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外语研究 ›› 2011, Vol. 11 ›› Issue (11): 33-38+61.doi: 10.3969/j.issn.1674-8921.a0276
• 论文 • 下一篇
祖利军;
摘要: 戏拟作为一种互文现象,在《红楼梦》中有广泛的使用。文章以《红楼梦》的霍译本和杨译本为语料,对这一互文现象的翻译进行了研究。作者将戏拟划分为谐音戏拟和仿作戏拟两大类,其中,谐音戏拟又划分为人名谐音戏拟、地名谐音戏拟和普通谐音戏拟。通过分析,文章认为,戏拟翻译呈现千变万化的动因是译者主体性;译者主体性的不同展现是戏拟翻译在译文中存在种种悖论现象的根本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