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常晨光;. 系统功能语言学的社会符号视角[J]. 当代外语研究, 2012, 12(03): 18-21+159. |
[2] |
李战子;. 文体,文心,文本——重读胡壮麟先生《理论文体学》的思考[J]. 当代外语研究, 2012, 12(03): 82-86. |
[3] |
. 高山仰止 景行行止——庆贺胡壮麟教授八十华诞[J]. 当代外语研究, 2012, 12(03): 4-. |
[4] |
钱冠连;. 胡壮麟代表了什么?[J]. 当代外语研究, 2012, 12(03): 1-. |
[5] |
方琰;. 衷心的祝福——庆贺胡壮麟教授八十华诞[J]. 当代外语研究, 2012, 12(03): 2-3. |
[6] |
朱永生;. 道德文章,师兄师父——庆祝胡壮麟教授八十岁诞辰[J]. 当代外语研究, 2012, 12(03): 3-4. |
[7] |
黄国文;. 从澳洲到中国,从中国到世界——为庆祝胡壮麟先生八十华诞而作[J]. 当代外语研究, 2012, 12(03): 0-. |
[8] |
胡壮麟;. 谈程雨民先生语言研究的基本轨迹——庆贺程雨民先生八五华诞[J]. 当代外语研究, 2011, 11(09): 1-4. |
[9] |
任绍曾;. 质疑辩惑,探索求真[J]. 当代外语研究, 2011, 11(06): 1-8. |
[10] |
. 第二届国际生态翻译学研讨会[J]. 当代外语研究, 2011, 11(05): 23-. |
[11] |
张德禄;. 马丁的语类研究[J]. 当代外语研究, 2010, 10(10): 29-34+63. |
[12] |
赵莉;陈刚妮;张鋆;. 马丁对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的发展[J]. 当代外语研究, 2010, 10(10): 34-38+63. |
[13] |
马玉蕾;. 马丁基于语类理论的写作教学框架[J]. 当代外语研究, 2010, 10(10): 50-54+63. |
[14] |
王振华;. 执着与淡定,传承与发展:马丁的学术生涯[J]. 当代外语研究, 2010, 10(10): 1-2. |
[15] |
王振华;. 主持人话语[J]. 当代外语研究, 2010, 10(06):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