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

群体药动学模型估算我国健康男性西酞普兰生物等效性

展开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科技发展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消化科;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药剂科;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临床药理研究所;

网络出版日期: 2011-08-25

摘要

目的:建立我国健康男性志愿者服用西酞普兰(CIT)的群体药动学(PPK)模型,并比较PPK模型与非房室(NCA)模型法估算CIT生物等效性的价值。方法:23名健康男性志愿者服用CIT后采集0~144h血标本,采用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串联质谱法分析血浆中的CIT浓度,采用非线性混合效应模型(NONMEM)法评估CIT的PPK模型,并用NAC模型法和PPK模型法评价CIT的生物等效性。结果:CIT的PPK模型符合一房室模型,估算的CIT清除率和分布容积分别为(15.90±0.70)L/h和(702.0±19.2)L。采用NCA和PPK模型估算的CIT相对生物利用度90%可信区间分别为96.4%~105.4%和92.5%~103.4%,达到生物等效性的标准。结论:NONMEM法可用于评价CIT的生物等效性。

本文引用格式

徐懿萍, 孙菁, 陈冰, 江涛, 陈红专, . 群体药动学模型估算我国健康男性西酞普兰生物等效性[J].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11 , 10(04) : 329 -334 . DOI: 10.16150/j.1671-2870.a1373

Options
文章导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