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2022年, 第18卷, 第4期 刊出日期:2022-08-01 上一期    下一期
    全选选: 隐藏/显示图片
    一款新型人机协作开颅手术机器人的动物实验研究:精确性和安全性分析
    黎行宙 张紫薇 言颖杰 陈骁俊 张艳
    2022 (4):  289. 
    摘要 ( 205 )   PDF(900KB) ( 120 )  
     目的 探讨新型人机协作手术机器人用于辅助开颅手术的可行性,并就动物实验的结果分析其安全性。方法 本研究采用4条比格犬进行机器人辅助开颅手术。术前先在颅骨植入数枚钛钉,再行CT扫描。开颅手术过程中,固定头部并采用锥形束计算机体层成像(CBCT)进行术中扫描。机器人和比格犬头部的相对位置借由有标记钢球的末端执行器完成注册,而术前设计方案则借助颅骨的钛钉匹配到术中CT扫描图像中。评价指标主要包括安全性指标(硬脑膜撕裂率和术后并发症)和精确性指标(颅骨开窗符合率和术前设计方案与术后CT扫描之间的偏差)。结果 所有手术操作均顺利完成,未观察到硬脑膜撕裂或术后并发症。颅骨开窗符合率达94.08%±2.32%。钻孔中心点的绝对误差为(0.9394±0.1497) mm,角度误差为3.37°±1.47°。钻孔上表面的平均线性偏差值为(1.056±0.129) mm,下表面则为(1.087±0.096) mm。结论 新型人机协作手术机器人辅助开颅手术是安全可行的。下一代手术机器人应集成更多技术而更便于开颅操作。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对腹膜间皮细胞高糖损伤的作用研究
    纪鸥洋 方均燕 宋阿会 佟琰 魏珊 陈志豪 刘英莉
    2022 (4):  294. 
    摘要 ( 107 )   PDF(1275KB) ( 126 )  
    目的 探讨间充质干细胞来源外泌体(MSCs-Exo)对高糖致腹膜间皮损伤的影响。方法 将MET-5A细胞分成3组:正常对照组(不予处理)、高糖组(高糖处理)、共培养组(高糖和MSCs-Exo共培养),通过CCK-8法选用效果最明显的高糖浓度和MSCs-Exo浓度,各组分别处理24 h后收集细胞和上清液。CCK-8法测定各组细胞增殖活力,流式细胞技术检测细胞凋亡情况,qRT-PCR检测细胞因子IL-6、TNF-α的表达,ELISA检测培养上清液中IL-6的水平。结果 高糖组细胞的增殖能力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01),细胞凋亡率、IL-6和TNF-α的表达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01);与高糖组相比,共培养组细胞增殖能力提高(P<0.001),细胞凋亡率、IL-6和TNF-α的表达则明显下调(P<0.05)。结论 高糖对腹膜间皮细胞有明显的促凋亡和促炎作用,MSCs-Exo可以促进腹膜间皮细胞的增殖,抑制高糖刺激下细胞凋亡的发生和炎症因子的表达。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标记膀胱癌外泌体的构建及其体外示踪作用
    陈辉 侯爱华 王培培 梅晓峰
    2022 (4):  300. 
    摘要 ( 152 )   PDF(1686KB) ( 108 )  
    目的 构建稳定表达CD63-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nhanced 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EGFP)融合蛋白的膀胱癌细胞株,得到EGFP标记的膀胱癌外泌体,进行外泌体的体外示踪。方法 将CD63基因通过分子克隆插入pLVX-EGFP-puro质粒中,构建CD63-EGFP融合蛋白的表达载体。通过慢病毒转染得到稳定表达CD63-EGFP融合蛋白的膀胱癌细胞株,超速离心法提取外泌体,使用透射电子显微镜、粒径分析和Western blot鉴定外泌体。通过共培养的方式检测人正常膀胱上皮细胞SV-HUC-1和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PBMC)对膀胱癌外泌体的摄取情况。结果 构建了稳定表达CD63-EGFP融合蛋白的膀胱癌细胞株,其分泌的外泌体符合外泌体经典特征,并发现SV-HUC-1细胞和PBMC中的单核细胞可在体外摄取膀胱癌外泌体。结论 表达CD63-EGFP融合蛋白的膀胱癌细胞能分泌出荧光外泌体,可用于外泌体的体外示踪。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泛醌对大鼠背部皮瓣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与影响
    张晓艺 张浩
    2022 (4):  305. 
