滁州学院 数学与金融学院,安徽 滁州 239000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7167(2017)05-0256-04
收稿日期: 2016-08-12
网络出版日期: 2017-05-20
版权声明: 2017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编辑部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编辑部 所有
基金资助: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王大星(1980- ),男,安徽桐城人,硕士,副教授,金融工程实训中心主任,主要从事金融工程实训教学研究。Tel.:18005502687; E-mail: daxingwang@126.com
展开
摘要
针对应用型本科高校金融工程专业实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结合滁州学院数学与金融学院的教学实践,提出了加强实践环节建设的必要性,给出了搭建金融仿真平台的方案,讨论了深化校企合作的思路和意义。实践表明,通过加强实践平台的建设,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和就业竞争力,提高了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质量。
关键词:
Abstract
For the problems on training teaching of financial engineering in application-oriented universities,based on the teaching practice of School of Mathematics and Finance in Chuzhou University, the necessity of strengthening the practical aspects of construction is proposed. We present to construct a simulation platform which can build a financial plan, discuss ideas and deepen significance of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 Practice shows that strengthening the practice of building the platform is able to improve the abilities of students’ innovation, employability and competitiveness, to promote the quality of applied talents as well.
Keywords:
在经济全球化和金融国际化的背景下,金融业运行已离不开金融工程的思想和技术的运用。培养高层次、国际化、复合型的金融人才成为金融工程专业建设的重要课题。构建结构合理的金融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是培养和提高本专业学生基本素质能力的重要环节[1-5]。教育与经济发展密切相连。面对金融业国际化、创新化及微观化的新的发展方向,对金融专业学生的知识结构和综合能力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面对当今我国金融工程专业教学中存在的种种问题,加快推进我国应用型本科高校金融工程实训教学改革的进程更是迫在眉睫。这些问题表现在:①实验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创新不足。我国高校金融工程专业教学大都是课堂灌输式的授课模式,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处于被动地位。这种传统的教学方式重理论轻实践,缺少实验教学和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环节,从而忽略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6-7]。②实训教学环节的设置层面过低。部分高校对开放教学中实训环节课程设置认识不足,仅把实训教学看成依附于课堂教学的一种辅助形式,而实训教学实际应作为一种培养目标来实施,突出其科学性、开放性和实用性。③校企合作缺乏有效沟通,人才培养与需求不匹配。目前约有57%的高校与企业之间开展了浅层合作,即只在少数领域有一些合作,这种合作多是随意性、表层性,缺乏长期性和稳定性。仅有10%的进行了全面深度合作,15%的有过专项深度合作,同时还有近18%的企业没有开展校企合作[3]。校企合作缺乏有效沟通与合作,主要原因有:①高校自身师资力量、科研能力等不能很好地满足企业的需求,导致企业缺乏与高校合作的利益驱动;②政府没有健全的中介机构和机制对校企合作进行深入、广泛的调查和分析,导致校企双方沟通不畅,导致对人才培养和社会需求的信息不匹配[8-12]。
