

School of Agriculture and Biology, Shanghai Jiaotong University, Shanghai 200240, China

文献标识码:  1671-9964(2016)01-0024-07

文章编号:  1671-9964(2016)01-0024-07

收稿日期: 2014-12-22

网络出版日期:  2016-01-20

版权声明:  2016 上海交通大学期刊中心 版权所有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 钱鑫(1990-), 女, 硕士, 研究方向:景观规划设计, E-mail:shadowoffish@sjtu.edu.cn;

高源(1991-), 女, 硕士, 研究方向:景观规划设计, E-mail:gaoyuan1246@sjtu.edu.cn;

通讯作者: 王云(1968-), 男, 博士, 副教授, 研究方向:园林历史与理论, E-mail:wangyun03@sjtu.edu.cn

展开

摘要

濒临古运河的镇江新河街历史街区, 其街巷空间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收集整理和访谈、观察、测量、问卷等调查分析方法, 从整体格局、街巷肌理、尺度比例和空间界面四个层面, 分析了镇江新河街历史街区街巷空间的特征与特点。通过对问卷数据的分析, 解析了居民的使用满意度和更新需求。在调查研究基础上, 提出了该街巷空间保护与更新的四方面建议, 为其后续的保护与更新建立了较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 风景园林规划设计 ; 镇江新河街 ; 街巷空间 ; 调查研究

Abstract

Zhenjiang Xinhe historical block is beside the ancient canal.Street and Lane Space of Xinhe historical block has important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value.Based on document collection, interviews, observation, measurement, questionnaire and other surveys,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features of Street and Lane Space of Xinhe historical block are analyzed from four levels, including the overall pattern, streets texture, proportion and scale and spatial interface.Also, the satisfaction and renovation needs of residents are analyzed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questionnaire data.On the basis of investigation, four recommendations are put up to protect and renovate the Zhenjiang Xinhe historical block.All the job contributes to establish a more solid foundation for the protection and renovation of Zhenjiang Xinhe historical block.

Keywords: Landscape architecture ; Zhenjiang Xinhe historical block ; The space of street and lane ; Investigation

0

PDF (14735KB) 元数据 多维度评价 相关文章 收藏文章

本文引用格式 导出 EndNote Ris Bibtex

钱鑫, 高源, 王云. 镇江新河街历史街区街巷空间调查研究[J]. , 2016, 34(1): 24-30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1-9964.2016.01.005

QIAN Xin, GAO Yuan, WANG Yun. Investigation on the Space of Street and Lane of Zhenjiang Xinhe Historical Block[J].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农业科学版), 2016, 34(1): 24-30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1-9964.2016.01.005

镇江市地处长江和京杭大运河的交汇处, 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长江下游重要的港口、工贸、风景旅游城市。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使得镇江自古就是商贾云集的商贸重镇, 不同的商贸文化交融使得镇江历史上形成了多个商业街区。镇江新河街历史街区位于镇江古运河与长江交汇处, 始于北宋, 曾是长江下游最大的糖、米、木、油市所在地, 至今其街巷格局和主要建筑大都保存较好, 是运河沿岸不可多得的文化遗产, 具有重要的历史、科学和艺术价值。也因此, 镇江新河街一条街被纳入国务院于2007年5月21日公布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大运河沿岸文化遗产。

然而, 如今的新河街街区早已褪去昔日的繁华。上世纪60年代以后, 随着镇江城市的不断建设和发展, 它已成为了一个建筑密集, 众多历史建筑已招损毁的民居街区。随着中国大运河世界文化遗产的申报成功和新一轮城镇化建设的开展, 保护和振兴新河街历史街区已迫在眉睫[1-2]

1 调查内容与方法

调查分为描述性调查和问卷调查两部分:通过现场调研、数据采集与分析进行描述性调查, 明确该街区街巷空间的实际情况和现实依据; 街巷空间满意度问卷调查的对象主要是新河街本地居民, 以获取各指标层的具体数据, 为之后的数据量化分析收集信息(表1)。

表1   调查内容与调查方法

Tab.1   Research content and methods

调查类别
Category
调查内容及方法
Content and method
描述性调查
(空间特征分析)
维度空间肌理与格局尺度与界面节点元素
具体内容平面空间结构及空间形态、 空间肌理、界面要素与特征
调查方法实地调研、图像采集、平面测绘、文献研究法、专家访谈法
问卷调查
(空间满意度分析)
调查对象新河街居民、镇江市市民、新河街游客
调查方法问卷调查法