    摘要 ( 85 )   PDF(1437KB) ( 66 )  
    目的 通过大鼠背部皮瓣模型探究泛醌在缺血再灌注损伤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选用120只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0只。在大鼠背部设计一个9.0 cm×6.0 cm的皮瓣,并结扎6条供血血管中的5条,实验组及对照组进行缺血再灌注损伤造模。术后实验组给予泛醌50 mg/kg;假手术组及对照组每天给予等量的食用油,灌胃体积均为每天5 mL/kg。于模型建立后的第1、3、5、7天各组分别随机处死10只大鼠,观察各组皮瓣存活率、皮瓣组织HE染色、皮瓣组织SOD活性及MDA含量。结果 统计分析各组皮瓣存活率、皮瓣组织HE染色、皮瓣组织SOD活性及MDA含量,除第7天假手术组和实验组皮瓣组织MDA含量无统计学差异外(P>0.05),其余各时间点,假手术组优于实验组、实验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泛醌可有效减轻大鼠背部超大皮瓣的缺血再灌注损伤情况。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拱顶石穿支皮瓣修复手、足部软组织缺损
    蔡飞宇 程二林 艾合买提江·玉素甫
    2022 (4):  311. 
    摘要 ( 126 )   PDF(687KB) ( 85 )  
    目的 探讨拱顶石穿支皮瓣修复手、足部软组织缺损的临床应用和疗效。方法  2015年2月至2020年12月,采用拱顶石皮瓣修复手、足部软组织缺损患者共24例(男14例,女10例),其中手部缺损18例(掌侧13例,背侧5例),足部缺损6例(足底3例,足背3例)。缺损位于关节部位共7例。缺损面积为1.0 cm×1.5 cm~3.0 cm×5.5 cm,皮瓣切取面积为1.0 cm×2.0 cm~4.5 cm×8.0 cm。术后根据缺损部位和面积选择性固定患肢2~3周。结果 术后平均随访13个月(6~24个月),所有切口均一期愈合,皮瓣表面平整,与周围皮肤无色差,皮瓣表面触觉灵敏,功能恢复良好,患者满意度高。结论 拱顶石皮瓣修复手、足部软组织缺损并发症少,能满足手、足部软组织的外观和功能需求,是可靠的皮瓣修复方式。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不同类型皮瓣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的效果对比
    石建国 王继宏 杨彦君
    2022 (4):  315. 
    摘要 ( 79 )   PDF(905KB) ( 76 )  
    目的 对比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足内侧皮瓣、跟外侧皮瓣和足踝上皮瓣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80例足踝部软组织缺损患者的资料,其中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25例(A组),足内侧皮瓣修复20例(B组),跟外侧皮瓣修复15例(C组),足踝上皮瓣修复20例(D组)。术后均随访6个月,对比各组愈后情况和美国足踝矫形协会的足踝评分(AOFAS)。结果 各组在术后感染、血管危象、外观、质地以及行走功能等方面无明显差异(P>0.05),A组皮瓣存活率高于C、D组(P<0.05); AOFAS评分A组优良率高于其他3组(P<0.05)。结论 足踝部软组织缺损应根据缺损部位选择合适的皮瓣进行修复,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成活率高,有利于患肢功能恢复,是一种良好的修复方法。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长时间热缺血的离断指尖的再植体会
    杨盛林 刘承伟 袁虹豪 彭龙 弓贺炜 关瀚辉 陈禺
    2022 (4):  319. 
    摘要 ( 68 )   PDF(538KB) ( 116 )  
    目的 总结长时间热缺血的离断指尖再植的方法。方法 2017年3月至2019年12月,我们共收治了热缺血时间8~19 h的指尖离断患者17例(19指),均通过急诊显微手术给予再植。结果 本组患者中有16指再植成功,3指失败,再植成功率84.2%。结论 长时间热缺血的离断指尖仍有极高的再植成功的可能性,临床不应轻易放弃而导致患者的指尖缺损和部分功能受损。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双层人工真皮联合自体皮片移植修复手指皮肤软组织缺损伴骨、肌腱暴露创面的效果
    李明 郭招娣 汪炜 陈冬生 李涛
    2022 (4):  322. 
