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关 于   联系我们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17 , 36 (5): 40-43

实验技术

永磁同步电动机自适应弱磁控制策略

施新华, 周芝峰

上海电机学院 工业技术中心, 上海 201306

Research of Adaptive Flux Weakening Strategy of Permanent Magnet Synchronous Motor

SHI Xinhua, ZHOU Zhifeng

Industrial Technology Center, Shanghai Dianji University, Shanghai 201306, China

中图分类号:  TM341;TM3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7167(2017)05-0040-04

收稿日期: 2016-09-19

网络出版日期:  2017-05-20

版权声明:  2017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编辑部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编辑部 所有

基金资助:  上海市教委重点学科资助项目(J510901)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施新华(1976-),男,上海人,硕士,工程师,主要从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研究。Tel.:13817798806; E-mail:shixinhua@sdju.edu.cn

展开

摘要

以表贴式永磁同步电动机为研究对象,分析了传统直流母线电压反馈弱磁控制算法原理和实现方式。针对传统直流母线电压反馈弱磁控制系统的滞后性和控制量由零开始缓慢增长等问题,提出在PI控制基础之上,通过对定子交轴电流分量iq进行前馈控制,将得到的直轴电流分量id限定的最大值作为预给定值,在不改变传统电压反馈控制结构的基础上,更快地获得准确的id取值,实现快速自适应控制。通过Matlab/Simulink仿真和借助dSPACE半实物实时仿真系统实验表明,电流自适应弱磁控制策略使得系统具有更好的转速动态稳定性以及更强的带负载能力。

关键词: 弱磁控制 ; 前馈控制 ; 永磁同步电动机 ; 自适应控制

Abstract

The surface permanent magnet synchronous motor was taken as object, the traditional DC bus voltage feedback flux weakening control algorithm principle and implement method were studied. In order to solve the problems of in the flux weakening region of PMSM, the oscillation of speed in high speed state, and not good at load ability, an improved adaptive flux weakening control method was proposed. The limited maximum value of the current component id was calculated by the current component iq through feed-forward control based on PI control, and was used as the given value. The method can increase the speed of system response, and get the accurate id much more quickly, achieve rapid adaptive control. The simulation and experiments based on Matlab/Simulink and dSPACE showed that the improved adaptive flux weakening control strategy can effectively reduce the oscillation of speed in steady state, and improve the load ability of PMSM in high speed.

Keywords: flux weakening control ; feed-forward control ; permanent magnet synchronous motor (PMSM) ; adaptive control

0

PDF (1540KB) 元数据 多维度评价 相关文章 收藏文章

本文引用格式 导出 EndNote Ris Bibtex

施新华, 周芝峰. 永磁同步电动机自适应弱磁控制策略[J]. , 2017, 36(5): 40-43 https://doi.org/

SHI Xinhua, ZHOU Zhifeng. Research of Adaptive Flux Weakening Strategy of Permanent Magnet Synchronous Motor[J].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17, 36(5): 40-43 https://doi.org/

0 引 言

永磁同步电动机(Permanent Magnet Synchronous Motor,PMSM)是利用永磁体代替了电励磁,使电动机结构更加简单、效率更高、运行更可靠。高速化是数控系统及电动汽车发展的主要趋势之一[1-2],为了满足PMSM高速运行,在逆变器容量有限的条件下PMSM不仅仅需要有较宽的调速范围,同时在高速运行时能具有较强的带载能力[3]。因而,通过弱磁控制进一步拓宽PMSM调速范围,对研究数控系统以及电动车等高速化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指导作用,PMSM弱磁控制策略研究是当前研究的热点课题之一。

针对PMSM弱磁控制,国内外众多学者提出了一些控制策略用于改善电动机高速弱磁控制性能。最早的六步电压法[4]充分利用直流母线电压,但该算法计算复杂,鲁棒性差,容易产生较大的电流谐波。文献[5]中提出的直流侧母线电压反馈控制结构简单、实现方便,但是电流波动大,带负载能力弱。文献[6]中应用电压反馈弱磁控制策略,详细分析了不同工况下磁路饱和对电动机参数和性能的影响。文献[7]中给出了一种利用交轴电压值来计算弱磁过程中直轴电流的方法,这种方法本质上是对于传统直流电压反馈控制的一种改进,提高了电动机高频运行时的稳定性,但是计算过程仍然比较复杂。

