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

CD34免疫组化染色在肝细胞性肿瘤诊断中的意义

展开
  • 沈阳军区65014部队门诊部;上海东方肝胆外科医院病理科;解放军113医院病理科;

网络出版日期: 2010-08-25

摘要

目的:通过评估肝局灶性结节性增生(FNH)、肝细胞腺瘤(HCA)和高分化肝细胞癌(w-HCC)三者之间在微血管密度和分布类型上的差异,提高肝细胞性肿瘤的诊断和鉴别诊断的准确率。方法:在对比3组各30例患者的一般临床病理特点的基础上,重点观察CD34免疫组化染色在显示上述3种肝细胞性肿瘤微血管分布上的特征性表现。结果:在CD34微血管分布模式上,FNH微血管CD34以围绕纤维瘢痕或纤细纤维间隔两侧分布的局灶型为主,HCA微血管CD34呈斑片状不规则分布为主,微血管区与无血管区间或存在,w-HCC的微血管以全病变区域均匀分布的弥漫型为主,三者之间的表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D34免疫组化染色可以清晰地显示出不同性质的肝细胞性肿瘤在微血管分布类型上的特征性差异,是一个有价值的辅助诊断标志物。

本文引用格式

丛文玲, 俞花, 朱忠政, 陆新元, . CD34免疫组化染色在肝细胞性肿瘤诊断中的意义[J].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10 , 9(04) : 343 -346 . DOI: 10.16150/j.1671-2870.a1538

Options
文章导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