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

失血性大鼠休克后肠、肝、肺组织中细胞因子表达、释放时相及其伴随的病理变化

展开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SICU,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SICU,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SICU,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SICU,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SICU,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消化外科研究所,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消化外科研究所,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SICU 上海200025,上海200025,上海200025,上海200025,上海200025,上海200025,上海200025,上海200025

网络出版日期: 2020-07-25

摘要

目的:探讨休克后促炎细胞因子的表达、释放时相及伴随的肠、肝、肺组织病理变化。方法:80只SD大鼠随机均分为失血性休克组和对照组。采用RT-PCR、ELISA方法检测失血性休克后30、60、90 min及复苏后30、90 min肠、肝、肺组织内TNF-α、IL-6 mRNA表达及血清中TNF-α、IL-6含量;HE和IHC染色检测伴随的组织病理变化。结果:①休克30 min时,肠、肝、肺内的促炎细胞因子表达未见升高;60 min时肠道先出现TNF-αmRNA表达升高(P<0.01)。④休克后肠黏膜坏死脱落;肝组织结构紊乱、肝窦增宽、肝细胞变性坏死;肺脏间质水肿、炎症细胞浸润。结论:失血性休克时细胞因子的释放顺序是肠道、肝脏和肺脏,推测存在”肠-肝-肺”细胞因子释放轴的可能,有待进一步确定。

本文引用格式

刘勇军, 毛恩强, 李磊, 刘伟, 汤耀卿, 纪玉宝, 张明俊, 张圣道, . 失血性大鼠休克后肠、肝、肺组织中细胞因子表达、释放时相及其伴随的病理变化[J]. 外科理论与实践, 2007 , 12(01) : 58 -62 . DOI: 10.16139/j.1007-9610.a1747

Options
文章导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