本文在分析了传统直流电压反馈弱磁控制算法原理的基础上,结合前馈控制的优点,提出了一种快速自适应弱磁控制方法。通过定子电流分量iq前馈控制得到定子电流分量id限定的最大值,在不改变传统电压反馈控制结构的基础上,能够实现系统快速响应,更快地获得准确的id的取值,实现快速自适应控制。

1 PMSM数学模型

为了简化分析,在建立PMSM的数学模型时,只考虑电流的基波分量,得出两相旋转坐标d-q轴系下PMSM的电压方程为[8]:

UdUq=Ra+PLd-ωrLqωrLdRa+PLqidiq+0ωrφf1

式中:Ud,Uq,id,iq,Ld,Lq分别为d,q轴线圈的电压、电流和自感;Ra表示相绕组的电阻;ωrd,q轴系随同转子转动的电角速度;φf为转子磁链;P为微分算子,即P=d/dt

当PMSM高速正旋稳态运行时,忽略电枢绕组影响即可忽略定子电阻压降,定子电压方程可表示为:

Ud=-ωrLqiqUq=ωrLdid+ωrφf2

电磁转矩方程为:

Te=32pnφfiq+Ld-Lqidiq3

对于表贴式PMSM,Ld= Lq=La。表贴式PMSM的电磁转矩方程可以简化为:

Te=32pnφfiq4

式中:Te为电磁转矩;Pn为电动机的极对数。

2 PMSM弱磁控制理论

矢量控制实现了PMSM电流解耦控制,将PMSM转化为近似直流电动机的方式进行控制[9]。从他励直流电动机高速运行时通过降低励磁电流,保证电压平衡的条件下实现电动机以恒功率运行于额定转速之上受到启发[10],可以利用d轴电枢反应的去磁作用,使d轴方向磁通减小,实现等效的弱磁控制。

PMSM矢量控制系统中,PMSM通过电压型逆变器供电,逆变器供电能力受其容量及电气参数限制,同时PMSM本身电流也存在一个限制值[11]。逆变器在电流控制中所能提供的最大电压受到直流母线电压的限制,也受到调制策略的影响。电动机定子电压矢量Us的幅值与供电频率和转子速度直接相关,因此电动机转速受到定子电压极限的限制,

Us=Ud2+Uq2Umax2id2+iq2imax25

式中:Umax,imax表示电压、电流的最大值。

当PMSM高速运行时,其反电势很大,定子电阻压降可以忽略不计,同时根据PMSM稳态电压方程可以得到简化定子电压约束方程:

Ldid+φf2+Lqiq2usmaxωr26

与定子电流极限约束方程结合,就构成了电流极限圆和电压极限椭圆,如图1所示[12]

图1   电压极限和电流极限约束

   

图1表示了电流极限圆和电压极限椭圆在d-q平面上的图形。电压极限椭圆中心点落在(f/Ld,0),两轴长度与速度ωr成反比,随着速度的增加形成逐渐变小的一簇椭圆,椭圆中心是理论上的无限大转速点。电流极限圆是以Imax为半径的一个圆。因此,进入弱磁控制时,定子电流矢量is要同时满足电压约束方程和电流约束方程,所以它的轨迹一定落在电压极限椭圆和电流极限圆内。例如,当图1中电动机转速为ω2时,定子电流矢量is被限制在ABCDEF区域内。

3 电流自适应弱磁控制策略

弱磁控制的核心就是根据转速的变化得到合适的定子电流分量idiq,这2个控制量的准确程度和快慢直接决定了整个控制系统的性能[13]。PMSM矢量控制系统,电流内环变化最快,速度外环变化最慢,电压环变化速度在速度环和电流环之间。因此传统直流母线电压反馈弱磁控制由于本身的限制存在一定的滞后性,而且控制量从零开始缓慢增加达到要求值,这个控制过程也需要一定的时间。因此,如果能预给定id一个范围,使其在该范围内调节,就可使系统具有较快的响应速度,能够更快地跟随转速的变化,如图2所示。

