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

稳定期Ⅱ、Ⅲ级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吸气分数与呼吸肌力研究

展开
  •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呼吸科,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呼吸科,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呼吸科,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呼吸科 上海200080,上海200080,上海200080,上海200080

网络出版日期: 2007-10-25

摘要

目的:观察Ⅱ、Ⅲ级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患者的深吸气量(IC)及吸气分数(IC/TLC)与呼吸肌力的关系。方法:将78例稳定期COPD患者根据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会制订的诊断标准分为Ⅱ级(40例)和Ⅲ级(38例)两组。所有患者受试前8h内均未应用支气管舒张剂,并在吸入沙丁胺醇400μg后接受常规肺功能和呼吸肌力测试。结果:Ⅲ级COPD患者的IC、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呼气峰流速(PEF)和最大通气量(MVV)均显著低于Ⅱ级COPD患者,两组患者的最大吸气压(PImax)和最大呼气压(PEmax)均显著降低,但两者间无显著差异。38例Ⅲ级COPD患者中IC/TLC≤25%者有11例(28.9%),而仅有2例(5%)Ⅱ级COPD患者的IC/TLC≤25%。COPD患者的IC与PImax和PEmax呈显著相关(r分别为0.375与0.386,P

本文引用格式

陈宇清, 周新, 朱东, 戴晓敏, . 稳定期Ⅱ、Ⅲ级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吸气分数与呼吸肌力研究[J].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07 , 6(05) : 409 -411 . DOI: 10.16150/j.1671-2870.a0922

Options
文章导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