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语教学与研究

通识教育理念与外语通识教育实践——基于《轴心文明》课程的个案研究

展开
  • 上海外国语大学,上海,200083;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430074
李慷,上海外国语大学研究生部2012级博士研究生、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外国语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西方文论、英语教学。 电子邮箱:cnlikang@126.com
黄镜成,中国地质大学外国语学院2011级本科生。电子邮箱:deanhuang1988@gmail.com

网络出版日期: 2020-07-25

基金资助

* 本文系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神义论与中国古典思想——《约伯记》、《奥义书》与《论语》的比较研究”(编号UGW090238)和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优秀青年教师特色学科团队项目“中西语言文化对比与传播研究——续”(编号 CUG130105 2013-2015)的阶段性成果。

The Idea of General Education and Practice of English General Education:A Case Study on “Axial Civilization” Course

Expand

Online published: 2020-07-25

摘要

本文认为当前大学外语通识教育的改革除了需要厘清大学通识教育的理念,比较国内外高校的通识教育沿革,以及梳理国内大学的外语通识教育课程设置外,还需要开展针对具体外语通识课程的个案研究。本文在梳理国内外部分高校通识教育沿革及其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大学外语通识教育的理念及其在课程设置方面的基本要求;并以笔者所开设的外语通识课程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课堂观察和集体访谈等方法进行了个案研究。结果发现该外语通识课程在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和教学效果等方面还存在不足,本文就其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本文引用格式

李慷, 黄镜成 . 通识教育理念与外语通识教育实践——基于《轴心文明》课程的个案研究[J]. 当代外语研究, 2017 , 17(04) : 55 -60 . DOI: 10.3969/j.issn.1674-8921.2017.04.009

参考文献

Faculty of Arts and Sciences. 2012. Report of the Task Force on General Education Faculty of Arts and Sciences [EB/OL]. [2012-05-10].http://isites.harvard.edu/fs/docs/icb.topic830823.files/Report%20of%20the%20Taskforce%20on%20General%20Education.pdf.
The Curriculum [EB/OL]. [2010-03]. http://collegecatalog.uchicago.edu/pdf/CURR.pdf.
蔡基刚. 2010. 后大学英语教改依据与对策研究[J]. 外语电化教学(3):3-12.
蔡基刚. 2014a. 从通用英语到学术英语——回归大学英语教学本文[J]. 外语与外语教学(1):9-14.
蔡基刚. 2014b. 一个具有颠覆性的外语教学理念和方法——学术英语与大学英语差异研究[J]. 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2):1-7.
蔡基刚、廖雷朝. 2010. ELE 还是ESP,再论我国大学英语的发展方向[J]. 外语电化教学(5):20-26.
蔡蕴琦、张琳. 2010. 中外大学校长论坛举行 国内外名校校长齐论道[EB/OL]. [2010-05-03]. 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0/5/231657.shtm?id=231657/.
陈坚林、顾世民. 2011. 试论大学英语课程在通识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J]. 外语电化教学(1):3-8.
陈向明. 2011. 质的研究方法与社会科学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甘阳. 2006. 大学人文教育的理念、目标与模式[J].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7):38-65.
甘阳. 2008. 大学通识教育的纲与目[A].英语教育与人文通识教育(孙有中编).[C].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11.
哈佛委员会. 2010. 哈佛通识教育红皮书(李曼丽译)[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哈瑞·刘易斯. 2012. 失去灵魂的卓越:哈佛是如何忘记教育宗旨的(侯定凯等译)[M].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胡加圣. 2010.《外语电化教学》举办大学英语高层论坛[EB/OL]. [2010-05-25]. http://news.shisu.edu.cn/teachnres/2010/2010,teachnres,014454.shtml.
黄芳. 2011. 以培养“卓越工程人才”为核心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探索——以上海理工大学的改革实践为例[J].外语电化教学(1) :15-19.
黄镜成. 2011.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外语通识教育现状:对公选课《轴心文明下的中西文化对比》个案研究[D]. 武汉:中国地质大学.
蒋洪新. 2004. 大学的“通识教育”与英语专业复合型人才的培养[J].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11) :144-148.
卡尔·雅斯贝尔斯. 1991. 什么是教育(邹进译)[M]. 北京:三联书店.
梁德智、于殿举、刘小勇. 2008. 通识教育在外语类高等院校本科教育阶段的地位极其现状的调查研究——以北外、上外、广外、外交学院、西外等五所外语类院校为例[A].英语教育与人文通识教育(孙有中编)[C].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92-104.
陆元雯. 2016. 大学英语写作与大学英语和通识教育的关系研究[J]. 当代外语研究(3):31-39.
罗伯特·哈钦斯. 2002. 美国高等教育(汪利兵译)[M]. 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
骆少明、刘淼(编). 2010. 2009中国大学通识教育报告[C]. 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
王哲、李军军. 2010. 大学外语通识教育改革探索[J]. 外语电化教学(5):3-8.
王哲、夏纪梅. 2010. 网络与课堂相结合的可持续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实践及其成效[J]. 外语电化教学(3):13-20.
吴鼎民、韩雅君. 2010. 通识教育视角下的大学英语“三套车”框架构建[J].外语电化教学(9):9-13.
杨枫、孙凌. 2013. 关于大学英语教学ESP论的一点思考[J]. 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3):1-6.
杨枫、吴诗玉. 2013. 大学英语教学通识化转向的“逻各斯”[J]. 外语电化教学(1):9-14.
殷和素、严启刚. 2011. 浅谈大学英语通识教育和专门用途英语教学的关系[J]. 外语电化教学(1):9-14.
夏纪梅. 2014. 论高校大学学术英语课程的建构[J]. 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1):6-9.
中共中央、国务院. 2010.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EB/OL].[2010-05-25]. http://www.gov.cn/jrzg/2010-07/29/content_1667143.htm.
文章导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