图2   改进型自适应弱磁控制策略框图

   

采用SVPWM线性调制得到逆变器直流母线电压最大利用率为0.577,因此Us的值即可表示为0.577 Udc14。将式(2)代入式(5)可以得到定子电流分量之间的一个准确关系式:

ωrLqiq2+ωr2φf+Ldid20.577Udc27

为引导定子电流分量id的变化趋势,通过电流分配计算模块得到定子电流分量iq,代入式(7)计算得到新的定子电流直轴分量id的最大值作为预给定值[15],即:

id=0.577Udcω2-Lqiq2-φfLd8

因此,在PI控制的基础上,加上式(8)经过定子电流分量iq前馈控制得到定子电流分量id限定的最大值,这样能够加快系统响应速度,使系统更快地获得准确的id,实现快速自适应控制[16]

4 仿真与实验结果分析

4.1 仿真实验分析

为了验证本文提出的电流自适应弱磁控制策略的正确性,利用Matlab/Simulink平台搭建永磁同步电动机弱磁调速系统模型。表贴式PMSM参数为:额定功率PN=400 W;额定转速nN=2 400 r/min;额定电流ISN=4 A;定子绕组Ra=0.091 8 Ω;Ld=Lq=0.975 5 mH;极对数p=4;转子磁链Ψf=0.168 8 Wb。

根据给定的电动机参数知道当电动机转速大于2 400 r/min时进入弱磁调速区域,通过下式能够计算出该电动机能够达到的理论最大转速约为3 175 r/min

ωr=UsmaxLdid+φf2+Lqiq29

本文提出的电流自适应弱磁控制算法模型如图3所示。

图3   电流自适应弱磁控制算法模型

   

仿真用PMSM额定转速为2 400 r/min,实验给定转速3 000 r/min,约1.3倍弱磁。在不改变PMSM电动机参数,以及电压、电流控制器参数的情况下,图4表示自适应弱磁算法空载仿真实验结果。可以看出,传统电压反馈弱磁算法能够基本满足弱磁性能需求,但是转速存在较大波动。本文提出的自适应弱磁算法能够有效抑制弱磁运行时定子电流波动,保持转速具有良好的稳定性。

图4   自适应弱磁算法空载仿真结果

   

对自适应弱磁算法进行带载仿真实验,仍然给定转速3 000 r/min,带恒定1 N·m的负载转矩从零加速启动,图5表示带载弱磁仿真实验结果。传统电压反馈自适应弱磁算法带载能力弱,转速无法达到给定转速,本文提出的自适应弱磁算法平滑加速,最终达到给定转速,稳定运行时转速平稳、无波动。进入弱磁运行区定子电流变化平缓、波动较小,能够满足高性能伺服系统高速运行需求。

图5   自适应弱磁算法带载仿真结果

   

4.2 基于dSPACE系统半实物平台实验分析

建立实验系统对本文提出的自适应弱磁算法进行实验验证,如图6所示。采用dSPACE半实物实时仿真系统作为主控单元,设计相应的电动机驱动板主电路,PWM调理电路,以及电压、电流信号采样调理电路组成PMSM实验系统。实验选用PMSM参数:额定功率400 W,额定电流3 A,额定转速2 400 r/min,直流母线电压300 V,PWM载波周期为10 kHz。

图6   基于dSPACE的PMSM实验系统

   

dSPACE半实物实时仿真系统可以实现与Matlab/Simulink无缝对接,实现控制算法快速开发和验证。对本文提出的自适应弱磁算法进行轻载实验,给定转速3 000 r/min,接近1.3倍弱磁扩速。通过dSPACE系统提供的在线综合实验与测试软件ControlDesk可以对实验参数进行在线实时调整,并得到实验结果波形。图7所示为自适应弱磁算法转速和电流分量波形,从图中可以看出,PMSM转速能够平滑上升,进入弱磁区域高速运行时转速平稳;在升速过程中实现电流分量平滑切换,无较大波动。实验结果与仿真实验分析相一致,证明本文研究的自适应弱磁算法的正确性和可靠性,能够满足高性能伺服系统。

