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 G48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7167(2017)05-0271-04
通讯作者:
收稿日期: 2016-09-10
网络出版日期: 2017-05-20
版权声明: 2017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编辑部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编辑部 所有
基金资助: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王鹏程(1972-),男,河南辉县人,硕士,工程师,仪器设备维修科科长,主要从事高校仪器设备维修管理与研究工作。Tel.: 18998492526; E-mail:1846207366@qq.com
展开
摘要
为了保障高校仪器设备的完好率和使用寿命,提高高校仪器设备维修管理水平,通过对全国33所普通农林高校和广东省16所普通高校仪器设备维修管理现状调查分析,针对高校仪器设备维修管理工作存在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机构不健全、技术力量薄弱、经费和管理制度不完善等问题进行研究和分析。并以此为基础,从提高认识、设置机构、加强队伍建设、探索维修模式、制定和完善制度等方面提出了加强高校仪器设备维修管理工作的对策,以提高高校仪器设备管理水平。
关键词:
Abstract
In order to guarantee availability and service life of instrumentation and equipment, and improve the maintenance management level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he maintenance management situation was analyzed by investigating 33 agricultural and forestry universities in China and 16 universities in Guangdong Province. Based on the investigation, main problems existed in present instrumentation and equipment maintenance management were researched, including lack of knowledge of the importance, imperfect regulations, weak technical support, and incomplete financial and management system. Strategies were proposed from deepening understanding, setting proper working mechanism, improving personnel construction, exploring maintenance mode, and developing the regulations and other aspects to strengthen instrumentation and equipment maintenance management and to improve the management level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Keywords:
随着国家和省市对高等教育投入的逐年加大,高校的软硬件设施建设得到了迅速发展,特别是高校实验仪器设备水平上了一个层次[1]。目前,多数高校拥有大批国内先进甚至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的仪器设备,这些高新技术的应用使高校教学科研工作得到了高速发展,也对高校仪器设备的维修管理工作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和挑战[2]。高校仪器设备维修管理工作与快速发展的高校仪器设备现状存在着较大的差距,高校仪器设备的维修管理工作目前仍是部分高校仪器设备管理工作的薄弱环节[3]。本文结合对全国33所普通农林高校和广东省16所普通高校仪器设备维修管理现状的调查分析,找出了高校仪器设备维修管理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较为有效的解决方案,以期对改善高校仪器设备维修管理现状,提高高校仪器设备管理水平提供参考。
本研究选择了全国33所普通农林高校和广东省16所普通高校作为受调查对象,由于学院类高校的规模和专业限制,所以学院类高校不在调查之列。调查内容为高校仪器设备维修管理现状,具体包括:①仪器设备管理机构设置情况;②仪器设备维修管理职能与仪器设备维修管理机构(科室)设置情况;③仪器设备维修管理人员配置与仪器设备维修管理负责人学历情况;④仪器设备维修管理文件和维修专项经费设置情况。调查方法是通过网络、电话和QQ群交流等。时间是2015年5月~12月,数据整理使用Excel系统。
