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

尿中性肽链内切酶:一种新的肾小管损伤指标

展开
  •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瑞金医院肾脏科,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瑞金医院肾脏科,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瑞金医院肾脏科,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瑞金医院肾脏科,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瑞金医院肾脏科,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瑞金医院肾脏科,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瑞金医院肾脏科,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医学检验重点实验室 200025 ,200025 ,200025 ,200025 ,200025 ,200025 ,200025 ,200025

网络出版日期: 2003-08-25

摘要

目的:建立尿中性肽链内切酶(NEP)检测方法,并应用于肾小管损伤的判断。方法:应用三明治ELISA法和荧光法检测尿NEP,对两种方法的检测效果予以评价,并比较两种方法在帮助诊断肾小管疾病中的符合率及差异性。对各种肾脏疾病患者与正常对照组尿NEP进行比较,并在各组内对尿NEP与其他代表肾小管损伤的指标进行比较。结果:两者符合率大致相等,在各组中两种方法检测结果的差异无显著性。在急性肾小管损伤组中,尿NEP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在慢性肾小管损伤组、马兜铃酸肾病组、慢性肾功能衰竭组,尿NEP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且尿NEP与尿微量蛋白呈不同程度的负相关;在单纯肾小球疾病组,尿NEP与正常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与尿微量蛋白不相关。结论:尿NEP在肾脏疾病的不同病程中出现双向的变化,当结合其他尿微量蛋白检测时,可以帮助判断肾小管损伤处于急性期还是慢性期,从而有助于选择治疗方案和评估预后。

本文引用格式

陈楠,张智,王伟铭,史浩,任红,陈晓农,张文,周文达 . 尿中性肽链内切酶:一种新的肾小管损伤指标[J].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03 , 2(04) : 28 -31 . DOI: 10.16150/j.1671-2870.a0045

Options
文章导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