加强该实训中心的建设,提高实验实训教学质量,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已成为当前我国应用型本科高校办学的重要任务[13-16]。当今社会和企业对金融工程类人才提出了更高要求,不仅需要人才有扎实的理论知识,更需要他们贴近社会实际,实践能力强、素质全面。为此,加强金融工程综合实训中心建设对我校的人才培养、教师的教学科研水平、提高院校服务地方经济发展能力都有重要的意义。
以本校为例,随着我校入选安徽省地方应用型高水平大学平台建设,我校高水平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进一步明晰。为凸显应用型人才培养定位和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我校对金融工程专业培养方案做了调整,使得课程结构体系更趋合理,人才培养目标与市场就业岗位对接更紧密。
数学与金融学院金融工程综合实训中心现有的实验软件仅能支持学生进行金融基础实验,而金融计算与建模、金融数据挖掘、金融数学、金融风险计量与管理、期权与期货实务等课程是金融工程专业核心及特色课程,掌握这些核心课程的实践操作是专业方向定位必备的知识能力。因此,为切实落实我院实践教学工作以及专业学科建设和提升,加强金融工程实践环节建设势在必行。
金融工程的整体学科建设和提升需要不断提高科研教学水平,加强实验室的建设可以加快金融数据挖掘及金融投资分析与风险管理两个专业方向的教学改革与科研水平的提升。探索创新性实验教学模式,凝练优质实验教学资源,以求在学科建设工作上不断发展和进步,逐步形成具有学院优势的特色学科专业,树立区域性学科建设的示范标杆。
金融工程实验室的建设,一方面,可有效支持开展各项金融数据挖掘、金融投资分析、金融风险控制和创新金融衍生品实验课程,将学生培养为业界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如策略师、金融数据分析师、投资顾问、风控专员及产品定价师等,增强学生就业竞争力;另一方面,可以此实验室为依托,通过与业界机构交流合作,定制化培养人才,共同建设实习实践基地,拓宽学生就业渠道。
随着当前经济与金融市场的不断发展以及创新金融产品的不断出现,现有金融工程实验室设备已远远不能满足当前新时代金融创新环境下的研究需求。金融工程实验室将采用国际先进实验室实验软件,迎合了当前金融工程发展前沿的需求,可开展各项金融创新、金融数据挖掘、金融投资分析、金融风险控制及金融衍生品的课题研究,有利于承接国家、省市、机构金融工程科研项目。特别是未来计划产出的课题研究方向有“金融数据挖掘中的非线性相关跟踪技术”“基于数据挖掘技术的金融风险分类预警研究”“变波动率多期复合实物期权定价模型及应用”“金融集聚、信息缺陷与金融风险形成机制分析”等金融数据挖掘、金融风险以及衍生品等相关课题。
金融工程实验室向国际化接轨、升级,为学校提供了与国内外院校、金融业界交流合作的平台,通过专家培训、专题讲座、峰会论坛、校企合作等形式进行研究成果交流与转化应用,将“消耗性”实验室转化为“效益型”实验室,提升我院金融工程实验室乃至全校整体品牌影响力。
为满足校内实训教学,金融工程综合实训中心搭建四大金融实训平台,以满足金融工程专业大学生实践教学、创新创业训练等需要。
此实训体系的搭建是以银行业发展方向为基础,以金融类专业学生银行就业岗位为导向,基于岗位匹配课程的原则而建。银行仿真实训室提供互动式教学平台,以现代电子技术为依据,实现无纸化教学需求,由业务模拟平台、基本技能实训模块和呼叫中心三大模块组成,如图1所示。
此平台主要满足如下实训教学:①商务礼仪实训。金融行业员工基本形体礼仪、金融行业员工的仪容和服饰、金融行业日常交际礼仪、银行营业网点接待及办公礼仪、银行岗位业务活动礼仪规范。②商业银行业务实训。银行综合柜员岗位实训、银行信贷员岗位实训、国际结算业务实训、投资理财岗位实训。③客服专员岗位实训。
居民收入增长、储蓄存款增长、消费结构的变更为保险行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整体而言,保险行业的发展比国内居民生产总值更迅速。渠道的拓宽为保险行业带来了新的发展,互联网保险业务的发展,对保险从业人员提出了新的需求。保险行业对于人才的容量居金融行业之首。