图7   自适应弱磁算法实验结果

   

5 结 语

本文在研究表贴式PMSM传统直流电压反馈弱磁控制策略的基础上,针对电动机高速运行不稳定,带载能力弱等问题。提出一种电流自适应弱磁控制策略,从定子电流变化的本质上考虑,引入前馈控制,实时计算给定id的值,使系统具有较快的响应速度,能够更快地跟随转速的变化,实现快速自适应控制。使用Matlab/Simulink平台搭建PMSM弱磁调速系统模型,借助dSPACE半实物实时仿真系统进行实验分析。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自适应弱磁控制策略相比传统直流电压反馈弱磁控制策略能够保证高速运行时转速平稳无波动,具有更强的带载能力。并且定子交、直轴电流过渡平滑,提高了PMSM高速时的稳定性,对实际工程应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参考价值。

The authors have declared that no competing interests exist.


参考文献

[1] 朱磊,温旭辉.

永磁同步电动机弱磁失控机制及其应对策略研究

[J].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11,31( 18) : 67-72.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弱磁控制技术可以使永磁同步电机实现宽转速范围调速运行。深度弱磁时,如果电流调节器出现饱和,会导致电机失控甚至损坏。研究弱磁控制中电流失控的原因,指出应当对d轴电流准确限幅以防止系统失控。基于以上分析,提出了应对饱和失控现象的控制策略,经实验验证该控制策略可显著提高永磁同步电机的弱磁转速范围。
[2] 褚文强,辜承林.

电动车用轮毂电动机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J]. 电机与控制应用,2007(4):1-5.

[本文引用: 1]     

[3] 唐朝晖,丁强.

表面贴装式永磁同步电机弱磁控制策略的研究

[J]. 控制工程,2011,18( 3) : 384-387.

DOI:10.3969/j.issn.1671-7848.2011.03.016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研究表面贴装式永磁同步电机的弱磁控制策略,提出了一种修正电流设定值的方法。该方法由两部分组成:弱磁区域的确定和设定电流修正值的计算。电机运行所在的弱磁区域由恒转矩曲线方向和电流调节器输出电压递减方向之间的夹角来确定,输出电压的递减方向信息通过梯度下降法计算得到。设定电流修正值的大小根据该弱磁区域内转矩、电压变化量的方向信息和电流调节器输出电压与电压设定值的差值来确定。通过实验验证了该控制策略的正确性和可行性,并且具有控制精度高、响应速度快、鲁棒性好等优点。
[4] Kwon T, Choi G, Kwak M, et al.

Novel flux-weakening control of an IPMSM for quasi-six-step operation

[J]. IEEE Transactions on Industry Applications, 2008,44(6): 1722-1731.

DOI:10.1109/TIA.2008.2006305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This paper proposes a novel flux-weakening control algorithm of an interior permanent-magnet synchronous motor for ldquoquasirdquo six-step operation. The proposed method is composed of feedforward and feedback paths. The feedforward path consists of 1-D lookup table, and the feedback is based on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reference voltage updated by current regulator and the output voltage limited by the overmodulation. Using this method, the flux-weakening and the antiwindup controls can be achieved simultaneously. In addition, the quasi-six-step operation can be obtained. That is, the available maximum output torque in the flux-weakening region is close to that in the six-step operation while the ability of the current control is maintained. The effectiveness of this method is proved by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5] Tursini M, Chiricozyi E, Petrella R.

Feedforward flux-weakening Control of surface-mounted permanent-magnet synchronous motors accounting for resistive voltage drop

[J]. IEEE Trans on Industry Electronics, 2010, 57(1):440-448.

