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关 于   联系我们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17 , 36 (5): 243-245

实验室建设与科学管理

“认领制”实验教学管理模式研究与实践

李林刚, 谢成根, 常文贵, 钟煜

皖西学院,材料化学化工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安徽 六安 237012

Research and Practice on the “Claim System” of Laboratory Management

LI Lingang, XIE Chenggen, CHANG Wengui, ZHONG Yu

Experimental Teaching Demonstration Center of Materials Chemistry and Chemical Engineering,West Anhui University, Lu’an 237012,Anhui, China

中图分类号:  G48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7167(2017)05-0243-03

收稿日期: 2016-09-10

网络出版日期:  2017-05-20

版权声明:  2017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编辑部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编辑部 所有

基金资助:  安徽省质量工程项目 (2013sxzx053)安徽省科技重大专项专项项目(16030701090)安徽省教育厅重点项目(KJ2015A453)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李林刚(1978-),男,安徽霍邱人,硕士,副教授,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主任,研究方向:纳米材料。Tel.:13675648192;E-mail: tllg041@wxc.edu.cn

展开

摘要

针对当前新建本科高校实验室存在实验管理人员不足、实验教师职责不明确、实验设备利用率低、实验教师和学生积极性和主动性差的问题,我们提出了“认领制”实验教学管理模式。通过教师认领实验室,开展实验教学、进行科研创新和指导大学生科技活动,改变了以前的实验室管理混乱、实验教师和学生的主动性不能充分发挥的现状。经过3年的探索和实践,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关键词: 实验教学 ; 管理模式 ; 认领制

Abstract

In view of the problems of laboratory management in newly established universities, which include that the laboratory experiment management staff is limited, experiment teaching responsibilities are not clear, experimental equipment utilization rate is low, the enthusiasm of the teachers and the students is lack of the initiative, we propose "Claim System" management mode of experimental teaching. Through claiming the laboratory, the teachers can carry out experiment teaching, make research and innovation, guide students to operate i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ctivities, and change the status quo of the confusion laboratory management. After three years of exploration and practice, the “Claim System” of laboratory management has achieved good results.

Keywords: experimental teaching ; management model ; claim system

0

PDF (730KB) 元数据 多维度评价 相关文章 收藏文章

本文引用格式 导出 EndNote Ris Bibtex

李林刚, 谢成根, 常文贵, 钟煜. “认领制”实验教学管理模式研究与实践[J]. , 2017, 36(5): 243-245 https://doi.org/

LI Lingang, XIE Chenggen, CHANG Wengui, ZHONG Yu. Research and Practice on the “Claim System” of Laboratory Management[J].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17, 36(5): 243-245 https://doi.org/

0 引 言

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进行和本科高校的扩张,特别是原来一大批专科学校升级为本科以后学生数的不断增加,实验教学和管理人员存在着严重不足,在这样的背景下传统的实验教学管理模式已不再适用[1-4],如何实现新形势下教学管理模式的转型,许多高校专家学者提出了许多改革方案,如重庆科技学院李强等[5]老师提出了校级统管大平台建设,西安邮电学院的赵小强[6]老师提出的教师管理为主、学生管理为辅的实验室管理新模式,五邑大学的黄美林[7]提出的专业实验室开放式教学与管理模式等等。许多新的实验教学管理模式不断在各高校进行探索和实践[8-15]。作为安徽省首批地方性应用型本科高校中的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皖西学院材料化学化工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经过3年来的建设和发展,也摸索出了一套比较适用的实验教学管理模式,提出了“认领制”实验教学管理模式改革的符合地方特色的实验教学管理模式。

