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

应用小探头超声预测溃疡性结肠炎缓解的价值

展开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消化内科;

网络出版日期: 2008-12-25

摘要

目的:通过小探头超声(MPS)检查,比较溃疡性结肠炎(UC)治疗前后肠壁层次的变化,并初步评估MPS在判断UC活动度及预测缓解中的价值。方法:选择经临床表现、内镜及组织学检查证实为UC的患者40例,确诊后即予口服巴柳氮钠8周(6.75g/d)。观察并记录治疗前后患者的临床表现、内镜学改变、MPS检查(Fujinon SP702,15MHz)和组织学检查结果。MPS观察指标为全肠壁厚度、各层次间分界、黏膜下层厚度、黏膜下层中扩张血管数和病灶周围肿大淋巴结数。结果:共36例患者完成观察。治疗后患者临床表现均较治疗前有显著改善,其中组织学证实达缓解者26例(72.2%),症状缓解者31例(86.1%)。MPS检查亦有明显好转,黏膜下层厚度在活动期较缓解期厚[(2.96±0.73)mm比(2.12±0.35)mm,P

本文引用格式

夏璐, 刘慧黎, 戴欣, 徐凯, 诸琦, . 应用小探头超声预测溃疡性结肠炎缓解的价值[J].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08 , 7(06) : 605 -608 . DOI: 10.16150/j.1671-2870.a2132

Options
文章导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