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

实验性慢性胰腺炎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检测

展开
  •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消化科;

网络出版日期: 2013-06-25

摘要

目的:检测实验性慢性胰腺炎(chronic pancreatitis,CP)大鼠造模后不同时间段内,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的数量和增殖能力。方法:采用精氨酸腹腔注射法建立CP大鼠模型,并分别于造模后3、7、14 d获取大鼠骨髓细胞行原代培养,CFU-F计算克隆形成率。培养的细胞分别标记荧光抗体anti-CD29-PE/CY5、anti-CD44-FITC、anti-CD45-PE后,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MSCs细胞群CD29+CD44+CD45-占总体细胞的比例。结果:CP造模后3、7、14 d的原代培养骨髓细胞的克隆形成分别为(19.33±3.56)个、(24.67±4.89)个和(18.33±2.73)个,均显著高于对照组(4.83±1.72)个(P<0.05)。结论:CP大鼠建模后不同时间段MSCs数量和增殖能力发生改变,经历了先增加后减少的过程。

本文引用格式

董育玮, 赵航, 张汝玲, 陆伦根, 王兴鹏, . 实验性慢性胰腺炎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检测[J].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13 , 12(03) : 290 -293 . DOI: 10.16150/j.1671-2870.a0472

Options
文章导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