1 “认领制”实验教学管理模式提出的背景

材料化学化工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是隶属于皖西学院,是在原化学化工实验室和材料专业实验室基础上整合而成,并于2013年获批为安徽省联盟高校内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中心共有专兼职教师26人,其中教授4人,副教授12人,博士7人。截止到2016年,学校累计投入实验教学中心建设经费1 500多万元,设备总数近千台套。目前实验室总面积1 440 m2,实验仪器设备完好,使用效率高,满足教学需要。目前,中心主要承担全校4个学院10个专业的材料化学化工相关实验以及服务于省内外相关科研机构、企业等所需的材料化学化工类相关实验。

由于材料化学化工实验教学中心开设的实验是由专业基础、专业综合以及创新实验构成,加之实验室没有配备专职实验员,实验室管理全部由教师兼职,用传统的实验室管理方法来管理实验室存在学生实验时间受限、教师上课积极性不高、教师科研因没有专门研究室而开展较难等问题。传统的实验教学管理方法已经不再适用于现有的教学实际,根据中心实验教学管理实际,创新实验教学管理方法,我们提出了“认领制”实验教学和管理模式。

2 “认领制”实验教学管理模式简介

“认领制”实验教学管理模式,即按照实验项目分设到各个实验室,实验教师自愿认领实验项目,所有实验需开设的实验项目由认领人打包负责(包括实验材料购买申报、仪器设备日常维护、实验教学等)。通过“认领制”运行,实现实验教学完全放开,可由学生根据教学安排预约教师,在教师指导下自主实验。实验室除满足基本实验教学外,教师还可以有自己的空间从事科研、带领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指导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和给学生进行“挑战杯”培训等活动,既加快了中心的发展,又提高了中心教学资源的利用,降低了运行费用,提高了业务和管理水平,促进了专业、学科的协调发展。

3 “认领制”实验教学管理模式改革方案

(1) 改革实验教学体系。在“认领制”实验教学管理模式实施之前,首先对实验教学体系进行了重新梳理,形成新的模块化教学体系,即专业基础实验模块、专业综合实验模块、创新性实验模块。专业基础实验教学是我校化学、应化、化工、材料、高分子、生工、食安、制药、环境、给排水等专业的必修课,对学生加深和巩固化学基本原理知识,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开展科学研究和创新能力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通过实验操作使学生掌握一定的实验研究方法和技巧,学会所需仪器的使用,能独立思考问题。专业综合实验开设一些设计型实验,设计型实验教学旨在训练综合应用知识进行研究的能力,从而进一步提高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能力,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对物质进行分离、合成、制备,结合仪器分析手段对物质进行表征,要求学生查阅相应文献,组织集中讨论,进行实验路线和方法设计,对实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再到实验室进行实验。创新性实验着重强调培养创新意识和科学素养。学生根据兴趣自主选择研究创新型课题,并辅以优化组合,在实验方法和内容上以“探究”为主。教师努力创造机会,让学生参与各项科研活动,不断把学科的最新研究成果介绍给学生,使学生进一步地拓展了探究未知的空间,而充满好奇的学生对教师的不断质疑又推动了研究的发展。学生在探求真理的过程中,往往会发现新问题,提出新观点,发表新见解。从而培养了学生浓厚的科研兴趣、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深钻细研、独立思考、勇于创新的精神和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他们的科学素养。

(2) 实施“认领制”实验教学组织形式。“认领制”实验教学管理模式组织形式主要从两个方面入手:①实验项目认领。将不同模块的实验项目进行切分,分成不同项目群,由相关实验教师根据自身情况进行认领;②实验室认领。将各实验分室进行重新整合,根据功能划出不同实验分室模块,由相关实验教师认领。不管哪种组织形式所有实验需开设的实验项目由认领人打包负责(包括实验材料购买申报、仪器设备日常维护、实验教学等)。通过“认领制”运行,实现实验教学完全放开,可由学生根据教学安排预约教师,在教师指导下自主实验。实验室除满足基本实验教学外,教师还可以有自己的空间从事科研、带领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指导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和给学生进行“挑战杯”培训等活动,既加快了中心的发展,又提高了中心教学资源的利用,降低了运行费用,提高了业务和管理水平,促进了专业、学科的协调发展。

