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

婴幼儿血管瘤细胞增殖和凋亡检测的意义

展开
  •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新华医院病理科,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新华医院病理科,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新华医院病理科,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新华医院病理科 (200092) ,(200092) ,(200092) ,(200092)

网络出版日期: 2002-04-25

摘要

目的:探讨婴幼儿血管瘤增生及凋亡的过程,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术前未经治疗的38例血管瘤手术切除标本,采用免疫组化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及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介导的脱氧尿苷三磷酸切口末端标记法(TUNEL),检测其PCNA指数及凋亡指数(AI)。结果:增生期血管瘤婴幼儿的平均年龄为(4.6±3.0)个月,PCNA指数为3.27±0.60,AI为1.69±0.96;退化期血管瘤婴幼儿的平均年龄为(17.0±7.2)个月,PCNA指数为1.39±0.50,AI为26±13.93,两组差异有显著性。结论:血管内皮细胞增生及凋亡存在于婴幼儿血管瘤的整个自然过程中:在增生期,其血管内皮细胞的增殖活性大于凋亡的活性,血管瘤呈增大趋势;在退化期,其血管内皮细胞的凋亡活性大于增殖的活性,血管瘤呈缩小趋势。

本文引用格式

张忠德,殷敏智,王燕,张文竹 . 婴幼儿血管瘤细胞增殖和凋亡检测的意义[J].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02 , 1(02) : 31 -32+37 . DOI: 10.16150/j.1671-2870.a0249

Options
文章导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