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好中国故事专栏

论葛浩文翻译本质之论——兼谈译学界“翻译本质”之争及其启示

展开
  • 扬州大学,扬州,225127
见主持人语。

网络出版日期: 2020-07-25

基金资助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汉语‘乡土语言'英译实践批评研究”(编号15AYY003)、江苏省社科基金项目“苏籍翻译家翻译行为共性研究”(编号14YYB002)和扬州大学“高端人才支持计划”的部分成果。

On Goldblatt's Remarks on the Essence of Translation

Expand

Online published: 2020-07-25

摘要

本文针对葛浩文有关翻译本质的论述进行了解读。葛浩文翻译本质之论,实际是他对于复杂翻译活动中遇到的一些问题及其应对策略的感悟。为了透彻理解翻译的本质,本文提出进行“翻译内”和“翻译外”、原型“翻译”和“翻译活动”区别性研究的新路径,对于目前有关翻译重新定位的讨论具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本文引用格式

周领顺 . 论葛浩文翻译本质之论——兼谈译学界“翻译本质”之争及其启示[J]. 当代外语研究, 2016 , 16(05) : 76 -80 . DOI: 10.3969/j.issn.1674-8921.2016.05.010

Abstract

This article reexamines Goldblatt's remarks on the essence of translation. His remarks come from the problems he met and his corresponding measures in the complicated translating process. In order to look into the matter more precisely, this article puts forward a new approach distinguishing between “intra translation” and “extra-translation”, and the prototypical “translation” and “translation as a social activity”, which may throw some lights on the debate over a new orientation for translation at present.

参考文献

Lefevere, A. 1977. Translating Literature: The German Tradition from Luther to Rosenzweig [M]. Assen/Amsterdam: Van Gorcum.
Nida, E. A. 1993. Language, Culture and Translating[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单春艳、孙筱岚. 2014. 从生态翻译学视角看《生死疲劳》中宗教元素的英译[J]. 科技视界(29): 53.
段雷宇. 2013. 译者主体性对文学作品翻译的“操控”——以葛浩文译莫言作品为例[J]. 名作欣赏(33): 8-9,13.
葛浩文. 2014. 葛浩文随笔[M]. 北京:现代出版社
何琳. 2011. 翻译家葛浩文与《中国文学》[J]. 时代文学(下半月)(2): 164-166.
金艳、张艳. 2014. 论葛浩文英译小说《酒国》的“陌生化”手法——以小说中“酒”的隐喻翻译为例[J].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8): 82-86.
李雅博. 2010. 西方视界中的中国近三十年文学[D]. 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刘爱兰. 2015. 续说“镣铐”与“跳舞”——对“翻译研究三人谈”的延伸思考[J]. 上海翻译(1): 83-88.
孟祥春. 2014. 葛浩文论译者——基于葛浩文讲座与访谈的批评性阐释[J]. 中国翻译(3): 72-77.
孙致礼(编著). 2003. 新编英汉翻译教程[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王克非. 1997. 关于翻译本质的认识[J]. 外语与外语教学(4): 47-50.
魏旭良. 2014. 改写者葛浩文——以《红高粱家族》英译本为例[J].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4): 61-64.
许钧. 2007. 生命之轻与翻译之重[M]. 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
闫怡恂. 2014. 文学翻译:过程与标准——葛浩文访谈录[J]. 国际文学视野(1): 193-203.
杨晓荣. 2008. 基于翻译本质观的翻译标准观:1978-2007[J]. 外语与外语教学(12): 37-41.
叶子. 2013. 猪头哪儿去了?——《纽约客》华语小说译介中的葛浩文[J]. 当代作家评论(5): 175-179.
周领顺. 2014. 译者行为批评:理论框架[M]. 北京:商务印书馆.
周晓梅. 2015. 试论中国文学译介的价值问题[J]. 小说评论(1): 78-85.
文章导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