(3) 制定切实可行的实验室量化考核实施细则。针对不同的实验教学模块,实验教学环节的量化考核内容也要有所不同。如何体现在不同实验模块下,对学生达到不同的训练效果,要解决这一问题关键抓手是建立一套较为细致合理的量化考核实施细则。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我们根据不同实验教学模块,不同实验项目或实验室的“认领”,分级、分模块来制定了较为详细的量化考核实施细则。

4 “认领制”实验教学管理模式实践效果

“认领制”实验教学管理模式改革自2013年提出并实施以来,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1) 实验室管理更加顺畅。由于各实验分室被相关老师“认领”,责任到人,使实验室管理有了抓手,管理规范,改变了以前无实验室管理人员的混乱现象。每学期在实验课程安排、实验耗材购置、实验设备维护等方面由相关责任老师全权负责,避免了课程安排混乱、耗材重复购置、实验设备难以维护等现象。

(2) 教师和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得以充分发挥。教师结合自身专业特点通过“认领”实验室,除承担实验教学任务外,还可以利用实验室资源开展自身科研工作、指导大学生创新实践活动、参加学科竞赛,有了固定的场所,有利于充分发挥教师的作用。同时教师通过在开展教学和实践过程中物色一些责任心强、动手能力好的学生加以培养,帮助老师管理实验室,该学生既是实验室的管理者,又是学生科技活动的领头羊,通过传帮带,培养了一批实验室辅助管理人员和科技创新团队,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得到了充分发挥。

(3) 实践教学效果明显。在“认领制”实验教学管理模式的带动下,3年来中心教师每年完成实验教学均超过7万人时,获批科研项目20余项,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40余项,参加全国化工设计大赛、安徽省化学实验技能竞赛200余人次,获得全国大学化工设计大赛一等奖1项、二等奖5项,安徽省挑战杯大赛一等奖3项、二等奖6项、三等奖10项。

5 结 语

在“认领制”实验教学管理模式运行近3年来,虽然取得了很大进步也取得了不小的成绩,受到了安徽省同类高校以及校内外同行的一致好评,起到了一定的“示范”作用,但在实验室的科学管理特别是随着学校“地方型、应用性、高水平”大学进一步的发展还需吸收国内外先进管理经验,与时俱进,不断探索,走出一条特色鲜明、管理有序的道路,为培养应用型、高素质创新人才而不断努力。

The authors have declared that no competing interests exist.


参考文献

[1] 徐宝芳,

斯琴巴特尔.试论高等学校实验室管理的几个问题

[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J].2006,19(9):37-39.

[本文引用: 1]     

[2] 邓型深,姜吉琼.

高校实验室管理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措施

[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09(6):112-113.

[3] 夏雯.

高校化学实验室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J].改革与开放,2011(10):108-109.

URL      摘要

高校化学实验室是进行化学实验教学和科学研究的重要场所,是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科学研究以及社会服务的基地。但在化学实验室管理方面也出现很多问题,如何从中总结出问题并找到解决方法,已经成为实验室有效管理的关键。
[4] 车将,廖允成.

加强高校实验室管理建设的几点看法

[J].实验科学与技术,2011,9(6):183-185.

DOI:10.3969/j.issn.1672-4550.2011.06.064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和创新能力培养的今天,高校实验室的作用日益提高。高校实验室既要完成国 家重大科技创新任务,又要承担繁重的在校学生实验教学工作,因此,如何管理好实验室资产、合理有效地使用实验室,让其效能最大化是无数个实验工作者追求的 目标。文中就实验室管理及充分发挥实验室效能的方法进行讨论,对具体实施方法提出了自己的一些想法.以供大家参考
[5] 李强,衡容,崔超.

基于开放导向的高校实验室管理模式与运行机制探索

[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3,30(7):228-231.

