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世界卒中组织在旗下《国际卒中杂志》上发表了2项最新全球卒中统计报告,更新了全球的卒中发病率和死亡率分布,分析了性别和地理差异,并提供了卒中归因危险因素最新数据。2019年全球疾病负担研究调查结果显示,卒中仍然是世界上第二大死亡原因,也是第三大残疾合并死亡原因,从1990年至2019年,卒中的疾病负担(按绝对病例数计算)大幅增加,目前全球卒中负担以较大比例分布于低收入和中低收入国家,且70岁以下人群卒中患病率和发病率显著增加。全球卒中的五大主要危险因素包括高收缩压、高体重指数、高空腹血糖、大气颗粒物污染和吸烟。中国卒中防治正面临巨大挑战,卒中已成为中国成人致死、致残的第一位病因,也是中国伤残调整生命年的首位原因。中国卒中的发病率、患病率和死亡率在地理上存在“北高南低、中部突出”趋势;农村地区患病率高于城市;男性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高于女性;平均发病年龄低于发达国家;缺血性卒中的疾病负担整体呈上升趋势,但出血性卒中则趋于下降;卒中防治知晓率低。综上,积极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卒中分级防控体系,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近年来,我国高度重视罕见病的防治。作为罕见病的代表疾病之一,我国的血友病防治取得了较大进步。1986年至1989年,全国血友病研究协作组按统一的方法及标准开展了我国的血友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我国的血友病患病率为2.73/10万人口,国内各地区间患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014年,荟萃分析显示我国的血友病患病率为2.8/10万。2018年,基于天津城市人口的数据,推算天津当地的血友病患病率为3.09/10万。随着血友病分级诊疗体系建设的全面推进,我国要求申请血友病综合管理中心和诊疗中心的医院必须能独立开展血友病诊断相关筛查试验和确诊试验。血友病诊断中,对于凝血因子活性测定,我国多数实验室通常采用基于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 APTT)检测的一期法(凝固法)。但需注意,对于某些特殊类型的血友病需采用2种以上的活性检测方法。我国患者F8基因的各突变类型与国际数据报道类似;我国患者F9基因突变以单个碱基点突变为主,未发现突变热点。截至2023年6月,我国共有261家中心通过全国血友病登记系统,登记包括血友病在内的遗传性出血性疾病共计4万余例。我国的血友病治疗史经过不充分按需治疗、小剂量预防治疗探索等,目前已经往更高疗效的较高剂量预防及个体化预防治疗迈进。本报告基于登记数据及文献,全面总结我国血友病领域临床研究以及医疗保障方面的进展,分析不足之处,以期为进一步提高我国血友病诊疗水平指明方向。
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增长和社会人口结构的显著变化,老龄化社会所带来的老年性疾病问题愈发受到关注,尤其是以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为代表的神经退行性疾病,已成为严重影响老年人群健康和生活质量的重大挑战。近年来,中国的AD发病率、患病率和死亡率均呈现上升趋势,对患者家庭、社会乃至整个医疗保健系统构成了沉重的经济负担。为了积极应对这一挑战,响应国家“健康中国行动”的号召,推动医疗模式从疾病治疗向健康维护转变,由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牵头,组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福建医科大学等多家权威机构的专家学者,共同编撰了《中国阿尔茨海默病报告2024》。该报告在2021、2022、2023年系列版本的基础上,进一步更新了中国AD的流行病学数据,深入分析了疾病经济负担的最新情况,并全面评估了我国AD诊疗服务的现状和公共卫生资源的配置。《中国阿尔茨海默病报告2024》的发布,不仅体现了我国在AD研究和防控方面的进步和努力,也彰显了全社会对老年健康问题的高度重视。本报告将为AD的预防、诊断和治疗提供科学的技术指导和有力的数据支持,为政府和相关部门制定针对性的卫生政策和干预措施提供专业依据,同时也为促进国内外在该领域的学术交流与合作搭建平台。期待通过这份报告的传播和应用,不仅能为专业人员提供参考和借鉴,也可以进一步提高公众对AD的认识,促进社会各界共同推动我国老年健康事业的发展,为实现“健康老龄化”而持续赋能。