    摘要 ( 172 )   PDF(985KB) ( 76 )  
    目的 研究双层人工真皮联合自体皮片移植,修复手指皮肤软组织缺损伴骨、肌腱暴露创面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9月至2021年10月收治的手指皮肤软组织缺损伴骨、肌腱暴露患者43例。使用双层人工真皮联合自体皮片移植者为观察组(n=16),使用带蒂皮瓣移植者为对照组(n=27)。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情况,包括两次手术间隔时间、皮片/皮瓣成活率和住院时间。术后3个月应用温哥华瘢痕量表(VSS)进行瘢痕评分;分别于术前、术后1、3个月对手指感觉恢复情况进行评分,并于术后3个月进行两点分辨觉测试。结果 对照组两次手术间隔时间、住院时间明显较观察组长(P<0.05),但两组患者皮片/皮瓣成活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3个月,患者均恢复良好,无明显皮片破溃表现。VSS评分结果显示,两组患者的修复部位色泽、血管分布及柔软度等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厚度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1、3个月时的感觉恢复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1、3个月感觉恢复评分明显高于术前,术后3个月评分高于术后1个月(P<0.05)。术后3个月时两组患者的两点分辨觉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双层人工真皮联合自体皮片移植可有效修复手指小面积皮肤软组织缺损伴骨、肌腱暴露创面,国产双层人工真皮Lando较带蒂皮瓣移植修复术后恢复快,手指外形更美观,为临床修复此类创面提供了新的选择。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抗生素骨水泥联合其他综合干预措施治疗糖尿病足骨髓炎
    卜凡玉 郭晓峰 徐鹏 王进 薛明宇 潘筱云
    2022 (4):  328. 
    摘要 ( 102 )   PDF(1307KB) ( 67 )  
    目的 评估万古霉素骨水泥联合其他干预措施治疗糖尿病足骨髓炎(Diabetic foot osteomyelitis,DFO)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93例(112侧)糖尿病足骨髓炎患者,均接受万古霉素骨水泥联合其他干预措施治疗。末次随访时评估口服和静脉抗生素使用时间、住院时间、溃疡愈合时间、复发率、踝关节以上截肢率。对糖尿病足患者进行足溃疡深层创面分泌物细菌培养。足部功能恢复情况应用Maryland足功能评分标准进行评估。结果 成功随访87例患者(105侧),平均随访时间14个月,均愈合良好,糖尿病足治愈。口服和静脉注射抗生素的平均使用时间分别为(12.2±1.5) d和(10.8±2.5) d,平均住院时间(14.0±2.7) d,溃疡愈合时间(37.8±6.3) d。21例患者(21侧)足溃疡复发后再次住院,复发率为20.0%(21/105)。本组中无患者需在脚踝以上截肢。从足溃疡深部创面分泌物中共培养了144株致病菌。末次随访显示,31侧为优秀,45侧良好,26侧一般,3 侧不合格,总体优良率为72%。结论 抗生素骨水泥联合其他综合干预治疗DFO效果良好,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应用超声辅助吸脂技术塑造女性腹部马甲线
    王健 王静 李恒晟 王斌 黄凯 韦元强 丁小邦 蔡昶
    2022 (4):  333. 
    摘要 ( 83 )   PDF(524KB) ( 68 )  
    目的 探索应用超声辅助吸脂技术塑造女性腹部马甲线的效果。方法 术前标记腹部吸脂区域,注入肿胀液,采用超声辅助乳化脂肪,加强腹直肌外侧缘及脐以上的腹中线抽吸,清晰显现腹直肌的解剖外形。结果 应用超声辅助吸脂技术对28例患者腹部进行抽脂,术后腹直肌显露满意,未发生烧伤、皮肤坏死等并发症。结论 超声辅助吸脂技术能够应用于腹部脂肪抽吸,显现腹直肌的三维外形,实现马甲线的效果。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CBCT髁状突体积分析的髁状突骨折后TMJ骨性形态测量
    李羽 陈林林 何平华
    2022 (4):  336. 
