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

结肠慢传输运动小鼠模型建立的初步探讨

展开
  •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消化科,南京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消化科,南京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消化科,南京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消化科,南京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消化科,南京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消化科,南京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消化科 江苏南京210029,江苏南京210029,江苏南京210029,江苏南京210029,江苏南京210029,江苏南京210029,江苏南京210029

网络出版日期: 2006-02-25

摘要

目的:建立结肠慢传输运动实验动物模型,为探讨慢传输型便秘发病学提供基础。方法:小鼠皮下注射吗啡建立结肠慢传输运动实验模型,比较各组小鼠日平均粪便重量、粪便性状及活性炭悬液推进试验。结果:①日平均粪便重量:a吗啡组比对照组减少(P<0.05);b停吗啡组仍较对照组减少(P<0.01),纳洛酮阻断后各组与对照组无差异,但大剂量吗啡组恢复较慢;②粪便性状:吗啡组较对照组明显干硬;停吗啡组无改善,纳洛酮阻断后粪便性状改善;③肠道推进率:a吗啡组比对照组减少(P<0.01);b停用吗啡组仍较对照组减低(P<0.01),纳洛酮阻断后各组较对照组无差异,但大剂量吗啡组恢复不理想。结论:吗啡诱导的小鼠结肠慢传输运动模型日平均粪便重量减少、粪便性状变干硬、肠道推进率明显减慢。停药后未使肠道运动逆转;而纳洛酮阻断后可以使肠道运动功能基本恢复。该模型基本符合慢传输型便秘临床特征。

本文引用格式

林琳, 姜柳琴, 张红杰, 胡晔东, 林征, 王美峰, 黄峻, . 结肠慢传输运动小鼠模型建立的初步探讨[J].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06 , 5(01) : 31 -34 . DOI: 10.16150/j.1671-2870.a1143

Options
文章导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