2023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全球倡议(Global Initiative for Chronic Obstructive Lung Disease,GOLD)(2023版GOLD)首次提出了“保留比率的肺功能受减损(preserved ratio impaired spirometry,PRISm)”的概念,即受检者吸入支气管扩张剂后,第一秒用力呼气量占用力肺活量百分率(percentage of 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first seco-nd to forced vital capacity, FEV1/FVC)≥0.7(即一秒率正常),但患者存在肺通气功能减损,表现为吸入支气管扩张剂后,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80%和(或)FVC占预计值百分比(FVC%)<80%。PRISm与COPD并发症发生率及全因死亡率的增加显著相关。GOLD认为,此类人群是发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的高危人群,其中尤其需要关注以FVC下降为主的PRISm人群。2023版GOLD指出,即使患者未能符合COPD诊断标准,但由于其临床症状、肺功能减损和(或)支气管肺泡结构异常,应将PRISm患者视作COPD患者,进行PRISm早期筛查、规范化的治疗和管理。未来我国亟需开展大样本、多中心、长期随访的相关队列研究。
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 MM)是血液系统第二大恶性肿瘤。随着新药的不断问世,MM患者的生存得到了明显改善,中位生存时间达7~10年,但高危MM患者的生存期仍不足3年,延长高危MM患者生存一直是该领域的研究热点。美国国立综合癌症网络(National Comprehensive Cancer Network,NCCN)最新发布了2023年第2版《多发性骨髓瘤指南》(以下简称2023.v2版指南)。该指南与2022年第5版比较,在诊断方面的更新主要体现在以表格形式对高危MM作了详细描述,既包括含有1q21获得/扩增的细胞遗传学高危因素,又包括如髓外病变、肾功能衰竭、虚弱等临床高危因素。在治疗方面,2023.v2版指南更新仍强调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在新药时代的重要性,并认为判断患者是否适合移植,需根据初始治疗后患者的情况作动态调整。2023.v2版指南在MM初始诱导治疗中将新一代蛋白酶体抑制剂卡非佐米推荐升级,在维持治疗中将CD38单抗推荐升级;复发后的治疗选择也将这些新药和新一代免疫调节剂泊马度胺的组合列为首选方案。对高危MM的诊断技术和指南更新推荐的新药,目前在我国临床均已有应用,极大提高了临床医师对“临床治愈”MM的信心。全面解读2023.v2版指南更新,有望提升临床医师的诊治水平,进一步改善我国MM患者群体,尤其是高危MM患者的预后。
1990年至2020年间,全球肺癌新发病例数不断增长,其间发病率保持稳定,但全球肺癌发病呈现性别、地区、年龄、组织学类型分布变化趋势。男、女发病率数据差异不断缩小,男性世界人口年龄标化发病率(世标发病率)下降12.5%,女性世标发病率上升22.3%。1998年至2012年,肺癌的发病具有明显的地区差异,欧洲、亚洲和北美洲的男性肺癌世标发病率均有下降趋势,平均年度变化百分比分别为-1.6%、-0.6%和-2.5%;而女性肺癌发病率,除了北美洲表现出下降趋势,其他地区则呈现出上升趋势。1998年至2012年,全球各地区的肺癌平均发病年龄均呈现逐年递增的趋势,亚洲男性的肺癌平均发病年龄增幅最大,从1998年的67.21岁增加到2012年的69.14岁。20世纪80年代初期开始,鳞状细胞癌占肺癌的构成比就呈现下降趋势,2004年起,腺癌已成为世界上最常见的肺癌组织学类型。2020年,我国是全球每年新发肺癌病例数最多的国家,达539 181例。1989年至2008年,我国城乡肺癌发病率比由2.07降至1.14,城乡间的肺癌发病水平差异已明显缩小;我国经济欠发达地区,肺癌的发病率在上升,而一些肺癌高发地区则得到了控制。我国作为全球最大的烟草生产国和消费国,烟草的控制形势严峻,控制职业暴露也是我国预防肺癌发生的关键,环境污染造成肺癌的风险逐步走低,建立肺癌危险因素的监测网络是未来发展的方向。