DOI:10.3969/j.issn.1002-4956.2013.07.062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在分析传统实验室管理模式的基础上,构建了基于开放导向的适度集权与分权的实验室管理模式,并从物质资源禀赋条件、金融、制度、激励、评估、人力、协调等方面提出了实验室的运行机制建设要点。
[6] 赵小强.

实验室管理新模式的探索及实践

[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0,29(11):137-139.

DOI:10.3969/j.issn.1006-7167.2010.11.042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针对目前实验室工作时间开放、其他时间关闭、实验室人员紧缺的现状,提出了教师管理为主、学生管理为辅的实验室管理新模式。该模式以教师指导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为契机,选拔品学兼优的学生来管理实验室,从而提升学生和实验教师的创新能力以及实验室管理的科学性;该模式在信息与控制系进行了实践,新模式实施3年来,成效显著,极大地增强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提升了实验室人员的专业水平和工作积极性。
[7] 黄美林.

专业实验室开放与管理模式的探讨

[J].轻工科技,2014(8):175-176.

[本文引用: 1]     

[8] 戴克林,龚兵丽.

新建地方高校实验室管理模式改革研究

[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4,33(12):242-245.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实验室是大学生成长的重要场所,也是高校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的孵化基地。当前新建地方高校实验室管理模式弊端日益凸显,不仅阻碍了实践教学体系改革的深入,而且还严重影响了应用技术型人才的培养质量,亟待解决。实验室管理模式改革应从转变观念,创新管理模式着手;要进一步拓宽资金来源及渠道,完善仪器、设备有偿服务等管理制度;出台激励措施,加快实验师资队伍专业化建设的步伐;同时加大实验室改革开放力度,满足师生科研与实践需求,实现有限资源共享,为新建地方高校转型发展,培养新世纪应用技术型人才夯实基础。
[9] 刘秋文,任光明,范建凤.

谈化学实验室仪器设备管理模式的改进

[J].高校实验室工作研究,2015(12):85-87

[10] 谢安建,王礼贵.

高校实验室管理工作的创新性探索

[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2,31(4):271-273.

[11] 盛苏英,堵俊,吴晓.

高校实验室信息化管理的研究与实践

[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2,31(12):184-178.

DOI:10.3969/j.issn.1006-7167.2012.12.049      URL      摘要

高校实验室信息化管理,有利于全面推进实验室管理信息化建设。电工电子实验中心从信息化管理内涵建设、管理模式转变与体制创新、平台构建和信息资源共享等方面出发,进行实验室信息化管理的建设,极大提高了实验室信息化、现代化管理水平。该中心实验室信息化管理建设已初见成效,可为其他同类高校实验室管理提供参考。
[12] 张伟伟.

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管理体制及运行机制

[J].实验科学与技术,2014,12(5):150-152.

[13] 吴丽民,刘美龙,胡巧云.

开放微生物实验室研究与初探

[J]. 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09(4):122-125.

[14] 张新铭,何祖威,李树春,.

实验室管理模式的改革与实践

[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7(5):172-173.

URL      Magsci      摘要

本文回顾了重庆大学动力工程学院在专业建设和教学改革中建立和逐步完善“院级中心实验室”管理模式的过程 ,总结了这一管理模式的特点
[15] 毛桂生.

加强实验室的开放管理,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J].宜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2004,26(4):74-75.

DOI:10.3969/j.issn.1671-380X.2004.04.032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当今时代,是个创新的时代.传 统的实验教学管理模式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高校要增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必须要改变传统的教学管理模式.实施实验室的开放管理,是培养学生创新能 力的重要而又有效的方法.开放实验室,让学生走进实验室,多做实验,多得到锻炼和发挥能力的机会和空间,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大有裨益.
版权所有:《实验室研究与探索》编辑部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上海交通大学    出版单位:上海交通大学学报编辑部
地址:上海市华山路1954号包图1516号    邮编:200030    电话:(86-21)62932952 6293287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