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

心房颤动患者应用新型口服抗凝药物的指南解读

展开
  •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心内科;

网络出版日期: 2015-06-25

摘要

脑卒中是心房颤动(房颤)最危险而严重的并发症,而抗凝治疗可显著降低房颤患者的卒中风险,改善患者预后,因而成为房颤治疗的核心策略之一。华法林于20世纪50年代开始应用于房颤抗凝,其疗效可靠,但治疗窗窄、起效慢、失效时间长、个体间的有效剂量差异大(部分与患者的基因分型有关)、药物和食物影响因素多,并需要定期监测抗凝强度以调整华法林的用量,故导致其在临床上的应用受到较多限制[1]。随着医疗技术的进展,近年来

本文引用格式

陈松文, 刘少稳, . 心房颤动患者应用新型口服抗凝药物的指南解读[J].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15 , 14(03) : 204 -207 . DOI: 10.16150/j.1671-2870.a0765

Options
文章导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