新窗口打开

2 新河街街区街巷空间的特征分析

目前新河街街区总共有14条街巷(图1)。其中, 南北向街巷3条, 分别是新河街、新河边和虹桥门; 其他11条都为东西向街巷, 分别为大梗街、堂子巷、尹家巷、无名巷(一)、无名巷(二)、缸瓦巷、孙家巷、水炉巷、龙亭巷、上河边和东菜市街。各街巷的形成时期见表2

根据现年85岁熊章明老人所画的新河街老地图以及口述内容, 20世纪60年代以前, 新河街的整体格局如图2所示, 新河街南北向河道上有小闸口、京口闸和石浮桥3座构筑物。街巷格局与今天相差不大, 但是没有新河边和东菜市街2条驳岸, 新河街和上河边是最靠近古运河的2条主要街道。

表2   新河街街区的现状街巷及其形成年代统计表

Tab.2   The formation of 14 streets in Xinhe Street

编号
Serial number
街巷名称
Name of street and lane
形成年代
Ages
1新河街宋代
2虹桥门清代
3大埂街清代
4堂子巷清代
5尹家巷清代
6无名巷(一)清代
7无名巷(二)清代
8缸瓦巷清代
9孙家巷清代
10水炉巷清代
11龙亭巷清代
12新河边现代
13上河边清代
14东菜市街现代

新窗口打开

图1   新河街街巷空间分布图

Fig.1   Spaces of streets and lanes of Xinhe Street

2.1 街巷空间格局特征

(1) 单边鱼骨型(梳子型)的整体空间格局:从图1中不难看出, 新河街的街巷格局呈单边鱼骨型或梳子型。整体呈现出竖少横多的街巷布局特征, 以平行于入江段运河的南北向的虹桥门—新河街为主街, 东西向的各街巷与之基本保持垂直关系。这

图2   老新河街示意图(资料来源:熊章明老人提供)

Fig.2   Old Xinhe Street

一格局与我国大多水运型传统聚落(街区)的街巷格局是一致的。以新河街为主街, 沟通南北, 沿街开设各行店铺。东西向街巷均为次巷, 一方面有利于同一行业的集聚; 另一方面, 与运河保持着近端式的联系, 便利于漕运、杂运货物的水上运输。东西向街巷中以上河边和大梗街为主要街巷, 分别分布在街区南部和北部。

(2) 南密北疏的街巷分布:从街巷分布密度来看, 街区南部的街巷密度显著高于街区北部。究其原因, 可能由于历史上新河街南部有京口闸、石浮桥两条重要的过河通道, 也即南部与外界有更便捷的陆上交通。这使得南部交通需求量大于北部, 由此必须设置多条街巷以疏解交通。

总体上, 新河街街区街巷空间的格局体现了传统江南水运型历史街区的街巷格局特征, 受历史发展的影响, 有存在自身的特点。

2.2 肌理特征

图3中可以看出, 新河街的街巷肌理, 整体上显示出传统历史街区的肌理特征。具体来看, 肌理最细腻的是堂子巷至水炉巷之间的区域, 建筑排列紧密, 体量较为均一, 街巷层次清晰, 很有传统历史街区的韵味。肌理较为粗犷的区域有:在大埂街以北区域, 新河街以西京口闸附近, 以及水炉巷与上河边之间的地块。这一街巷肌理的区别和空间分布, 与新河街街区各区域与外界的关系紧密相关, 上世纪60年代以后街区北端的长江路、西侧中段的新京口闸、东南侧电力路等城市设施的建设发展, 逐步改变了新河街街区与之相邻区域的功能、建筑体量和街巷肌理, 趋向现代城市的肌理。