此平台主要满足如下实训教学。保险实训室提供案例式、互动式教学平台,以现代电子技术为依据,实现无纸化教学需求,由保险业务模拟平台、呼叫中心以及互联网保险平台三大模块组成,如图2所示。保险营销和商务礼仪实训:保险市场调查、营销策划、客户营销管理、保险行业员工的易容和服饰礼仪、保险服务行业员工客户服务礼仪、保险行业员工基本礼仪、涉外服装礼仪、商务谈判策略。保险业务模拟实训:业务员、出单员、核查员、接报案专员、理赔员等九大岗位业务流程模拟实训、财险业务流程模拟、寿险业务流程模拟、从业资格证仿真考试。客服人员岗实训:保险呼叫中心客户服务工作模拟。
我国理财市场容量非常大,越来越受到居民的认可,同时也给居民创造了可观的财产性收入。理财行业金融类公司就目前国内市场而言为传统金融机构和第三方理财公司。未来第三方理财机构将进一步抢占国内理财市场份额。中国理财专业人才预估有20万的缺口。
投资理财实训室培养学生的营销能力与理财专业能力为核心,基于岗位匹配能力为原则,打造符合理财方向人才培养目标的实践教学平台,此实训室以个人理财专业能力培养为中心,由金融营销服务礼仪模块、投资理财模拟实训构成,如图3所示。
该平台主要满足:①理财营销和商务礼仪实训。理财市场调查、营销策划、客户营销管理、理财行业员工的仪容和服饰礼仪、理财服务行业员工客户服务礼仪、理财行业员工基本礼仪、涉外服装礼仪、商务谈判策略;②理财专业基础实训:投资市场分析、证券投资分析、外汇投资分析、期货投资分析、融资融券投资分析、公司上市交易、保险业务分析;③理财专业综合实训。理财规划设计、理财产品分析、风险管理、理财产品调查、公司理财。
我国证券公司不断发展壮大,但与国际证券行业的发展比较还有很大的差距,在规模和营业网点等方面存在差距,收入主要来源于经纪、投行等通道业务。我国期货市场已经建立了金融期货和商品期货并存的完整链条,随着监管政策逐步宽松,期货公司在传统经纪业务基础上,大力开发新产品和新业务以实现多元化。证券期货行业总体人才缺口达20万人左右。人才岗位需求有经纪业务岗、股票/基金/债券走势分析师、资产管理岗、投资顾问岗、交易操盘手、理财业务岗、客户服务员、营运员。证券期货实验室群可设置3个专业方向:金融投资交易、金融资产管理、金融营销与客服即可以建立3种类型子实训室,如图4所示。
该平台主要满足:①证券期货营销和商务礼仪实训。证券期货市场调查、营销策划、客户营销管理、证券期货行业员工的易容和服饰礼仪、证券期货服务行业员工客户服务礼仪、证券期货行业员工基本礼仪、涉外服装礼仪、商务谈判策略;②证券期货专业基础实训。投资市场分析、证券投资分析、外汇投资分析、期货投资分析、融资融券投资分析、公司上市交易;③理财营销和商务礼仪实训。证券交易行为模拟、期货交易行为模拟、外汇贵金属交易模拟。
在校企合作方面,利用现有银行、保险、教育培训机构等平台,逐渐从实习基地、外聘专家等合作方式过渡到通过校企合作战略协议开展人力资源共享、实践平台共建共享、产学研合作平台建设、人才培养定向培养和输出等深度合作;同时在广度上寻求与证券、期货、基金、私募等其他金融机构的合作。建立科学的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制度,增强教师的工作经历和实践经验;聘请有教学能力的专业技术人员、企业家等到学校兼职,优化教师队伍结构,如图5所示。校企深度融合是金融人才培养拓展的重要方式和途径,在院校自身人才培养基础上,将培养的人才对口输送到对应的企业就业,让企业成为人才继续培养的基地。
在校际合作方面,加强省内外高校间交流,尤其向安徽财经大学等金融工程专业办学历史悠久、办学经验丰富的高校学习。同时利用安徽省应用型联盟和金融联盟等平台,开展校际合作,实现师资、实践平台等资源的共享。建立起与地方金融机构、行业企业的长效合作机制,实现学生、企业、学校三方共赢。
制定发展规划,各项目标既要切合实际,又要有扩展性,要积极创造必要的实现条件。在规划中强化培养创新型应用人才的培养理念,加强实践技能教育,积极将相应学科的较新技术引入到实践教学过程。管理实验实习课程中,保持实践能力强的特点,形成有特色的办学机制和教学模式。专业实习基地发展应突出重点,带动全局,以教学和科研为中心、以市场为导向,实现与先进技术接轨、与企业生产发展实际接轨的发展方向,促进实习基地建设。实习基地建设的本质是课程建设,在传统理论课程基础上,专业课程需紧跟市场脉搏,及时捕捉技术革新动态,引进先进技术,特别是软技术,与时俱进,把较先进的专业技术教授给学生。
金融工程综合实训中心的总体建设目标是根据学校创办高水平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办学定位。通过对实训中心增加资金投入和金融仿真实训平台搭建,完善了实验室软硬件设施,提高了金融类本科生实训学习的质量,激发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的兴趣,增强学生独立思考、实务操作和创新的能力,同时带动实验室管理的软件建设,提高了教师队伍的实践能力和产学研能力。
The authors have declared that no competing interests exist.