1.2.1 仪器设备管理机构设置状况
受调查的所有高校都按处级单位设置了专门或兼有的设备管理部门,占受调查高校的100%(见表1),说明高校领导层对仪器设备管理的重要性认识普遍较高。从调查结果看出,仪器设备管理机构在名称上各高校有差异,具体以资产管理处、国有资产管理处、设备资产管理处、设备与实验室管理处、实验室与设备管理处、设备管理处等,以资产和设备、实验室和设备等方式捆绑管理居多。这些管理机构在功能上,除了设备管理功能之外还兼有实验室管理、国有资产管理、招标采购等功能的一项或多项。成立时间一般是2000年前后,可能与高校的扩大招生有关。
表1 受调查高校仪器设备维修管理现状基本情况
受调查 高校 | 设置设 备管理 处/所 | 占受调 查高校 比例/% | 有设备维 修管理职 能/所 | 占受调查 高校比 例/% | 有设备维 修管理机 构/所 | 占受调查 高校比 例/% | 有设备维 修管理制 度/所 | 占受调查 高校比 例/% | 有设备维 修专项经 费/所 | 占受调查 高校比 例/% |
---|---|---|---|---|---|---|---|---|---|---|
广东省 | 16 | 100 | 12 | 75 | 7 | 43.3 | 9 | 56.3 | 12 | 75.0 |
全国 | 33 | 100 | 16 | 48.5 | 8 | 24.2 | 14 | 42.4 | 16 | 48.5 |
1.2.2 仪器设备维修管理职能与机构设置状况
在受调查高校中,广东省16所高校中有12所高校设置了仪器设备维修管理职能,占受调查高校的75%,有7所高校设置了仪器设备维修管理机构(科室),占受调查高校的43.3%;全国33所普通农林高校中有16所高校设置了仪器设备维修管理职能,占受调查高校48.5%,仅有8所高校设置了仪器设备维修管理机构,占受调查高校的24.2%(见表1)。从调查结果看,目前还有很多高校没有设置仪器设备维修管理机构(科室),部分高校虽然设置了仪器设备维修管理职能,但普遍停留在一般的行政手段管理上[4],只是造造卡片、管管档案、分分经费而已,其仪器设备维修管理功能多挂靠在其它科室。对于仪器设备维修管理工作,多数高校对其重要性认识不足[5-6]。
1.2.3 仪器设备维修管理制度和专项经费状况
在受调查高校中,广东省16所高校中有9所高校制定了较完善的仪器设备维修管理制度,占受调查高校的56.3%,有12所高校设置了仪器设备维修专项经费,占受调查高校的75%;全国33所普通农林高校中,有14所高校制定了较完善的仪器设备维修管理制度,占受调查高校的42.4%,有16所高校设置了仪器设备维修专项经费,占受调查高校的48.5%(见表1),极少数高校还开通了仪器设备网上报修系统。经费是先导,制度是正常开展工作的依据,仪器设备维修管理制度和仪器设备维修专项经费是仪器设备维修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调查结果看,许多高校还没有制定较完善的仪器设备维修管理制度和设置足够的仪器设备维修专项经费,致使仪器设备故障后无法按程序尽快实施维修。
1.2.4 仪器设备维修管理人员配置与负责人学历(学位)状况
在受调查高校中,广东省内16所高校仅有9所配置了2人以上具有实际维修功能的维修技术人员,全国33所普通农林高校仅有10所配置了2人以上具有实际维修功能的维修技术人员(见表2)。由此可见,具有实际仪器设备维修功能的高校和仪器设备维修技术人员配置都严重不足。从受调查高校仪器设备维修管理负责人学历情况(见表3)可以明显地看出,目前,仪器设备维修管理负责人中,绝大多数是本科以上学历,也有不少硕士或博士,这可能与近年来高校进人要求越来越高有关系,也与多数高校引导员工积极参加在职继续教育有很大关系。
高等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多出人才、多出成果。围绕这个根本目的,一个先进的高校,不仅要有高水平的科研团队,同时还要有先进的实验仪器设备和高水平的各类技术服务队伍,以及现代化的科学管理手段。仪器设备维修管理是高校仪器设备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7-8]。由于仪器设备维修管理在高校中的定位是服务性、辅助性、不能直接创造经济效益,所以对仪器设备维修管理工作,全国多数高校对其重要性的认识普遍不足,多数停留在一般的行政管理上[9]。调查结果显示,目前还有许多高校没有建立专门的仪器设备维修管理机构和维修管理职能,这样大大削弱了仪器设备维修管理工作的实施力度和效率。仪器设备维修管理制度,是仪器设备维修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仪器设备维修管理工作正常开展的重要保证和依据。调查表明,还有许多高校没有制定较完善的仪器设备维修管理制度,部分高校只是在仪器设备管理制度中寥寥几句代之,用这样的制度来指导仪器设备维修管理工作的实施显得苍白无力。由于上述种种原因,造成了仪器设备故障损坏后维修联系难,维修周期长,维修费用高等。影响了教学、科研工作的正常开展,而造成的间接损失则更加难以估量。