图3   新河街街区街巷肌理

Fig.3   The texture of Xinhe block

2.3 比例与尺度特征

从街巷空间的宽度和宽高比(表3)层面分析, 新河街街区具有传统历史街巷的尺度与比例特征。

最宽的新河街主街, 宽度不超过5 m; 最窄的街巷是龙亭巷, 最窄处仅宽0.8 m。

表3   新河街各街巷比例与尺度

Tab.3   The proportion and scale of 14 streets in Xinhe block

编号
Serial
number
街巷名称
Name of
street and
lane
街巷宽度/m
Width of
street and lane
宽度与建筑高度比例/(W/H)
The ratio of the width and
height of the building
1新河街2.0-5.0北部约0.5, 南部约1.0
2虹桥门2.0-4.00.56-0.60
3大埂街2.0-4.50.40-0.60
4堂子巷1.5-2.30.30-0.40
5尹家巷1.5-2.30.30-0.45
6无名巷(一)1.0-2.00.25
7无名巷(二)1.0-2.00.40
8缸瓦巷1.0-1.50.20-0.45
9孙家巷0.8-1.20.30-0.50
10水炉巷1.00.30-0.45
11龙亭巷0.8-1.00.22-0.35
12新河边2.0-6.0非两侧封闭街巷空间
13上河边3.0-4.00.75-1.0
14东菜市街2.5-4.6非两侧封闭街巷空间

新窗口打开

非两侧封闭的新河边和东菜市街之外, 各街巷空间的宽高比例在0.2至1.0不等, 主街空间宽高比平均为0.8, 巷空间平均为0.3左右。其中, 新河街南段和上河边街巷, 由于交通、运输功能突出, 街道较宽, 宽高比为0.8~1.0左右(图4、5); 其次的虹桥门和大梗街街巷空间, 由于其两侧基本为60年代以后新建建筑, 街道较宽, 宽高比在0.5以上; 街道宽度和宽高比值最小的是龙亭巷(图6), 受北侧4层居民楼的侵占和两侧较高建筑的影响, 宽度只有0.8 m左右, 高宽比仅0.22, 是标准的“一人巷”; 其余次巷空间比例尺度都比较统一, 宽高比基本都在0.3~0.4之间(图7)。

图4   新河街南部街巷空间照片

Fig.4   The southern part of Xinhe Street

图5   上河边街巷空间照片

Fig.5   The lane space of Shanghe Bian

图6   龙亭巷街巷空间照片

Fig.6   The lane space of Longting Lane

2.4 界面特征

新河街街区的侧界面的最大特点是空间连续性很高, 同时也缺乏同一性, 景观较杂乱。由于新河街内的建筑密度极高, 并且沿街建筑排列十分紧密, 形成了较好的连续性界面, 街巷空间的围合感很强(图8)。一些街巷, 尤其是受1960年代后城市建设影响大的街巷, 两侧新老建筑的随机分布, 使得两侧界面建筑尺度和风格差异性大, 加上沿街搭建的违章建筑设施, 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界面的同一性和景观性。

图7   新河街街区次巷空间照片

Fig.7   The second lane space of Xinhe Street

图8   连续而紧凑的街巷空间界面

Fig.8   Continuous and compact street space interface

新河街街区内的传统建筑及其细部体现了镇江传统民居建筑的特色和艺术性。新河街街区内的当地民居建筑, 其墙垣通常在墙基处用青石条砌筑, 青石以上为青砖扁砌, 至15 m高度砌为空斗墙, 转角处常立有角石, 以起到加强作用。民居多在墙上开门, 其上部置门头, 门头多数用青砖砌筑(图9), 虽无挑檐的华丽但却显得气派庄重。山墙墀头造型复杂、雕刻精美体现出精湛的砖雕工艺。建筑外立面通常装饰有精美的木雕、砖雕、石雕。亲和有力的建筑轮廓线, 错落有致的空间布局, 丰富多样的建筑立面, 朴素典雅的和谐色调, 不仅表达了古人对美的追求, 同时也给今天的人们带来了美的享受(图10)。

图9   青砖砌筑的门头

Fig.9   Brick lintel

新河街街区各街巷的底界面铺装有3种类型: 一是规格为400×400或500×500方形压花水泥板铺装, 大部分街巷的底界面都是这种铺装类型; 二是以无名巷一为代表的水泥路面; 第三种为中间水泥板加两侧碎石块铺砌的铺装形式, 孙家巷、缸瓦巷和上河边都能局部见到这种铺装样式(图11~13)。总体来说, 新河街内的铺装都为后期而成, 并非传统的铺装材料和形式, 与传统建筑不够匹配, 美观性较差。

图10   新河街街巷空间建筑界面

Fig.10   Architectural interface of lane space of Xinhe Street

图11   水泥板(尹家巷)

Fig.11   Cement board(Yinjia Lane)

图12   水泥板+碎石(孙家巷)

Fig.12   Cement board+Gravel(Sunjia Lane)