[1] |
金融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 [J].
在经济全球化和金融国际化的背景下,金融业运行已离不开金融工程的思想和技术的运用。培养高层次、国际化、复合型的金融人才成为金融工程专业建设的重要课题。高校在培养方案、课程建设、实验和实践教学等方面应该显现金融工程专业的办学特色,构建结构合理的金融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是培养和提高本专业学生基本素质能力的重要环节。在实践教学体系中,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增强学生动手能力、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才能不断提高实践教学质量,提升学生创造性解决金融问题的能力,造就符合金融发展需要的金融工程专业人才。
|
[2] |
金融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的思考 [J].URL 摘要
论文通过对金融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思考,探讨了实践教学在研究型大学金融学建设中的重要意义,并结合目前金融学专业实践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如何构建应用型金融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体系的设想.
|
[3] |
应用型本科院校金融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J].DOI:10.3969/j.issn.1006-7167.2013.12.048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结合应用型本科院校金融学专业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为更好地发 挥实践教学的作用,提出金融学专业在实践教学体系构建中应坚持三个原则,即系统性原则、校内外结合原则和课堂内外结合原则.从培养应用型金融人才出发构建 了实践教学体系的目标体系,结合目标体系的实现构建了内容体系,从实践教学制度体系和便于监督管理的考评体系两方面构建管理体系,从提高对实践教学重要性 的认识、加强校内实验室和校外实践基地建设、做好实践教学课程体系建设和提高实践教学师资水平等方面构建了保障体系.
|
[4] |
构建开放实践教学体系培养工程人才 [J].URL 摘要
随着对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培养目标的不断增强,通过开放式实践教学体系的建立,来增强工程实践能力,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本文从工程人才的培养出发,主要探讨了构建开放式的实践教学体系的必要性、立足点以及我校的一些重要举措,注重开放式实践教学体系中学与做的紧密结合与师资队伍建设,建立培养创新能力的实训、实验室。在实践中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效果,达到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目的。
|
[5] |
创新型人才培养实验室开放体系探索与实践 [J].DOI:10.3969/j.issn.1006-7167.2015.01.063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推进实验室开放,培养创新型人才是当前高等教育改革的热点。结合校级信息技术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建设,完善实验教学体系实现资源整合,创新实验教学和管理模式,采取多种途径全面推进实验室开放,引导学生进入实验室动手实践,系统化培养创新型人才,取得了良好的运行效果。
|
[6] |
协同创新背景下的实验教学改革与实践 [J].
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建设具有特色的化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根据学校的办学理念与办学定位,结合我校实验教学和学生科技创新的改革经验,提出了化学实验教学中心的改革思路和教学定位;并以校企协同创新作为切入口,对实验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机制的改革和实验教学团队的建设进行了深入探索与实践,搭建了理工科实验教学和科技创新平台,有效提升了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在实验教学改革和示范中心建设方面取得了比较突出的成效.
