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

肾集合管癌合并肾囊性透明细胞癌1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展开
  • 南京大学医学院临床学院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病理科,江苏金湖县人民医院病理科,南京大学医学院临床学院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病理科,南京大学医学院临床学院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病理科,南京大学医学院临床学院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病理科,南京大学医学院临床学院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病理科 江苏南京210002,江苏金湖211600,江苏南京210002,江苏南京210002,江苏南京210002,江苏南京210002

网络出版日期: 2008-04-25

摘要

目的:探讨肾集合管癌(CDC)合并肾囊性透明细胞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及其诊断、鉴别诊断方法。方法:分析1例CDC合并肾囊性透明细胞癌患者的临床表现、组织形态学和免疫表型特征,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患者,男性,70岁,临床表现为无痛性血尿。影像学检查提示左肾占位。组织学示肾上极的肿瘤组织排列成不规则腺管状、乳头状,部分肿瘤细胞呈靴钉状突向腺腔内,间质纤维结缔组织明显增生,大量淋巴细胞浸润,肿瘤周围部分集合管腺上皮见异型增生。瘤细胞阳性表达波形蛋白(vimentin)、角蛋白7(CK7)、角蛋白19(CK19)、上皮膜抗原(EMA)、转录因子E3(TFE3)和E-钙黏素(E-cad),而角蛋白20(CK20)、CD31、CD34、CD10、CD117、肾脏特异性钙黏蛋白(ksp-cad)和α-甲基酰基辅酶A消旋酶(AMACR)表达则呈阴性。肾中部囊性肿瘤组织学表现为典型的肾囊性透明细胞癌,癌细胞阳性表达CD10、波形蛋白和CK19,而CK7、CD117表达则呈阴性。结论:CDC是一种少见的高度恶性肿瘤,其诊断依赖组织病理学和免疫组化标记。由于组织起源不同,CDC合并肾透明细胞癌的概率更小,但这种合并存在的情况仍有可能。

本文引用格式

程静, 姜锦贵, 张正祥, 周航波, 马恒辉, 石群立, . 肾集合管癌合并肾囊性透明细胞癌1例报告及文献复习[J].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08 , 7(02) : 172 -175 . DOI: 10.16150/j.1671-2870.a2273

Options
文章导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