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诊断学(本科)第2~5版教材中提到“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时,心房与心室的搏动各不相关,形成了房室分离现象,各自保持自己节律,当心房与心室偶尔同时收缩时,即心房和心室同时发生,则第一心音极响亮,通常形象地称其为‘大炮音’”。江西九江医学院的朱汉熙老师对此提出质疑,提出“心房与心室同时收缩是不可能产生‘大炮音(cannonsound)’的”,并认为:“上述教材中关于‘大炮音’产生机制的错误实有必要予以更正,再也不能沿用这种错误观点,再也不能以讹传讹了。”也有专家指出:“对心音的描述无大炮音之说,对增强的(第一)心音仅有‘拍击’性的描述”,并提出:“诊断学教材将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时颈静脉的大炮波(cannonwave)移至心音听诊时描述的大炮音并不正确”。教材是严肃的,学术观点必须严谨,《诊断学》教材中已延续20多年的观点正确与否的争论应予认真对待。为此,本刊特设立此论坛,发表吕卓人、钱贻简、陆再英等老师的观点,并同时列举相关参考文献,供读者参考。希望本论坛能为推动“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学术氛围的形成起到良好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