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

28例小肠出血诊断及病因分析

展开
  • 复旦大学附属上海市第五人民医院消化科,复旦大学附属上海市第五人民医院消化科 上海200240 ,上海200240

网络出版日期: 2005-04-25

摘要

目的:分析和探讨28例小肠出血的病因、诊断。方法:28例分别行99mTc扫描、选择性血管造影(SA)、剖腹探查加术中肠镜检查,均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结果:小肠肿瘤15例(53.6%),以平滑肌瘤多见;血管发育不良、畸形7例(25.0%);毛细血管扩张2例(7.1%);M eckel憩室3例(10.7%);动静脉瘘1例(3.6%)。核素扫描阳性率42.9%(3/7);SA阳性率76.9%(20/26);5例剖腹探查,3例阳性,另2例借助术中肠镜发现病变。结论:小肠肿瘤占出血原因首位,其次为血管发育不良、畸形,SA对小肠出血的诊断有重要价值,原因不明者及时剖腹探查加术中肠镜检查可提高阳性发现。

关键词: 小肠出血; 病因; 诊断

本文引用格式

赵燕萍,钱湘绮 . 28例小肠出血诊断及病因分析[J].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05 , 4(02) : 156 -158 . DOI: 10.16150/j.1671-2870.a1184

Options
文章导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