顶界面是街巷空间两侧界面顶部边线所限定的天际范围, 它是最富变化、最自然化并能提供自然条件的界面。新河街街巷空间的顶界面主要有开阔型和封闭型两种, 开阔型以上河边为代表, 封闭型以龙亭巷为代表(图14)。新河街街区内, 由于缺乏骑楼等外挑建筑设施和庭荫树树冠, 又由于街巷上空的市政管线和周围的高层建筑(图15), 致使街巷空间的顶界面较杂乱, 完整性、统一性、景观性不足。

图13   水泥路面(无名巷一)

Fig.13   Cement concrete pavement(Noname 1 Lane)

图14   封闭和开阔的顶界面

Fig.14   Cement board Gravel

图15   新河街典型山墙

Fig.15   The topical gable of Xinhe Street

3 居民空间满意度调查结果分析

本次新河街历史街区街巷空间满意度调查共发放问卷55份, 收回有效问卷47份, 有效率达85.5%。所调查人群中, 87%为新河街本地居民, 11%为镇江市民, 其余2%为外来游客; 68%为初中及以下学历, 21%为高中学历, 9%为大学学历, 2%为研究生及以上学历。因此, 问卷更多地反映了新河街本地居民的感受与看法, 且他们的文化程度整体上偏低(图16)。

图16   所调研人群基本情况分布图

Fig.16   The basic situation of the respondents

通过对新河街历史街区街巷空间满意度问卷的统计分析, 其结果基本反映了新河街区居民和部分市民对该街巷空间的满意度状况。

3.1 整体层面的满意度与问题分析

对于新河街街区的历史及变迁过程, 所调研人群大都较为了解。51%表示对新河街历史街区的历史及变迁非常了解, 28%表示比较了解。

对于新河街街区街巷空间的整体评价, 在所调研的47人中, 有35人, 占据总人数的77%, 对新河街的街巷空间表示不满意或很不满意, 并认为需要大规模改造(图17)。

图17   所调研人群对新河街街区的满意度分析图

Fig.17   The satisfaction to Xinhe Street by respondents

对于新河街街巷交通方面存在的问题, 被调研的人群中约有60%的人认为街巷过窄; 约有51%的人指出新河街交通不畅; 32%的人群认为街巷空间存在被违章侵占的问题; 另有23%和17%的人群认为街巷不够通达、街巷与城市道路衔接不畅。只有15%的人认为新河街交通没有问题(图18)。

对于新河街街区沿河空间和景观存在的问题, 被调研人群指出, 新河街街区沿街空间和景观存在最大的问题是亲水性差, 其次是驳岸过高、视线不通畅和缺少码头(图19)。

通过调研我们发现, 新河街街巷空间整体层面上存在较严重的三个问题:基础设施较差、缺乏公共活动空间、缺乏绿化景观。另外, 空间尺度不适宜、亲水效果不佳、街巷风貌不佳也是新河街街区街巷空间较集中的问题(图20)。

图18   新河街现状交通存在问题分析图

Fig.18   The traffic problems of Xinhe Street

图19   新河街沿河空间和景观存在问题分析图

Fig.19   The problems of the street space and landscape of Xinhe Street

3.2 各街巷层面的满意度与问题分析

空间尺度的适宜度方面, 各街巷的排序依次为:新河街、上河边、虹桥门、大梗街、东菜市街、新河边、堂子巷。但其中仅有新河街的满意度独高, 77%的人群认为它是最适宜的街巷, 居于第二的上河边仅为17%。可见, 新河街以外的街巷, 均因宽度过窄, 而满意度很低(图21)。

传统风貌保护方面, 被调研群众中, 有77%认为新河街是保护最好的街巷, 21%的人认为上河边风貌保护较好, 其余均在5票以下, 而龙亭巷、缸瓦巷和两条无名巷一票未得(图22)。

图20   新河街街区整体存在问题分析图

Fig.20   The problems of Xinhe Street

图22   新河街街区风貌保护程度分析图

Fig.22   The Style protection of lane space of Xinhe Street

图23   新河街空间尺度适宜度分析图

Fig.23   The suitability of lane space of Xinhe Street

3.3 改造提升的建议

在街巷空间改造方面, 有70%的被调研人群认为新河街街巷空间的整体风貌需要提升, 55%的被调研人群建议需增加绿化及景观设施, 53%的人群认为需要增加公共活动空间, 49%的人建议需要增添街巷的商业氛围, 而23%的人建议可以增加街巷的通达性。