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WHO)发布了新的《全球结核病报告2022》(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指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加重了结核病的负担,严重影响了全球结核病控制的进程。2021年,WHO共批准6项用于结核病诊断和抗结核药物耐药性检测的分子诊断技术,推荐3种用于筛查结核病的基于结核分枝杆菌抗原的新型皮肤试验。为减轻患者和医疗系统的负担,WHO推荐了“4个月方案”治疗药物敏感结核病和4套耐多药和利福平耐药结核病(multidrug resistant/rifampicin resistant-tuberculosis,MDR/RR-TB)短程方案,治疗耐药结核病。目前有26种抗结核药物处于临床试验阶段,至少有22项临床试验在开展治疗结核感染的药物和方案的评估。我国的结核病疫情仍十分严重,2021年,我国结核病新发患者数在30个结核病高负担国家中排第3位。2021年,全国共报告肺结核病例639 548例,死亡1 763例,报告发病率为45.37/10万,报告死亡率为0.13/10万,MDR/RR-TB患者例数居全球第4位。WHO推荐治疗耐药性结核病方案是否适合我国,尚需验证。
DNA甲基化是国内外癌症早筛采用的常用检测指标。在致癌因素的作用下,抑癌基因启动子区的高甲基化可导致基因表达下调或关闭,从而激活原癌基因的表达,促使肿瘤发生。用于DNA甲基化检测的样本主要采用脱落细胞、血液样本和石蜡包埋组织。常用的检测方法包括特异性聚合酶链反应(methylation-specific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MSP)、核酸质谱、甲基化芯片、亚硫酸氢盐测序、第二代测序技术等。与突变检测相比,DNA甲基化的检测优势在于其肿瘤特异性高、可检测位点多、信号丰度高,且可实现组织溯源。目前,DNA甲基化检测被主要运用在临床脑胶质瘤用药指导、肺癌辅助诊断和高危分流、膀胱癌高危分流和复发监测、宫颈癌高危分流、结直肠癌和胃癌早期筛查及复发监测。在实现大规模临床常规应用前,需注意精准定位DNA甲基化检测的应用场景,相对于耐受性良好的内镜检查,其高危分流的刚需性可能会下降。在辅助诊断病理诊断灵敏度较低的肿瘤、肿瘤监测和预后评估方面,DNA甲基化检测有着重要的作用。随着检测流程和质量管理的规范,DNA甲基化检测会被更广泛地运用于临床,提高肿瘤的早筛和诊断灵敏度。
肺癌是全球癌症相关死亡排名第一的癌症,每年约有180万患者死于肺癌,占所有癌症死亡病例的18.0%。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是肺癌的主要类型,在所有肺癌患者中占比超过85%。我国每年的新发肺癌病例超过70万,且每年有超过60万例患者死于肺癌,占所有癌症死亡患者的21.7%。2022年,美国国立综合癌症网络(National Comprehensive Cancer Network,NCCN)更新了第4版、第5版肺癌临床诊疗指南。相比第3版指南,第4版指南新增了ERBB2(HER2)突变在非小细胞肺癌诊治中的参考意义,更新的内容主要聚焦于HER2突变作为标准生物标志物的检测及HER2突变患者的治疗,推荐对转移性NSCLC患者行HER2突变检测,并推荐将德喜曲妥珠单抗及恩美曲妥珠单抗作为HER2突变阳性患者的二线治疗药物。但这2种药物在我国尚处于临床实验中,对于存在HER2突变的NSCLC患者,其治疗策略还需临床医师结合实际情况综合考量,且需更多的国内实验数据支持。第5版指南则扩大了纳武单抗的使用范围,标志着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研究取得了新的进展。
目的: 评估CA9在预测透明细胞肾细胞癌(clear cell renal cell carcinoma, ccRCC)患者术后复发或转移以及生存预后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2017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期间收治的231例ccRCC患者,所有患者均接受了肾癌根治或部分切除术,分析其临床病理资料,并对患者进行随访,统计其肿瘤复发、转移和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 OS)、无病生存期(disease-free survival, DFS)情况。收集所有肿瘤组织切片及蜡块,制作组织微阵列,使用CA9多克隆抗体对组织微阵列进行免疫组织化学分析。采用Kaplan-Meier和多元Cox回归模型分析,评估组织微阵列CA9表达水平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OS、DFS间的相关性。