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

磁共振成像诊断急性白血病骨髓浸润的临床应用

展开
  •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瑞金医院放射科,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瑞金医院放射科 上海200025 ,上海200025

网络出版日期: 2004-06-25

摘要

目的:运用磁共振成像(MRI)定量检测骨髓增强前后强化率,研究急性白血病患者骨髓浸润性病变,探讨MR成像在诊断急性白血病骨髓浸润中的应用价值。方法:40例正常志愿者和41例骨髓穿刺证实的急性白血病初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正常志愿者行常规腰椎及骨盆MRI检查,急性白血病初发患者于确诊后初次治疗前行常规腰椎及骨盆MRI检查。MR扫描序列包括T1WI、脂肪抑制短时反转回复序列(STIR)、增强T1WI,MR增强采用马根维显作为对比剂。增强扫描参数与平扫参数保持一致。分析41例急性白血病患者治疗前的骨髓MRI表现、定量测定骨髓强化后的MR信号增强率,与骨髓穿刺、核素显像结果及正常组MR强化率等作比较。结果:41例经骨髓穿刺证实的急性白血病患者中,初次治疗前MR成像发现有骨髓浸润的41例,均为弥漫性浸润,增强扫描后发现骨髓异常强化,平均强化率为119.95%,最高强化率为368.06%,骨髓穿刺结果均为阳性,核素显像除1例阳性外,其余皆为阴性。MR增强扫描定量分析提示骨髓浸润性病变存在异常强化,强化率明显高于正常组骨髓。结论: MRI作为无创性的成像技术,能一次对大量骨髓组织进行检查,可清楚显示病变的细微结构,反映病变的成分改变情况,骨髓的强化程度还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骨髓异常造血的存在。根据MR表现与骨髓穿刺结果

本文引用格式

管永靖,陈克敏 . 磁共振成像诊断急性白血病骨髓浸润的临床应用[J].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04 , 3(03) : 26 -30 . DOI: 10.16150/j.1671-2870.a2008

Options
文章导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