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外语研究 ›› 2020, Vol. 20 ›› Issue (3): 3-14.doi: 10.3969/j.issn.1674-8921.2020.03.001
• 名家论要 • 下一篇
出版日期:
2020-05-28
发布日期:
2020-03-25
作者简介:
胡键,上海社会科学院软实力研究中心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国际战略文化。电子邮箱: 基金资助:
Online:
2020-05-28
Published:
2020-03-25
摘要:
“一带一路”倡议及其实践是中国统筹国内和国际两个大局的具体抓手,目的是要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背景之下,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完善对外开放格局。鉴于此,我们在人才培养方面也应倡导“两条腿走路”的原则,即中国的人才既能适应国内现代化建设的新形势,又能满足中国经济利益向海外拓展的需求;既要懂得现代化建设的专业技术,又能够熟练掌握一门乃至多门外语及其历史文化。这就要求人才培养体制特别是外国语学院(系)的人才培养体制进行创新,其中包括对语言资源的配置,跨学科的融合,以及搭建直接为“一带一路”服务的区域国别研究平台,促进“语言+”的复合型人才尽快脱颖而出。同时,还要特别强调,以语言资源和学科融合为基础的复合型人才培养,要纳入国家战略安全之中,从根本上提升中国的国际话语能力。
中图分类号:
胡键. “一带一路”实践与外语复合型人才培养的路径[J]. 当代外语研究, 2020, 20(3): 3-14.
HU Jian. Implementation of the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 and the Cultivation of Professionals of Foreign Language+[J]. Contemporary Foreign Languages Studies, 2020, 20(3): 3-14.
[1] | 陈丽君、 胡范铸. 2010. 语言资源: 一种可以开发利用的旅游资源[J]. 旅游科学(6):22-27. |
[2] | 陈章太. 2014. 论语言资源[A].语言文字应用研究论文集[C]. 北京: 语文出版社.40-46. |
[3] | 寸守栋、 杨红英. 2017. 知识创新理论下的企业国际化人才培养--基于“一带一路”倡议视域[J].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1):43-44. |
[4] | 寸守栋、 姚凯. 2019. 基于文化主体性的“一带一路”国际化人才培养[J].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4):33-39. |
[5] | 戴曼纯. 2011. 国家语言能力、语言规划与国家安全[J]. 语言文字应用(4):123-130. |
[6] | 邓小平. 1993. 邓小平文选[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
[7] | 胡键. 2017. “一带一路”健康话语的构建[J].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44-53. |
[8] | 金中夏. 2012. 中国的“马歇尔计划”-- 探讨中国对外基础设施投资战略[J]. 国际经济评论(6):57-64. |
[9] | 李琮、 刘国平、 谭秀英. 1999. 新中国国际问题研究50年[J]. 世界经济与政治(12):5-15. |
[10] | 李德鹏. 2014. 论语言资源的内涵与外延[J].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2):84-88. |
[11] | 李文、 蔡建红. 2015. “一带一路”对中国外交新理念的实践意义[J]. 东南亚研究(3):4-9. |
[12] | 林拓、 蔡永记. 2018. 打造“一带一路”前行航标--新时代中国海外园区再出发[M].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 |
[13] | 罗林、 邵玉琢. 2018. “一带一路”视域下国别和地区研究的大国学科体系构建[J].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6):79-88. |
[14] | 任晓. 2008. 本土知识的全球意义--论地区研究与21世纪中国社会科学的追求[J].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5):87-98. |
[15] | 任晓. 2019. 再论区域国别研究[J]. 世界经济与政治(1):51-77,158. |
[16] | 石超、 张荐华. 2018. “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人才需求预测[J]广西社会科学(3):55-59. |
[17] | 王铁琨. 2010. 基于语言资源理念的语言规划--以“语言资源监测研究”和“中国语言资源有声数据库建设”为例[J].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6):58-66. |
[18] | 魏晖. 2016. 文化强国视角的国家语言战略探讨[J]. 文化软实力(3):27-36. |
[19] | 文秋芳. 2017. 国家话语能力的内涵--对国家语言能力的新认识[J].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3):66-72. |
[20] | 信强. 2016. “三重博弈”:中美关系视角下的“一带一路”战略[J]. 美国研究(5):19-30. |
[21] | 赵蓉晖. 2010. 国家安全视域的中国外语规划[J].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12-16. |
[22] | 赵世举. 2015. 全球竞争中的国家语言能力[J]. 中国社会科学(3):105-118. |
[23] | 郑通涛、 郭旭. 2020. “一带一路”倡议下国际汉语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69-81. |
[1] | 姜锋. 浅谈区域国别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中的两个能力与三个基础①[J]. 当代外语研究, 2022, 22(6): 12-16,21. |
[2] | 许钧. 在平凡中追求卓越——高校外语教师职责与外语学科建设[J]. 当代外语研究, 2022, 22(2): 5-8. |
[3] | 徐锦芬, 刘文波. 国家安全视域下外语教材建设的内涵与路径[J]. 当代外语研究, 2021, 21(5): 73-79. |
[4] | 苗兴伟. 新文科背景下师范类院校外语专业人才培养体系建设[J]. 当代外语研究, 2021, 21(4): 72-81. |
[5] | 屈文生. 新文科理念下的新时代高等外语教育意象——以“大外语”等命题为中心[J]. 当代外语研究, 2021, 21(4): 82-91. |
[6] | 常辉. 新文科背景下上海交通大学英语专业改革与人才培养探索[J]. 当代外语研究, 2021, 21(4): 92-96. |
[7] | 郭英剑. 新文科与外语专业建设[J]. 当代外语研究, 2021, 21(3): 29-34. |
[8] | 郭鸿杰, 张达球, 丁冬. 一体三通,融创合一:新文科背景下财经类高校外语人才培养模式创新[J]. 当代外语研究, 2021, 21(3): 35-44. |
[9] | 魏育青. 关于“小语种”T字型人才培养的再思考[J]. 当代外语研究, 2021, 451(1): 61-63. |
[10] | 沈骑. 语言在全球治理中的安全价值[J]. 当代外语研究, 2020, 20(2): 7-13. |
[11] | 胡壮麟. 对外语学科人才培养的若干认识[J]. 当代外语研究, 2020, 20(1): 5-8. |
[12] | 梁晓波, 肖蓉. 话语与国家安全[J]. 当代外语研究, 2020, 20(1): 77-90. |
[13] | 蔡基刚. 再论新时代外语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纪念《外语专业面向21世纪本科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发表22周年[J]. 当代外语研究, 2020, 20(1): 44-57. |
[14] | 肖华锋, 卢婷. 从“外语通”到“外国通”——关于我国外语人才培养战略转型的思考[J]. 当代外语研究, 2019, 19(05): 26-31. |
[15] | 杨永林, 张文茹, 朱波, 柴湛涵, 黄立鹤, 魏耀章, 焦丹, 余苏青, 张玉双, 王霞, 刘江, 张慧玉, 许环光, 杨一铎, 林克难, 顾静. 多视角看新时代英语专业发展方向[J]. 当代外语研究, 2018, 18(06): 61-80. |
阅读次数 | ||||||
全文 |
|
|||||
摘要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