结果: 231例ccRCC患者的中位随访时间为37个月(13~54个月),有8例患者死亡,38例(16.5%)患者术后出现肿瘤复发和(或)转移,其中3例出现肿瘤复发,29例发生肿瘤转移,另6例患者同时出现肿瘤复发和肿瘤转移。231例患者中,CA9的阳性表达率为94%(217/231),其中153例(66%) CA9染色率≥85%,78例(34%)CA9染色率<85%。卡方分析显示,CA9的表达不仅与肿瘤T分期、国际泌尿病理学会(International Society of Urological Pathology,ISUP)核分级、肉瘤样或横纹肌样分化(坏死)、被膜侵犯、血管浸润等组织病理学参数相关(P均<0.01),且与肿瘤复发、转移及患者生存状态相关(P均<0.01),但与年龄、性别及肿瘤发生部位无关(P均>0.05)。卡方分析表明,CA9(<85%)低表达是ccRCC患者术后OS、DFS不良的预测因素,危险比分别为6.211(P=0.002)和8.980(P<0.001)。结论: ccRCC组织中CA9低表达与低OS、DFS相关,是ccRCC患者术后短OS和短DFS的独立危险因素,可作为评估ccRCC患者预后的分子标志物。
临床医师面对以认知障碍为主要临床表现的患者,首先应完善结构MRI(或CT替代)检查,以明确其颅内病变和脑萎缩情况。对于伴有特定临床表现的患者,推荐加行特定MRI序列扫描进一步辅助诊断。对于疑似AD源性认知障碍的患者,推荐加行斜冠状位T1加权成像(T1-weighted imaging,T1W1)序列扫描,进行海马内侧颞叶萎缩评分。对于疑似血管性因素或特殊感染(朊蛋白)导致的认知障碍患者,建议加选弥散加权成像(diffusion-weighted imaging,DWI)序列。对于疑似合并锥体外系症状和(或)小血管病变患者,尤其是脑淀粉样血管病及并发糖尿病的认知障碍患者,建议加选磁敏感加权成像序列。常规MRI检查发现可疑占位时,可选用增强MRI和磁共振波谱分析。对于疑似合并肌萎缩侧索硬化的认知障碍患者,可选用弥散张量成像序列。对于怀疑神经变性病导致的痴呆,推荐完善18F-FDG PET和Aβ-PET或tau-PET检查。Aβ-PET显像和tau-PET显像可实现脑内病理蛋白沉积程度和范围的可视化,对于痴呆具有重要的预测和诊断价值,并可用于痴呆的鉴别诊断以及疾病进展评估。此外,静息态功能性MRI、近红外脑功能成像以及一些新兴的影像检查手段,如相位对比脑脊液电影MRI、类淋巴显像已经在认知障碍疾病中开展研究,期待未来能用于临床,更好地辅助认知障碍相关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需要注意的是,神经影像学结果并不能代表疾病的完整诊断和临床症状,必须慎重解读和分析。
细菌的抗生素耐药性已成为全球公共健康的巨大威胁。替加环素是新一代的四环素类药物,是目前治疗耐碳青霉烯类革兰氏阴性菌感染的最后一道防线。然而可移动新型四环素灭活酶tet(X)直系同源物的出现,导致了高水平替加环素耐药。目前,已经发现tet(X)的同系物主要有tet(X1)、tet(X2)、tet(X3)、tet(X3.2)、tet(X4)、tet(X5)、tet(X6)和tet(X7)。该耐药基因已经传播到世界多个地区医院中相关的患者和环境中,涉及多种不同种类的细菌,其中携带tet(X3)和tet(X4)基因的耐药细菌表现出最高的耐药水平。耐药机制中,插入序列ISCR2与tet(X3)、tet(X4)、tet(X5)的水平传播密切相关,位于多种型别质粒上tet(X4)的基因遗传结构较为复杂,可位于各式各样的可移动原件上,加速了该耐药基因的播散。质粒介导的替加环素耐药性可能会进一步扩散到各种生态位和临床高危病原体中。迫切需要临床及科研工作者共同努力,来阻止该耐药基因的传播。
基于修订的第4版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造血淋巴肿瘤分类之后相关领域积累的研究成果和临床应用进展,WHO在2022年提出了第5版造血淋巴肿瘤分类(以下简称第5版分类)。第5版分类中骨髓增生异常性肿瘤/综合征(myelodysplastic neoplasms/syndrome,MDS)和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与第4版分类有较大更新,在临床实践中对疾病诊断和治疗,乃至疾病登记、科研等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根据发表于Leukemia杂志出版的第5版分类和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官方网站上发布的第5版分类测试版进行解读。