在提升街巷交通功能方面, 大部分人认为应拓宽现有街巷, 其次是扩大街巷与城市道路的接口, 以及增添新的街巷。仅有约9%的人认为新河街街区街巷应保持现状, 无需改造。

在新河街沿河空间和景观改造方面, 高达88%的被调查者认为应该复建石浮桥来增强与对岸的连通性, 另有64%和60%的人群认为可以适当增加亲水步道、平台和绿化, 45%的人认为可以设立大小码头, 而26%指出可以通过降低驳岸来加强新河街的亲水性。

4 结语

通过笔者所在项目组为时近一年的文献资料收集整理、访谈调查、观察测量调查和问卷调查, 对镇江新河街历史街区的建筑和街巷空间有了全面的了解, 为后续的历史街区保护与更新建立了较坚实的基础。

在街巷空间的保护和更新方面, 笔者提出以下建议[3-7]:

(1) 充分重视新河街历史街区街巷空间的整体格局, 后续的更新设计和建设必须保护并完善“单边鱼骨型或梳子型”格局, 保留堂子巷至水炉巷之间区域的街巷肌理, 适当增加街区北部区域的街巷数量。

(2) 采用保留、整饬等有机更新的理念和方法, 重点保护的基础上实施有序更新, 整体控制建筑体量、街巷尺度、空间界面, 并依据利用现状和未来可能的业态与功能, 制定不同区域的控制标准。

(3) 改造提升过程中, 以保留塑造传统街巷为前提, 以完善基础设施、提升内外交通功能、增扩公共开放空间、改善滨河游憩空间景观等为重点, 控制街区外围区域的建设强度和建筑景观风貌。

(4) 近期的管理和建设, 应以新河街区本地居民整体改造和提升的强烈诉求为依据, 拆除违章设施, 维护新河街、上河边、新河边和东菜市街的秩序, 对于较窄的尹家巷、缸瓦巷、龙亭巷等次巷, 则可通过疏导交通、增加节点空间的方式, 逐步增强街巷的通达性和舒适性。

The authors have declared that no competing interests exist.


参考文献

[1] 镇江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镇江市历史化名城保护规划(2004-2020)[R].2003.

[本文引用: 1]     

[2] 徐敏.

镇江历史文化街区传统街巷空间特色及其保护措施

[J]. 现代城市研究, 2013(03):70-76.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本文总结了镇江三个历史文化街区的街巷空间特色.分析其现状存在问题.并从交通、市政基础设施建设、街巷建筑尺度控制和街巷界面延续等方面提出了保护镇江历史文化街区街巷空间特色的措施。
[3] 肇新宇, 孔令龙.

传统街区街道空间解析

[J].山西建筑, 2008(06):31-32.

DOI:10.3969/j.issn.1009-6825.2008.06.018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研究了传统街区的街道空间,并对街巷的平面形态、街巷的比例与尺度、街巷的结点及其结点的形态进行了分析,指出充分了解街道空间对传统街区的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杨雪.

汉正街街巷空间界而研究[D]

.武汉:华中科技大学, 2007.

[本文引用: 1]     

[4] 杜茜.

古城街巷空间的保护与更新研究——以扬州市仁丰里为例[D]

.南京:南京林业大学, 2010.

[5] 兰贵盛.

厦门旧城街巷空间特色及其保护对策

[J]. 规划师, 2004(06):28-31.

DOI:10.3969/j.issn.1006-0022.2004.06.008      URL      摘要

街巷空间作为厦门旧城风貌中最 具代表性的元素,体现着厦门旧城的城市特色和品位。面对保护和发展的现实问题,首先应了解街巷空间的特色所在,从总体控制、道路网络保护、骑楼保护、交通 疏解等几个方面采取不同对策,努力实现旧建筑的再利用与旧城整体环境更新整合的有机结合,引导旧城健康发展。
[6] 张旭.

传统街巷空间多样性设计策略研究[D]

.长沙:湖南大学, 2012.

沪交ICP备05221
版权所有:《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农业科学版)》编辑部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上海交通大学 出版单位:上海交通大学学报编辑部
地址:上海市七莘路2678号 上海交通大学七宝校区36号信箱 邮政编码:201101 电话:021-64789728 电子邮件:xuebao@sjtu.edu.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