DOI:10.1109/TIE.2009.2034281      URL      摘要

This paper deals with the flux-weakening control of surface-mounted permanent-magnet synchronous motors, taking into account the influence of the resistive voltage drop in the stator windings, whose effect is usually neglected in similar studies. First, the motor equations exploiting the optimal torque-speed limits in the flux-weakening region are evaluated and discussed. Then, the influence of the resistive voltage drop is pointed out, highlighting its effect on the setup of the flux-weakening strategy. Hence, a simplified approach to flux-weakening motor control is presented, useful for the practical implementation in microcontrolled drives. Finally, experimental results are shown, using a position tracking application as a test case.
[6] 李计亮,高琳,孙慧芳,.

考虑磁路饱和的永磁同步电机弱磁调速系统仿真

[J]. 微电机,2010(12):62-65,77.

DOI:10.3969/j.issn.1001-6848.2010.12.015      URL      摘要

该文应用一种基于电压反馈的弱磁调速策略建立永磁同步电机的弱磁调速系统,并采用Matlab/Simulink软件搭建系统仿真模型。在建模中考虑不同工况下由于磁路饱和状态不同所引起的电机参数非线性,分析磁路饱和对电机性能的影响,仿真计算考虑磁路饱和效应时电机的弱磁调速性能。通过与理论计算结果比较,验证了仿真模型的正确性。
[7] 陈宁,张跃,桂卫华,.

内埋式永磁同步电机驱动系统的弱磁控制

[J]. 控制理论与应用,2013(6):717-723.

DOI:10.7641/CTA.2013.21024      URL      摘要

针对内埋式永磁同步电机(IPMSM)系统高频运行困难这一问 题,提出了一种基于交轴电压的弱磁控制方法.该方法基于磁场定向控制,运用交轴电压控制直轴电流,将交轴电压的期望值与反馈值作差,计算得到弱磁电流误差 信号,对其进行PI运算得到弱磁电流.由于在重负载时直流母线电压急剧下降,引入定子空间电压矢量的有效工作时间这一变量来闭环调节所得到弱磁电流,从而 实现重负载情况下的弱磁控制.建立了内埋式永磁同步电机系统仿真模型,验证了算法的正确性.将所提出的弱磁控制方法应用变频空调压缩机控制系统中,开发了 基于STM32F103R8T6ARM的弱磁控制系统实验平台,实验验证该控制算法可显著提高IPMSM的弱磁转速范围.
[8] 寇宝泉. 交流伺服电机及其控制 [M].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8:45-62.

[本文引用: 1]     

[9] 王广生,黄守道,高剑.

永磁同步电机过载特性及其控制策略

[J]. 电机与控制应用,2011(5):10-15.

DOI:10.3969/j.issn.1673-6540.2011.05.003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从永磁电机过载故障的原因入手,分析了永磁同步电动机(PMSM)在恒转矩区的最大转折速度,提出一些通过电机参数优化来改善永磁电机过载性能的方法。由于电机最大恒转矩值越大转折速度越小,因此提出了最大转矩/电流(MTPA)与弱磁控制策略相结合的方法,通过弱磁最大转矩使电机在恒转矩区的转折速度达到更大,从而提高PMSM的过载能力。
[10] 张树团,李伟淋,鲁芳,.

永磁同步电机弱磁调速系统建模机仿真研究

[J]. 船电技术,2010(6):14-22.

DOI:10.3969/j.issn.1003-4862.2010.06.009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如何提高永磁同步电机恒功率调速比的问题是当前研究的重点.本文在分析永磁同步电机(PMSM)数学模型的基础上,通过阐述弱磁调速的控制原理,提出了一种基于电流调节的PMSM定子磁链弱磁控制算法,有效地拓宽了恒功率调速比.并在Matlab/Simulink环境下,构建了永磁同步电机弱磁控制系统的速度和电流双闭环仿真模型.仿真结果证明了该控制系统模型的有效性,恒功率调速比达到了4:1,为永磁同步电机弱磁调速控制系统的设计和调试提供了理论基础.
[11] 冷再兴,马志源.

一种新型的内置式永磁同步电机调速控制方法

[J] 微电机(伺服技术),2006(6):11-14.

URL      [本文引用: 1]     

[12] 许强,贾正春,许锦兴.