    摘要 ( 70 )   PDF(561KB) ( 57 )  
    目的 探讨采用锥形束CT(CBCT)髁状突体积分析进行髁状突骨折后患者颞下颌关节(TMJ)骨性形态测量的价值。方法 选择2017年1月至2019年5月髁状突骨折患者28例,获取CBCT图像,比较健、患侧手术前后TMJ骨性形态指标(两侧的髁状突体积)。结果 术后患侧髁状突体积大于健侧(P<0.05),并明显小于术前(P<0.05)。结论 单侧髁状突骨折前后的体积变化与健侧有显著差异,这可能是术后TMJ功能评定的新标准。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新冠疫情下家长陪同对先天性上睑下垂患儿围麻醉期护理效果的研究
    高维玲 胡崟清
    2022 (4):  339. 
    摘要 ( 106 )   PDF(410KB) ( 50 )  
    目的 探讨新冠防控期间家长陪同对先天性上睑下垂患儿围麻醉期的护理效果。方法 2020年3月至2021年3月先天性上睑下垂手术患儿100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干预组患儿在术前麻醉诱导及术后苏醒时有家长陪同,对照组无陪伴。比较两组患儿在麻醉诱导和麻醉苏醒期的生命体征及躁动评分。结果 相比对照组,干预组患儿围麻醉期生命体征更为平稳(P<0.05);干预组患儿围麻醉期躁动评分明显降低(P<0.05)。结论 新冠疫情期间,在完全符合感染控制标准的情况下,家长陪同可有效降低患儿手术室哭闹,降低麻醉风险,减少患儿围麻醉期不良反应,从而保证整个围麻醉期的护理安全,提高麻醉护理质量。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冷敷面膜在激光治疗后疼痛护理中的作用
    陆文婷 陈萍 卞薇薇
    2022 (4):  342. 
    摘要 ( 92 )   PDF(390KB) ( 65 )  
    目的 探索冷敷面膜在激光治疗后疼痛护理中的作用。方法 2018年5月到2019年5月进行面部激光治疗的4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2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的面部激光治疗后护理,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之上采用冷敷面膜进行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视觉模拟疼痛(VAS)评分以及VISIA检测结果。结果 实验组护理后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术后即刻、术后30 min、术后4 h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实验组护理后VISIA指数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激光治疗后应用冷敷面膜护理可有效减轻疼痛、灼热感、红肿等症状,提高患者治疗满意度。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生物活性玻璃在软组织修复中的应用
    李文博 张浩然 郭峰 杨松林
    2022 (4):  345. 
    摘要 ( 174 )   PDF(509KB) ( 155 )  
    生物活性玻璃(Bioactive glasses,BGs)已经在再生医学和组织工程领域有了广泛应用,其与体液接触可产生碳酸羟基磷灰石,从而与骨组织紧密结合,所以常用于骨缺损或牙齿的替代、再生及修复。随着技术与材料的逐渐发展,越来越多的证据证明了BGs在软组织修复中的发展潜力。BGs具备一定的抗菌作用,这种特性在组织修复中的优势明显,通过改变其组分,或与不同材料(如功能性离子、聚合物、生物因子等)结合,能更快速有效地促进伤口愈合。本文回顾了BGs的发展进程,并通过伤口修复机制探讨BGs加速伤口修复的可能机制,最后对BGs在伤口修复中的研究发展趋势进行解读。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在创面修复中的研究进展
    简扬 何勇 魏在荣
    2022 (4):  350. 
    摘要 ( 244 )   PDF(692KB) ( 189 )  
    创面修复是复杂的病理生理过程。随着对创面修复机制研究的不断完善,以及各种新技术和新材料的应用,创面修复已取得了很大的进展。本文通过总结以二氧化碳为代表的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的特点、原理、影响因素以及在创面修复方面的研究进展,探讨该技术在创面修复方面的发展前景,为今后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在创面修复方面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动静脉畸形动物模型的研究及应用进展
    戴梦婷 崔杰
    2022 (4):  355. 
    摘要 ( 151 )   PDF(988KB) ( 125 )  
    动静脉畸形(Arteriovenous malformations,AVM)是一类较少见且高风险的血管畸形。尽管目前血管内治疗、手术治疗及联合治疗已应用于该疾病的治疗,但风险较高,且效果不一。近几十年来,已有多种实验模型被用于AVM发病机制、血流动力学变化、组织学等的研究,以期加深对该疾病的认识,从而探索更有效的治疗手段。但目前仍缺乏能完美模拟人体各种动静脉畸形的动物模型。本文对近年来AVM相关动物模型的研究及其应用的优缺点进行综述。
    【关键词】 动静脉畸形; 动静脉瘘; 动物模型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唇腭裂小鼠模型的研究进展
    马亚萍 吴镝
    2022 (4):  360. 
