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

天冬氨酸转氨酶与血小板比值在预测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中的作用

展开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感染科;

网络出版日期: 2009-04-25

摘要

目的:评价天冬氨酸转氨酶(AST)与血小板(PLT)比值在预测慢性乙型肝炎(CHB)肝纤维化中的作用。方法:对161例CHB患者肝组织纤维化程度进行Ishak分期,同时检测AST和PLT,计算AST与PLT比值指数(APRI)。比较不同肝纤维化分期与APRI间的关系,通过APRI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分析其预测显著肝纤维化和肝硬化的准确率,并对CHB患者抗病毒治疗前、后肝组织纤维化分期和APRI的变化进行对比研究。结果:AST、PLT和APRI是反映CHB进展为显著肝纤维化的重要指标。APRI随着肝纤维化程度的增高而升高(P<0.001),其预测CHB患者发生显著肝纤维化及肝硬化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86和0.703(P值均1.5和2分别为显著肝纤维化和肝硬化的截断点,其阳性预测值分别为97%和76%,阴性预测值分别为45%和75%。CHB患者经抗病毒药物治疗后,肝组织学检查结果证实其纤维化程度比治疗前明显减轻,而APRI也明显降低。结论:APRI可作为预测CHB患者发生显著肝纤维化及肝硬化的指标之一。

本文引用格式

蔡伟, 谢青, 周惠娟, 安宝燕, 王晖, 郭清, 谷瑞瑛, 周霞秋, . 天冬氨酸转氨酶与血小板比值在预测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中的作用[J].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09 , 8(02) : 147 -151 . DOI: 10.16150/j.1671-2870.a1770

Options
文章导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