|
[7] |
创新意识驱动下实验教学模式转型的实践 [J]. |
[8] |
关于校企合作的企业调查报告 [J]. |
[9] |
校企合作下构建实训教学学情体系研究 [J].URL 摘要
实训教学的目标是教师用专业理论和技能武装学生,教给学生在企业环境里应具备的知识,帮助学生学会在企业环境里自由自在、自觉自愿地做人做事。学情分析是对学生学习起点状态的分析和学生潜在状态的分析。学情分析主要包括学生个体的家庭文化背景、学生个体的特点、学校环境、企业文化、社会环境等要素。学情分析构建必须遵循信息内容真实性原则和学情分析客观性原则,用真诚交流,通过细心观察,进行客观的学情分析,在实训教学过程中把学情分析与实训教学目标结合起来,根据学情有效达成教学目标。
|
[10] |
校企共建共享型实训室的实践探索 [J].DOI:10.3969/j.issn.1008-3219.2015.35.019 URL 摘要
实训室建设是高职教学的重要环节,也是助力技术进步、企业发展的重要平台。辽宁石化职业技术学院突破实训室建设传统观念的束缚,建设既与高职专业培养目标相一致、满足学生实践能力培养要求,又与企业发展相一致、满足企业员工技能水平提高需求,同时又面向社会实现技能鉴定、技术服务的共享型实训室,实现合作资源融合、技术融合和工作融合。
|
[11] |
面向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校企联合实验室建设与实践 [J].DOI:10.3969/j.issn.1006-7167.2015.02.057 URL 摘要
建设应用型大学,提高应用型人才的实践能力,校企产学研联合实验室是关键.依照应用型地方大学服务区域经济以及社会发展的办学宗旨,分析了社会地方对应用型大学的具体需求,并详细阐述了校企联合实验室在响应这些需求以及应用型、技能型人才培养中发挥的作用.现以东莞理工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实验教学中心为例,论述了以多种灵活的合作模式与企业联合建立各类实验室与实践基地,对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所起的促进作用.
|
[12] |
校政企合作共育应用型人才 [J].
从研究校政企合作的缘起出发,校政企合作源于教育方针、产学研结 合的需要、国外人才培养成功的经验以及国内成功的院校实践经验.梳理学校、政府、企业三方在合作中的角色,学校为企业提供知识和技术,为企业输送人力资 源;政府驱动、调控、监督校政企合作,给校政企合作提供一个良好的土壤;企业共享实验实习设备、负责产品的更新换代、及时反馈市场信息.学校、政府、企业 在校政企合作中是三方共赢、相互需要的关系.
|
[13] |
“三融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实践 [J]. |
[14] |
科研实验室参与本科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 [J].URL 摘要
结合旱区农业水土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建设,介绍和分析了科研实验室深度参与本科实验教学、本科毕业论文指导、科研指导与训练,参与"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等方面形成的模式和经验。经多年探索与实践,科研实验室已成为本科人才培养的重要平台,考研录取率、承担本科生科创项目、发表论文、获批专利、本科毕业论文优秀率等方面均有大幅度增加,对提高学生科研创新能力成效显著。只有进一步利用科研实验室的优势资源,提高参与本科人才培养的深度和广度,才能在本科生创新性人才培养及实验教学质量的提升方面发挥更大作用。
|
[15] |
深化实验教学改革加强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 [J].
|
[16] |
面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高校金融实践教学模式探析 [J].
金融学作为具有较强应用性的学 科,要求高校对金融人才的培养以应用性为主要目的,注重综合素质、实践操作能力和对实际问题的分析与解决能力的培养。为了适应金融发展的时代性,目前很多 高校都已经注意到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要性,但是在金融实践教学模式的探索和应用过程中还存在教学内容缺乏特色、教学基地建设不足、复合师资缺乏等问题,应 通过构建金融实验课程体系、拓宽校企合作空间、加强师资建设等途径加以解决。
|
版权所有:《实验室研究与探索》编辑部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上海交通大学 出版单位:上海交通大学学报编辑部 地址:上海市华山路1954号包图1516号 邮编:200030 电话:(86-21)62932952 62932875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