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积极应对是医药卫生面临的重要问题。骨质疏松及由此引发的骨折尤其值得关注。为了进一步规范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诊疗,中华医学会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分会针对中国人群流行病学特点和发病机制,结合国内、外高质量的医学研究证据,制定并发布了《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诊疗指南(2022版)》。本文将结合指南的要点、循证医学证据以及我国临床实践,专注于新版指南中关于“骨折风险分层及治疗选择”以及“抗骨质疏松症药物疗程”2个关键临床问题的解读。关于骨折风险,本指南中将其为分高骨折和极高骨折风险,取消了低、中风险分类,对极高骨折风险指标之一“近期发生骨折”,“近期“定义为“24个月”;鉴于FRAX模型低估中国患者骨折风险,提出临床需制定操作性强的骨折风险分层判定标准。关于药物治疗,对于使用双膦酸盐类药物的患者,应充分评估,才能进入药物假期,且仍需定期随访;尽管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FDA)取消了特立帕肽致骨肉瘤的警示及24个月的疗程限制,但我国该药的使用说明书提示疗程依然为24个月。本次指南立足于国内外的高质量循证医学证据,可为临床提供参考及研究方向。
全球细菌感染负担报告显示,2019年全球因细菌感染相关死亡者约有1 370万人[95%(uncertainty intervals, UI)为1 090万~1 710万],占同期全球死亡人数的13.6%(10.1%-18.1%),为全球第二大死亡原因,仅次于缺血性心脏病。11种感染性综合征中,33种细菌病原体与全球770万人(570万~1 020万)的死亡相关。下呼吸道感染导致全球约400万人(333万~489万)死亡,其中肺炎链球菌导致了最多死亡,为65.3万(55.3万~77.7万);血流感染导致了291万人(174万~453万),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导致了最多死亡,为29.9万人(16.6万~48.5万);腹膜和腹腔内感染导致128万人(82.6万~186.0万)死亡,其中大肠埃希菌导致死亡最多,为29万人(18.8万~42.3万)。全球细菌感染负担报告还显示,2019年,金黄色葡萄球菌与超过100万人死亡相关(导致110.5万人死亡);大肠埃希菌导致全球45万(32.9万~60.2万)女性和50万(35.5万~68.4万)男性死亡,肺炎链球菌导致全球超过75万人死亡;肺炎克雷伯菌导致全球超过75万人死亡;铜绿假单胞菌导致全球超过50万人死亡。全球细菌感染负担报告数据表明,在全球范围内,与死亡人数最多相关的病原体因年龄而异。金黄色葡萄球菌是15岁以上人群中死亡最多的病原体,该年龄组有94万人(68.2万~127.6万)死亡;伤寒沙门氏菌与5~14岁儿童死亡最多相关,死亡人数达4.9万人(2.3万~8.6万);肺炎链球菌与新生儿至4岁幼儿死亡最多相关,死亡人数达22.5万人(18.0万~28.1万)。全球细菌感染负担报告通过估计各种病原体和感染性综合征的死亡率,这些细菌感染负担有些是之前未知的,有些是被严重低估的,特别是在中低收入国家中不成比例的高负担,而中国地区缺乏相应的数据及研究,有必要开展相应的调查研究,从而制定创新策略。
超声检查被多国肝病指南推荐作为肝脏肿瘤早期筛查监测手段。基于常规超声的超声造影(contrast-en-hanced ultrasound,CEUS)可以提供组织微循环灌注等方面的功能学相关信息,且较增强CT/MRI而言,具有实时、连续、动态、无放射性损伤等优势,其所用超声对比剂微泡经肺排泄,无心肾甲状腺毒性,适用于肾功能不全患者,过敏反应发生率极低。CEUS被多项国内和国际指南推荐作为诊断及鉴别肝脏局灶性病变(focal liver lesion,FLL)的一线增强影像学检查方式。相较于常规超声,CEUS可大幅度提高FLL病灶检出率和诊断及鉴别诊断能力。美国放射学院(American College of Radiology,ACR)发布的超声造影肝脏影像报告及数据系统(Liver Imaging Reporting And Data System,LI-RADS)可用于高危人群肝内病变全谱的描述及FLL危险程度分层和临床处理策略的推荐。在介入方面,CEUS有助于优化FLL穿刺活检路径和靶目标识别,提高穿刺成功率和标本阳性率,并应用于消融术中引导、即刻评估、长期疗效评估和术后随访等。除此之外,外科手术中应用CEUS检查可提高微小肝转移灶及化疗后常规影像显示消失的肝转移灶的检出率,从而帮助临床医师修订手术方案。CEUS对于肝脏恶性肿瘤患者全身系统治疗后疗的效评估也有一定的价值。
