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稿日期: 2020-12-25
网络出版日期: 2022-06-28
目的:构建医院临床医学学术型研究生导师定性及动态定量考核体系,并分析考核结果。方法:对64名博士生导师及55名硕士生导师进行考核。构建定性及动态定量考核体系,前者考核内容为教书育人基本规范(计10分);后者包括科学研究能力(计35分)、科学研究成果(35分)、导师所指导研究生的学术能力(20分)。此外,另设独立加分项及扣分项。结果:博士生导师的考核平均得分为76.31分,导致其中部分导师考核不合格的原因主要在于未获得国家级课题资助。硕士生导师的考核平均得分为51.30分,导师在科学研究成果这一指标上的得分率最高,而其中部分导师考核不合格的原因主要在于科学研究成果方面存在不足。结论:构建科学的导师考核体系,定性联合动态考核评价医院临床医学学术型研究生导师,对保证研究生培养质量十分重要。本次考核结果提示,博士生导师需要重视提高国家级课题的申请能力,硕士生导师则需重视科学研究成果的提升。
徐勤毅, 黄雪萍, 蔡霞, 徐秀, 朱佳敏, 刘蓉, 徐懿萍, 沈柏用, 董艳 . 医院临床医学学术型研究生导师定性及动态定量考核体系的构建及分析[J].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21 , 20(02) : 225 -228 . DOI: 10.16150/j.1671-2870.2021.02.020
[1] | 李彬, 谢水波, 蒋淑媛. 立德树人视野下高校研究生导师评价体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教育现代化, 2019, 6(63):149-153. |
[2] | 邹航, 邓国红, 刘成龙. “分类评定,评聘分离”的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策略[J]. 重庆与世界(学术版), 2015, 32(8):57-61. |
[3] | 胡云良, 李昌崇, 陈浩. 导师队伍建设的现状与思考[J]. 浙江医学教育, 2010, 9(3):1-3. |
[4] | 邹志强.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研究生导师考核指标体系的构建研究[J]. 教育现代化, 2019, 6(19):189-191. |
[5] | 王宁, 王茜. 医学学术型硕士研究生科研能力与科研自我效能感的相关性研究[J]. 中华全科医学, 2021, 19(3):498-501. |
[6] | 段冷昕, 叶青海. 基于培养质量的我国硕士研究生导师制度改革[J]. 黑龙江高教研究, 2009, 27(9):101-103. |
[7] | 徐小芸, 沈昱希. 基于OBE理念的研究生导师工作机制研究[J]. 教育现代化, 2017, 4(43):85-87,90. |
[8] | 袁晖, 石军, 孙永宁, 等. 教学医院博士生导师绩效考核体系的应用研究[J]. 中国医院, 2014, 18(6):59-60. |
[9] | 谢子殿, 吕宗宝, 汝洪芳, 等. 内涵式发展下地方高校研究生导师考核评价体系的探索[J]. 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7, 5(10):1-2. |
[10] | 叶松, 瞿海东, 蒋国俊. 博士生导师队伍考核评估机制研究[J]. 中国高教研究, 2005, 21(6):22-24.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