    摘要 ( 170 )   PDF(401KB) ( 89 )  
    唇腭裂属于最常见的先天性颌面畸形,在亚洲人群中的发病率较高。在胚胎发育过程中,小鼠与人类颌面部的发育过程有许多相似之处,因此唇腭裂 小鼠模型一直是研究人类唇腭裂疾病的重要工具。小鼠模型拥有数量多、寿命长、生长周期短、易获得等一系列优势,但也存在模型类型有限等问题。目前,建立唇腭裂小鼠模型的方法很多,较常用的有外科手术建立唇腭裂小鼠模型;运用基因工程技术(Genetic engineering technology)建立唇腭裂小鼠模型,如基因敲除技术、转基因技术等;运用致畸剂作用于孕鼠(如地塞米松、二噁英等),从而影响胚胎小鼠的发育,以建立唇腭裂小鼠模型等。本文就目前建立唇腭裂小鼠模型的方法进行综述。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外伤性耳垂裂的外科治疗方案
    李涵博 章庆国
    2022 (4):  363. 
    摘要 ( 97 )   PDF(326KB) ( 72 )  
    外伤性耳垂裂是临床上常见的耳垂损伤类型,常因外力牵拉耳饰引起。治疗外伤性耳垂裂的手段繁多,包括直线法、“Z”成形术、“L”成形术、皮瓣法及非手术治疗技术等。本文对外伤性耳垂裂的定义、耳垂解剖、基本分类与分型、治疗原则以及各种治疗手段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清晰的概述与参考。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面部轮廓整形手术引起嗅觉障碍的原因分析及处理
    舒凯翊 赵久丽 刘伟 张智勇
    2022 (4):  366. 
    摘要 ( 76 )   PDF(365KB) ( 94 )  
    嗅觉是人最重要的生理功能之一,面部轮廓整形术后出现嗅觉障碍的情况偶有发生,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本文回顾了有关面部轮廓整形术后出现嗅觉障碍的相关研究报道,对其发生的可能原因及处理进行综述。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整形外科选修课程对临床医学本科生的影响及教学模式初探
    梁馨 邝依敏 黄昕 李敏雄 骆申英 李青峰 昝涛
    2022 (4):  369. 
    摘要 ( 87 )   PDF(821KB) ( 48 )  
    目的 明确开设整形外科本科课程的必要性,优化教学模式。方法 选取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九院临床医学院2017-2019级临床医学本科生作为调查对象,根据是否接受过整形外科选修课和(或)临床课程(大内外临床基础课)将学生分成3组,采用问卷方式调查当前本校整形外科选修课对学生认知程度、兴趣、信息获取渠道、未来择业取向等的影响。结果 共发放111份问卷,回收103份(有效问卷98份)。92.31%学生接受课程后提高了对整形外科的兴趣,且普遍对人体美学及美容外科常用技术感兴趣,并希望在理论选修课的基础上增加临床见习课程。结论 开设整形外科本科课程能提高学生对整形外科的认知,有助于日后医学生的专业选择。此外,适当添加学科前沿进展可开拓学生思维、丰富教学模式,有利于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对皮肤性病学临床教学效果的影响
    陈军 徐慧 沈征宇 李梦 杨雅骊
    2022 (4):  373. 
    摘要 ( 68 )   PDF(553KB) ( 88 )  
    的 探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对皮肤性病学临床教学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八年制学生40名为研究对象,进行皮肤性病学授课,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20人,采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对照组20人,采用传统教学方式。课程结束后对两组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课堂表现、理论知识、临床技能)进行比较,采用医学教育环境测量表(DREEM)评价学生对医学教育环境的认知情况,设计问卷调查学生对教学效果满意度、学习兴趣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学生的学习、环境、社交领域评分及教学环境总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学生对教学效果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学生对课程的学习兴趣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翻转课堂应用于皮肤性病学教学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够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教学效果良好。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