作主轴传动的永磁同步电机弱磁控制系统

[J].华中理工大学学报,1993(2):31-36.

DOI:10.1007/BF02943552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研究了一种双CPU全数字控制转子加额外磁阻铁心的新型表面式永磁同步电动机的弱磁控制系统,对系统中弱磁算法、转速计算和速度调节器作了深入探讨,得到了较好的实验结果.
[13] 赵明航,朱建光,谢迎新.

表面贴永磁同步电机控制仿真研究

[J].电子世界,2016(1):179-193.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在永磁同步电机dq轴数学模型的基础上,作者首先介绍了永磁同步电机弱磁控制原理;然后详细阐述了永磁同步电机弱磁控策略,即在恒转矩区采用id=0控制,在恒功率区采用基于直流电压反馈法的弱磁控制策略,这两种控制策略的结合不仅能够有效地提高恒功率区的调速比,而且具有能够实现速度的平滑过渡的优点;最后,仿真结果验证了本文所采用的弱磁策略的有效性.
[14] 张开明,钱东波,陈杰.

永磁同步电机弱磁控制的设计

[J]. 微特电机,2009(6):41-62.

DOI:10.3969/j.issn.1004-7018.2009.06.014      URL      摘要

阐述了永磁同步电动机恒功率弱磁扩速的基本原理以及弱磁扩速难的原因.基于专业电机设计软件RMXPRT和二维电磁场有限元分析软件包MAXWELL 2D,以内置径向式转子磁路结构为例,阐明了弱磁控制用永磁同步电动机电磁设计原理和方法,要求所设计的电机其恒功率弱磁扩速范围(CPSR)达两倍以上.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所设计电机实际的扩速范围,并对满足设计要求(CPSR>2)的弱磁扩速用永磁同步电动机进行瞬态电磁场的仿真分析,结果表明了所设计电机的合理性.
[15] 冯江华,桂卫华,许俊峰.

考虑参数变化的永磁同步电机弱磁控制研究

[J]. 电工技术学报,2007(9):28-31.

DOI:10.3969/j.issn.1001-6848.2008.04.008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永磁同步电动机的弱磁控制是通过增加定子直轴负向电流,利用直轴电枢反应使电机气隙磁场减弱,达到等效于减弱合成磁场的效果以实现弱磁增速的目的,这就造成弱磁运行时,转速越高对应的直轴负向电流越大,即电枢反应越严重。直轴电枢反应严重影响着直轴同步电感,同时交轴电流也在一个较大的范围内变化,交轴电流的变化也影响着交轴同步电感和永磁体产生的磁链。当电机参数在运行过程中发生较大变化时,便造成了转矩给定值和实际系统的转矩输出能力之间存在一定的偏差,使得系统无法跟踪指令值,导致整个系统性能下降。当电机参数发生变化时,为了提高系统的控制性能,本文提出了转矩模糊控制器,从而使给定转矩较好的跟踪电机实际转矩输出能力。
[16] 刘春光,臧克茂,马晓军.

电动传动装甲车辆永磁同步电机的弱磁控制算法

[J].微特电动机,2007(4):27-30.

DOI:10.3969/j.issn.1004-7018.2007.04.010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在详细阐述永磁同步电动机的电流矢量控制策略的基础上,从最大电机输出能力角度讨论了最佳电流矢量运行轨迹,提出了一种适用于车辆全范围调速的弱磁扩速综合控制算法。在此基础上考虑电机电枢反应引起的id、iq轴电感参数的变化,分析其对电机弱磁性能和车辆加速性能的影响。通过MATALB/Simulink仿真,比较了不考虑电枢反应和考虑电枢反应时永磁同步电动机电机输出能力的变化,仿真分析了该算法下的电机弱磁扩速性能,仿真结果验证了弱磁算法和理论分析的正确性。
版权所有:《实验室研究与探索》编辑部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上海交通大学    出版单位:上海交通大学学报编辑部
地址:上海市华山路1954号包图1516号    邮编:200030    电话:(86-21)62932952 6293287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