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

胸主动脉疾病腔内修复术后并发缺血性脑卒中及其防治探讨

展开
  •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血管外科复旦大学血管外科研究所,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血管外科复旦大学血管外科研究所,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血管外科复旦大学血管外科研究所,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血管外科复旦大学血管外科研究所,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血管外科复旦大学血管外科研究所,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血管外科复旦大学血管外科研究所,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血管外科复旦大学血管外科研究所 上海200032,上海200032,上海200032,上海200032,上海200032,上海200032,上海200032

网络出版日期: 2020-07-25

摘要

目的:回顾性分析胸主动脉疾病腔内修复术后并发缺血性脑卒中的影响因素、临床特点、相关愈后及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自1999年至2006年6例胸主动脉疾病腔内修复术后并发缺血性脑卒中的病例,分析其治疗经过和结果,总结其主要原因及预防措施。结果:在6例发生缺血性脑卒中的病人中,有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5例,胸降主动脉瘤1例;空气栓塞1例,主动脉弓粥样硬化斑块脱落、栓塞2例,与术中控制性降压或低血压时间过长有关者3例;死亡3例,另3例治愈出院者均遗留不同程度的神经系统症状。结论:胸主动脉疾病腔内修复术后并发缺血性脑卒中,虽发生率较低,但后果严重,预后不佳。在以后工作中,需进一步总结经验,严格规范介入操作技术,积极改进相关医疗器械,以逐渐减少卒中的发生率。

本文引用格式

唐骁, 符伟国, 郭大乔, 徐欣, 陈斌, 蒋俊豪, 史振宇, . 胸主动脉疾病腔内修复术后并发缺血性脑卒中及其防治探讨[J]. 外科理论与实践, 2007 , 12(01) : 38 -41 . DOI: 10.16139/j.1007-9610.a1742

Options
文章导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