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

胸腔内血容量指数对失血性休克犬容量状态评价的意义

展开
  •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危重病医学科东南大学急诊与危重病医学研究所,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危重病医学科东南大学急诊与危重病医学研究所,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危重病医学科东南大学急诊与危重病医学研究所,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危重病医学科东南大学急诊与危重病医学研究所,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危重病医学科东南大学急诊与危重病医学研究所 江苏南京210009,江苏南京210009,江苏南京210009,江苏南京210009,江苏南京210009

网络出版日期: 2020-07-25

摘要

目的:探讨胸腔内血容量指数(ITBVI)在失血性休克犬容量状态评价中的意义。方法:以改良的Wiggers法复制失血性休克犬模型,重复进行容量负荷试验(林格液7ml/kg在2 min内滴入)。肺动脉漂浮导管监测中心静脉压(CVP)、心输出量(CO)、肺动脉楔压(PAWP)等,PiCCO(脉搏指示连续心输出量监测)仪监测CO、平均动脉压(MAP)、胸腔内血容量指数(ITBVI),记录容量负荷试验前及试验后5 min的上述指标。当每搏输出量变化(ΔSV)不再增加时(即ΔSV小于0时)终止实验。结果:两种方法测量CO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造模后与造模前相比HR的升高,MAPI、TBVI、SV的下降有显著性差异。CVP、PAWP的改变无显著性差异,复苏终点与造模前相比各指标均无显著性差异,复苏终点与造模后相比各指标均有显著性差异。ITBVI、HR、MAP与ΔSV有显著相关性,相关系数r分别为0.546-、0.312和0.340,而CVP、PAWP与ΔSV无相关,容量复苏试验后胸腔内血容量指数变化(ΔITBVI)与SV、ΔSV之间有显著相关性,相关系数r为0.563,而ΔCVP、ΔPAWP、ΔHR、ΔMAP与ΔSV无相关性。结论:ITBVI及其容量复苏后的变化与ΔSV明显相关,可能有助于容量状态评价和液体管理。

本文引用格式

刘松桥, 邱海波, 杨毅, 陈永铭, 李家琼, . 胸腔内血容量指数对失血性休克犬容量状态评价的意义[J]. 外科理论与实践, 2006 , 11(01) : 24 -27 . DOI: 10.16139/j.1007-9610.a1544

Options
文章导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