近年来,随着高校仪器设备,特别是高端仪器设备的大量购置,给高校教学科研工作带来高速发展的同时,对仪器设备的维修管理工作带来了巨大的挑战。特别是对高校仪器设备维修技术力量和维修技术水平带来了巨大挑战,要求高校有一批能承担现代大量日趋复杂化、精细化维修任务需求的维修技术队伍来支撑。但是调查结果显示,目前高校的仪器设备维修技术力量和维修技术水平距离实际需求还存在很大差距。由于高校仪器设备数量和质量的快速提高,高校仪器设备的维修费用也在快速增加,有时一台仪器设备的维修费用就多达十几万元甚至几十万元[10]。从调查情况看,还有很多高校没有设置专门的仪器设备维修经费或者维修经费严重不足,相应的仪器设备维修经费管理制度也很不完善,致使设备损坏后没钱维修或不能及时维修,最终被闲置、待报废、报废,给学校的固定资产造成很大损失。
由于高校实验仪器设备的大量投入,仪器设备的维护维修显得至关重要,若仪器设备的维修管理不善必将导致教学科研实验的保障不力,影响教学科研工作的正常开展。从本次调查结果分析,相对于高校实验仪器设备的迅猛发展而言,高校仪器设备维修管理现状不容乐观。为了满足高速发展的实验仪器设备的需要,提高仪器设备的完好率和使用寿命,高校仪器设备维修管理极需加以改善。
实行归口管理,明确责任分工[11],设置仪器设备维修管理机构(科室),负责学校仪器设备的维修、协助联系外修、外修的鉴定和监管、仪器设备的报废鉴定等工作,为学校的仪器维修管理工作行使管理服务职能打好基础。高校仪器设备维修管理工作,直接影响到仪器设备的完好率和使用寿命,影响着投资效益,影响着教学和科研工作的正常开展。学校领导和部门负责人应转变观念,充分认识到高校仪器设备维修管理工作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高校仪器设备维修管理应遵循“节约、高效、便捷”原则。积极探索适合本校实际的多渠道的仪器设备维修模式,充分利用学校、厂家、供应商及社会专业维修公司等平台。在落实专项仪器设备维修经费的前提下,制定和完善仪器设备维修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根据需求模块设计开通仪器设备网上报修系统[12]。逐步健全和完善从设备的损坏、报修、维修处理、外修和发票的报账等程序,使仪器设备维修管理工作得以顺畅、高效、健康发展,根除仪器设备故障损坏后得不到及时维修的顽症。
组建一支责任心强的维修管理队伍,提高维修技术水平,加强科学管理[13]。现代高校仪器设备的结构和性能特点对其维修管理人员的整体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维修人员掌握更多的知识和维修专业技能。可以通过采取在职继续教育、维修岗位训练、请专业维修公司(厂家)开展针对维修人员的技术专题培训等方式来有效提升维修技术人员的业务素质,缓解仪器设备发展和维修技术人员的技术差距,确保在用仪器设备高质量运行。
仪器设备的正确使用和维护保养能大幅减少设备故障的发生率[14-15]。任何一台设备,特别是自动化程度比较高的设备,非常需要正确地使用和维护保养,若使用和维护不到位,将直接影响到仪器设备的使用率和寿命,也会造成学校资源、财产的巨大浪费。高校仪器设备管理部门应把仪器设备的使用和维护保养作为仪器设备管理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将仪器设备的正确使用和经常性的维护保养,作为实验室管理和技术人员的一项日常工作。实现培训制度化、维护常规化。在寒暑假前后,主动组织实验人员对仪器设备进行例行检查保养;梅雨季节对实验室全天候除湿;仪器设备使用前采取通电预热等措施。
近年来,学校在此基础上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措施,取得了较好的成效。2005年我校在设备处组建了仪器设备维修科,对学校的仪器设备维修管理工作行使管理服务职能;为了解决维修人员过少和技术力量薄弱的问题,学校分别于2006年、2009年先后共招收了6名有电器维修经验的合同制工人,并通过积极参加在职继续教育,开展维修岗位训练等多种形式来提高维修人员的维修技术水平;学校仪器设备维修管理在遵循“节约、高效、便捷”原则的基础上,积极探索适合我校实际的多渠道的仪器设备维修模式,并于2007年12月,开通了仪器设备网上报修系统,2009年6月颁布了“华南农业大学仪器设备维修管理实施细则”,完善了“华南农业大学仪器设备维修管理工作流程”等;为了解决可持续的仪器设备维修经费筹措与管理问题,学校于2009年设立了教学、办公和211科研设备等维修和零星购置专项经费且每年按时下拨,由设备处根据需要统一管理,由仪器设备维修科具体组织实施;为了解决仪器设备的使用与维护保养脱节的问题,近年来学校强化了设备的使用和维护保养,采用了正确的预防维护和保养技术,收到了较好的效果。通过上述措施的实施,我校用最少的人力、物力、财力和时间完成了学校每年近3 000台件的仪器设备维修任务,极大地改变了维修工作的被动局面,在节约和时效性上有了很大突破。大大提高了我校仪器设备的使用率和完好率,保证了教学和科研工作的顺利开展。
高校仪器设备维修管理工作,直接影响着仪器设备的完好率和使用寿命,影响着投资效益,影响着教学和科研工作的正常开展。学校领导应充分认识到高校仪器设备维修管理工作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从管理机构、维修技术力量、物力、财力方面等给予重视和支持,逐步完善高校仪器设备维修管理工作,推动高校仪器设备管理工作健康有序地发展。
The authors have declared that no competing interests exist.
