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工程与重建外科杂志 ›› 2021, Vol. 17 ›› Issue (2): 122-.
出版日期:
2021-04-01
发布日期:
2022-01-28
Online:
2021-04-01
Published:
2022-01-28
摘要: 目的 观察压力治疗联合点阵 CO2 激光治疗增生性瘢痕的临床疗效。 方法 回顾分析 2018 年 1 月至 2020 年 6 月收治的烧伤后增生性瘢痕患者 74 例。 其中,对照组采用压力治疗(42 例);观察组采用压力联合点阵 CO2 激光治疗 (32 例)。 治疗结束 6 个月后采用温哥华瘢痕量表(VSS)进行瘢痕评分,以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进行瘢痕瘙痒及疼痛 评分,并记录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结果 观察组 VSS 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 05),且瘢痕的瘙痒及疼痛较对照组明 显减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 结论 压力治疗联合点阵 CO2 激光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增生性瘢痕的方法。
曾颖 许佳 金蓉. 压力治疗联合点阵 CO2 激光治疗增生性瘢痕的疗效观察[J]. 组织工程与重建外科杂志, 2021, 17(2): 122-.
[1] | 杨艳 商颖 吕强 张振. CO2点阵激光结合丝素蛋白载积雪草苷水凝胶治疗兔耳增生性瘢痕的实验研究[J]. 组织工程与重建外科杂志, 2022, 18(3): 227-. |
[2] | 许佳 樊佳俊 韩冬 李馨 马燕红. 增生性瘢痕压力治疗的研究进展[J]. 组织工程与重建外科杂志, 2022, 18(2): 176-. |
[3] | 周念 浦芸静 喻丽 张瞾 张鸫媛 赵阳 舒虹. PDL 联合超脉冲 CO2 点阵激光治疗儿童增生性瘢痕的疗效观察#br#[J]. 组织工程与重建外科杂志, 2021, 17(6): 477-. |
[4] | 孟心娴 崔春晓 濮哲铭 张艳 冯少清 苏薇洁 李华 喜雯婧 闵沛如 张铮 许恒 李科 章一新. 1 470 nm 裸光纤二极管激光器治疗病理性瘢痕的临床研究[J]. 组织工程与重建外科杂志, 2021, 17(6): 487-. |
[5] | 陈媛 刘建 李孝建. DPL 在防治儿童烧伤后早期增生性瘢痕中应用的研究进展[J]. 组织工程与重建外科杂志, 2021, 17(6): 497-. |
[6] | 李俊杰 刘凯. 增生性瘢痕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J]. 组织工程与重建外科杂志, 2021, 17(3): 272-. |
[7] | 郭兵 高晓燕 王爱丽 陈瑜 徐顺. 超脉冲 CO2 点阵激光辅助中药苦参油膏治疗增生性瘢痕的临床疗效观察[J]. 组织工程与重建外科杂志, 2021, 17(2): 125-. |
[8] | 程雨龙, 杨松林, 邓辰亮, 郑江红. 桃叶珊瑚苷抑制机械张力诱导增生性瘢痕的机制研究[J]. 组织工程与重建外科杂志, 2020, 16(2): 119-122. |
[9] | 马倩玉,武晓莉. 增生性瘢痕和瘢痕疙瘩的最新治疗进展[J]. 组织工程与重建外科杂志, 2020, 16(1): 1-5. |
[10] | 徐祥文,邝依敏,黄昕,高雅姗,李海洲,顾舒晨,昝涛. 改良的大鼠鼠尾增生性瘢痕动物模型制备方法[J]. 组织工程与重建外科杂志, 2020, 16(1): 22-26. |
[11] | 裴芸琨,程丽英,张余光. 瘢痕张力相关性治疗的研究进展[J]. 组织工程与重建外科杂志, 2019, 15(4): 266-274. |
[12] | 王紫,孙婷也,陶筱婷,王昕,庄美婷,李海洲,李青峰. M2型巨噬细胞调控增生性瘢痕形成的权重基因共表达网络分析[J]. 组织工程与重建外科杂志, 2019, 15(3): 146-151. |
[13] | 郭政宏,张铮,章一新. 病理性瘢痕的激光治疗进展[J]. 组织工程与重建外科杂志, 2018, 14(3): 168-173. |
[14] | 周思政,李青峰. 皮肤创伤愈合和增生性瘢痕动物模型的研究进展[J]. 组织工程与重建外科杂志, 2018, 14(1): 48-52. |
[15] | 钱进,邓辰亮,杨松林,郑江红. 建立SCID鼠增生性瘢痕模型的实验研究[J]. 组织工程与重建外科杂志, 2018, 14(1): 31-35. |
阅读次数 | ||||||
全文 |
|
|||||
摘要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