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

心室流出道来源特发性室性早搏的临床特点分析

展开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心内科;

网络出版日期: 2013-08-25

摘要

目的:探讨左右心室流出道来源的特发性室性早搏(premature ventricular contraction,PVC)的临床和消融手术的特点。方法:选择于我院成功行射频消融术且为心室流出道来源的特发性PVC患者35例,分析比较左心室流出道(LVOT)、右心室流出道(RVOT)来源的PVC在性别、年龄、体表心电图、消融手术等相关指标上的差异。结果:LVOT来源的PVC患者在V1导联的R波显著高于且宽于RVOT来源者[(0.65±0.45)mV比(0.16±0.13)mV,P<0.001;(96.80±46.65)ms比(47.93±27.82)ms,P<0.001],V3导联的R波显著高于RVOT来源者[(1.71±0.63)mV比(0.62±0.26)mV,P<0.001]、Ⅰ导联的S波显著高于且宽于RVOT来源者[(0.33±0.21)mV比(0.07±0.08)mV,P

本文引用格式

凌天佑, 吴立群, 顾刚, 沈永初, 潘文麒, 金奇, . 心室流出道来源特发性室性早搏的临床特点分析[J].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13 , 12(04) : 440 -442 . DOI: 10.16150/j.1671-2870.a0436

Options
文章导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