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

药物性肝损的发病机制及分型诊断

展开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感染科,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感染科 200025,200025

网络出版日期: 2008-04-25

摘要

以往认为,药物性肝损(drug induced liver injury,DILI)发病率不高,在各类患者中的发病率为1/105~1/104。然而,由于其诊断困难、临床表现复杂,不少病例被漏诊,其真实发病率可能远高于此。2006年,法国1项社区前瞻性调查表明,该社区每年每10万人口中有14人发生DILI,约12%的患者需住院治疗,且其中有6%最终因此死亡,这比法国药物警戒系统接到申报的药物不良反应案例高出15倍[1]。由于人们对DILI认识不清,其真实发病率被低估,因此加强对DILI的认识以应对临床中的问题十分重要。

本文引用格式

黄翀, 张欣欣, . 药物性肝损的发病机制及分型诊断[J].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08 , 7(02) : 224 -227 . DOI: 10.16150/j.1671-2870.a2264

Options
文章导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