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外语研究 ›› 2012, Vol. 12 ›› Issue (05): 57-61+78.doi: 10.3969/j.issn.1674-8921.a0380

• 论文 •    下一篇

“我不在那儿”——《纽约三部曲》的身份诗学解读

张虎;   

  1. 南开大学;
  • 发布日期:2020-07-25

  • Published:2020-07-25

摘要: "我不在那儿"是保罗·奥斯特之代表作《纽约三部曲》的身份诗学命题。"我",即个体的人。"那儿","我"所渴望、追寻的栖息地,人的本真缘在之处。"不在",人与其本真缘在永远隔绝的一种标识。这句话意在指出,"那儿"是一个变动不居之地,不论"我"走向何方、去哪里,它都将不断地从"我"的身边逃离,最终,"我"成为一个无尽漂泊、始终返归的西绪福斯——我在的地方不属于我,属于我的地方我没在。本文试从相似、偶然、延异、追寻悖谬四方面对这一命题进行分析,并进一步揭示奥斯特对人类生存于世之常态与本质的理解。

关键词: 保罗·奥斯特, 我不在那儿, 相似, 偶然, 延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