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Bauman, Z. 2006. Liquid Fear[M]. London: Polity.
|
[2] |
Jernudd, B. H. & J. Rubin. 1971. Towards a theory of language planning[A]. In J. Rubin & B. H. Jernudd (eds.). Can Language Be Planned? [C]. Honolulu: The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195-215.
|
[3] |
Müller, K.E. 1986. Language Competence: Implications for National Security[M]. New York: Praeger Publishers.
|
[4] |
Ruiz, R. 1984. Orientations in language planning[J]. NABE Journal 8(2):15-34.
doi: 10.1080/08855072.1984.10668464
URL
|
[5] |
Ruiz, R. 2010. Reorienting language-as-resource [A]. In J. Petrovic (ed.). International Perspectives on Bilingual Education[C]. Charlotte, NC: Information Age. 155-172.
|
[6] |
巴瑞·布赞、 奥利·维夫、 迪·怀尔德. 2003. 新安全论(朱宁译)[M]. 杭州: 浙江人民出版社.
|
[7] |
戴曼纯. 2011. 国家语言能力、语言规划与国家安全[J]. 语言文字应用 (4):123-131.
|
[8] |
戴曼纯. 2015. 语言与国家安全:以苏联语言政策为例[J]. 语言政策与规划研究 2(1):1-14, 85.
|
[9] |
戴庆厦. 2010. 语言关系与国家安全[J].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42(2):1-6.
|
[10] |
董希骁. 2019. 从语言名称争议看中东欧语言民族主义新动向[J]. 国际论坛 21(1):143-154, 160.
|
[11] |
范徵、 范培华、 贾思雪. 2018. 中国企业“走出去”跨文化环境因素探究[J]. 管理世界 34(7):178-179.
|
[12] |
黄德宽. 2014. 国家安全视域下的语言文字工作[J]. 语言科学 13(1):10-14.
|
[13] |
李艳红. 2015. 美国关键语言教育政策的国家安全诉求[J]. 语言政策与规划研究 2(2):1-10, 79.
|
[14] |
李宇明. 2019. 语言学的问题意识、话语转向及学科问题[J].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8(5):96-105.
|
[15] |
刘永涛. 2014. 话语政治: 符号权力和美国对外政策[M]. 上海: 复旦大学出版社.
|
[16] |
刘跃进. 2011. 国家安全体系中的语言文字问题[J]. 语言教学与研究 (6):38-43.
|
[17] |
乔书亚·费什曼[美]. 1971. 语言社会学(黄希敏译)[M]. 台北: 巨流图书公司.
|
[18] |
沈骑. 2014. 非传统安全领域的语言规划研究:问题与框架[J]. 语言教学与研究 (5):103-112.
|
[19] |
沈骑. 2016. “一带一路”建设中的语言安全战略[J]. 语言战略研究 1(2):20-25.
|
[20] |
盛静. 2017. 国家安全视域下的语言科技:应用与展望[J]. 语言政策与规划研究(2): 85-92, 120.
|
[21] |
王建勤. 2011. 语言问题安全化与国家安全对策研究[J]. 语言教学与研究 (6):31-37.
|
[22] |
余潇枫、 潘一禾、 王江丽. 2006. 非传统安全概论[M]. 杭州: 浙江大学出版社.
|
[23] |
张日培. 2018. 国家安全语言规划:总体国家安全观下的范式建构[J].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39(6):33-44.
|
[24] |
赵世举. 2019. 语言在国家安全中的角色和功能[J].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51(2):31-3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