再喂养综合征(refeeding syndrome,RFS)是指,长期营养不良或禁食的患者,在积极营养治疗(经肠内、肠外或口服)初期,因机体体液和电解质细胞内外转移而引发的临床综合征。2020年美国肠外肠内营养学会(American Society for Parenteral and Enteral Nutrition,ASPEN)将RFS概述为再喂养后发生的一系列代谢和电解质变化,患者既可以表现为仅存在电解质紊乱而几乎没有临床症状的轻度RFS,也可以表现为发生循环、呼吸衰竭的重度RFS。RFS的临床表现多样且无特异性,易被临床医师忽视。RFS的发病率为0~80%,随人群及RFS定义差异而不同。RFS的诊断标准一直存在很大异质性,从单纯的低磷血症,到存在严重的低血清电解质水平,并伴有体液平衡失调和(或)器官功能障碍。RFS高危因素包括神经性厌食患者、精神障碍患者、酒精与毒品滥用者等。危重症患者发生RFS与高死亡率相关,其死亡率可达52.3%~83.3%。目前,在临床开展营养治疗前,主要基于2006年英国国家卫生及医疗优化研究院(National Institute for Health and Care Excellence,NICE)标准,筛查可能发生再喂养问题的高危患者,但其筛查效力有待提高。早期筛查RFS,及时识别高危患者,避免其出现严重电解质紊乱及临床症状恶化的危重状态,可降低患者的死亡风险。
全球的恶性黑色素瘤(黑色素瘤)发病率从1990年的2.01/10万增加到2019年的3.75/10万。黑色素瘤在中国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低于全球平均水平,但近年来其发病率的增长速度(3%~5%)是中国恶性肿瘤发病率中增长最快的,每年新发黑色素瘤患者达2~3万例。黑色素瘤易侵袭和转移,Ⅳ期患者的5年生存率仅为4.6%。早期诊断与治疗,能极大地改善黑色素瘤患者的预后。目前恶性黑色素瘤诊断热点包括视诊辅助工具、人工智能辅助诊断、组织学诊断及鉴别诊断等。视诊辅助工具可用于筛查黑色素瘤,皮肤镜和皮肤共聚焦技术(皮肤CT),诊断黑色素瘤灵敏度可分别为61%及100%;人工智能为基础诊断黑色素瘤比单纯的人工智能或医师诊断准确率更高,可将黑色素瘤诊断准确率从55.6%提高至75.0%。组织学诊断二代测序技术的不断进步,尚缺乏适用于所有黑色素瘤的客观的、高重复性免疫组织化学标志,但随着黑色素瘤基因组学的研究逐渐深入,BRAF V600E、NRAS突变已经应用于临床诊治及预后评估。黑色素瘤侵袭性强,许多患者确诊时即为晚期,因此,我国黑色素瘤诊疗需重视多学科诊疗团队模式,并促进建立在多学科共识基础上的诊疗原则和指南。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yelodysplastic syndrome,MDS)是血液系统中较为常见的一组髓系恶性克隆性疾病。不同分型的MDS患者,其临床表现及自然病程各异,加上历史上不同分型系统及版本的迭代,对其诊断、分型及治疗方案选择造成了一定困扰。美国国立综合癌症网络(National Comprehensive Cancer Network,NCCN)于2022年9月发布了2023年第1版NCCN的MDS临床实践指南。该指南是基于高级别循证医学证据和最新研究进展而制定的MDS临床实践标准,其受到全球临床医师的广泛关注。目前,我国许多临床医师对MDS的认识不足,与国际MDS诊断及治疗水平间仍存在一定的差距。本文将对该指南发布内容进行解读,并与既往相关指南比较。
全球银屑病发病率为1%~3%,我国银屑病发病率约为0.47%。57.9%的银屑病患者至少合并1种银屑病共病,共病不仅影响患者的银屑病进程及严重程度,同时影响患者的治疗选择和效果。银屑病共病中,银屑病关节炎最常见,全球银屑病患者的银屑病关节炎患病率介于6%~42%,其中亚洲人群约为14%,中国人群约为4.9%。银屑病是心脏疾病的危险因素之一,是心肌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相较于非银屑病患者,银屑病患者的代谢性疾病患病率明显升高,银屑病患者的患糖尿病的风险增加0.69倍;轻度银屑病患者患肥胖的风险增加0.46倍,而中重度银屑病患者患肥胖的风险增加1.23倍。此外,银屑病患者的抑郁症患病率增加0.5倍,自身免疫性疾病等患病风险增加更高。在银屑病并共病治疗中,系统抗炎治疗不仅可以减轻或消退患者的皮肤炎症,同时可缓解银屑病共病的发生发展或严重程度。银屑病共病治疗原则需考虑患者银屑病的病情,同时决于共病病种、共病恶化风险等。多学科联合是诊治银屑病及银屑病共病的趋势,皮肤科医生与专科医生的跨学科合作十分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