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学研究

俄、汉动物词隐喻表达的认知对比研究

展开
  • 广州大学,广州,510006
刘春杰,广州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认知语言学、翻译、话语语言学、外语教学。电子邮箱:790849858@qq.com

网络出版日期: 2020-07-25

A Contrastive Study of the Metaphorical Uses of Russian and Chinese Animal Word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ognitive Linguistics

Expand

Online published: 2020-07-25

摘要

人类语言中存在的大量动物词除指称各种具体动物之外还广泛用于喻指人或抽象概念,但语言事实表明,不同语言对于同一动物词的隐喻用法并非完全一致。传统语言学将动物词的比喻用法看作语言的异体形式,从而将其排除在研究的范围之外。认知语言学则认为语言是人基于客观外部世界经验的认知的产物,包括动物词比喻用法在内的语言现象均可从认知的角度获得解释。文章主要以认知语言学的概念隐喻理论为基础,对俄、汉动物词比喻用法进行对比研究,分析俄、汉动物词比喻用法异同的认知理据。

本文引用格式

刘春杰 . 俄、汉动物词隐喻表达的认知对比研究[J]. 当代外语研究, 2014 , 14(07) : 28 -31 . DOI: 10.3969/j.issn.1674-8921.2014.07.006

参考文献

Evans, V. & M. Green. 2006. Cognitive Linguistics: An Introduction [M]. Edinburgh: Edinburgh University Press.
Fillmore, C. J. 2003. Double-Decker definitions: The role of frames in meaning explanations [J]. Sign Language Studies (3): 263-95.
陈敏.2010.经济话语中的隐喻与意识形态[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
王寅.2012.新世纪语言学研究当与哲学紧密结合——基于后现代人本观的认知语言学[J].外国语文(5):3-4.
肖坤学.2013.“打铁还需自身硬”的英译研究——语言认知研究视角[J].外国语文(5):107-12.
赵艳芳.2000.认知语言学概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文章导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