[1] |
高校大型仪器设备开放共享工作研究 [J].
针对高校大型仪器设备开放共享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从大型仪器设备的管理制度、运行机制、队伍建设、激励考核和共享平台建设等方面探索了加强高校大型仪器设备开放共享的有效方法。
|
[2] |
现代设备维修和管理模式新探 [J]. |
[3] |
关于高校仪器设备维修的探讨 [J].DOI:10.3969/j.issn.1001-0599.2011.01.010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随着高校仪器、设备数量的不断 增加,日常的维护与修理工作越来越受到学校的重视。仪器设备的维护与修理是设备在使用过程中的客观需求,也是保证设备正常运行的必要手段。分析现在高校在 仪器设备维护与修理中存在的一些问题,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建立制度、加大投入、科学管理的模式,选择不同的维修方式。
|
[4] |
高校仪器设备维修方法初探 [J]. |
[5] |
实验室仪器设备维修工作探索与实践 [J]. |
[6] |
高校实验仪器设备维护维修管理机制 [J]. |
[7] |
高校仪器设备管理与维修 [J]. |
[8] |
高校设备维修管理改革初探 [J].DOI:10.3969/j.issn.1001-9960.2008.23.483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本文运用系统理论对高校仪器设备管理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全面、系统的分析,提出了仪器设备维修管理应由单纯的行政管理变为经营型管理,并依据系统管理的观点,结合笔者所在学校的实际.制订出切实可行的管理方案.
|
[9] |
以经营理念来建设仪器设备维修服务中心 [J]. |
[10] |
上海地区医疗机构设备资产现状调查及思考 [J]. |
[11] |
高校仪器设备维修管理的实践与思考 [J].DOI:10.3969/j.issn.1002-4956.2003.04.033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高校仪器设备维修管理工作,如何适应市场和教育体制改革发展的要求,是当前应认真思考的新课题.本文结合我校建立维修中心的工作实践,总结、思索维修管理工作,以求寻找行之有效地仪器设备维修管理办法.
|
[12] |
高校仪器设备维修管理系统设计与开发 [J]. |
[13] |
浅谈实验室设备维修管理 [J].DOI:10.3969/j.issn.1006-7167.2001.01.047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结合多年来的工作经验和体会,从维修的制度、经费、人员、形式等几个方面分别阐述了维修管理的重要性,及加强维修管理和提高维修质量的一些措施。
|
[14] |
高校大型仪器设备合理使用与维护保养 [J].
高校大型仪器设备是科研、教学和社会服务的必备物质基础,如何合理使用与维护保养仪器设备,以促进科研工作和教学质量的提高,是高校急需解决的问题之一。归纳出了高校大型仪器设备存在的一些问题,如设备安全隐患、保养维护观念淡薄等,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具体改进措施,使高校大型仪器设备能更好地为教学、科研服务。
|
[15] |
高校实验室仪器设备维修管理的探索 [J].DOI:10.3969/j.issn.1672-4550.2013.03.058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高校仪器设备是教学和科研工作的物质基础,做好仪器设备的维修工作、保持实验仪器的完好率是保证教学和科研顺利进行的必要条件。文中从日常保养机制、维修策略与体系、提高水平三方面着手,探索了如何搞好仪器设备的常规维修管理工作。
|
版权所有:《实验室研究与探索》编辑部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上海交通大学 出版单位:上海交通大学学报编辑部 地址:上海市华山路1954号包图1516号 邮编:200030 电话:(86-21)62932952 62932875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