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外语研究 ›› 2022, Vol. 22 ›› Issue (5): 80-87.doi: 10.3969/j.issn.1674-8921.2022.05.009
出版日期:
2022-10-28
发布日期:
2022-11-11
作者简介:
林轶,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国际商务外语学院讲师,同济大学外语学院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翻译学、外国语言文学。电子邮箱:Online:
2022-10-28
Published:
2022-11-11
摘要:
“后真相”成为牛津词典年度词汇以来,相关研究盘亘政治、新闻传播等领域。语言作为传播真相和传递意识形态的重要媒介,是后真相研究的一个重要向度。本文回溯了“后真相”何以成为热词,分析了其词语内涵,并梳理了其在现实中的话语形态,认为公共话语者对语言修辞的滥用、社交媒体对主观情感的放大,加剧了“后真相”的蔓延,也导致了人们对语言的失信。语言信任危机背后是“说话者”对语言的操控、大众媒体对语言的扭曲,以及语言自身在新旧媒体更迭时经历的裂变与阵痛。作为说话主体的人,只有恢复语言使用的严谨,保持对语言文明的尊重与谦卑,才可能更好地维护语言的真理与美学意义。
中图分类号:
林轶. “后真相”时代的语言及其危机[J]. 当代外语研究, 2022, 22(5): 80-87.
LIN Yi. Language and Its Crisis in the Post-Truth Era[J]. Contemporary Foreign Languages Studies, 2022, 22(5): 80-87.
[1] | Davies, W. 2016. The Age of Post-Truth Politics, The New York Times[EB/OL]. [2020-01-20]. https://www.nytimes.com/2016/08/24/opinion/campaign-stops/the-age-of-post-truth-politics.html. |
[2] | Frankfurt, H. 2002. On Bullshit[M]. New Jersey: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
[3] | Habermas, J. 1992. Modernity: An Unfinished Project[A]. In C. Jencks (ed.). The Postmodern Reader[M]. London & New York: St. Martin Press |
[4] | Keane, J. Post-truth and Democracy[EB/OL]. [2019-11-18]. https://www.rccp.pku.edu.cn/mzyt/62528.html. |
[5] | Keyes, R. 2004. The Post-Truth Era: Dishonesty and Deception in Contemporary Life[M]. London: St. Martin’s Press. |
[6] | Lakoff, G. 2004. Don’t Think of an Elephant! Know Your Values and Frame the Debate[M]. London: Chelsea Green Publishing. |
[7] | Levitin, D. 2017. Weaponized lies, How to Think Critically in the Post-truth Era[M]. London & New York: Penguin Group. |
[8] | Post-truth politics: Art of the Lie., 2016. Economist[EB/OL]. [2022-02-01] https://www.economist.com/leaders/2016/09/10/art-of-the-lie. |
[9] | Elliot, O’Donnell、 刘学蔚. 2020. 否思“后真相”:基于李普曼舆论学视角[J]. 新闻与传播评论 73(3):5-14. |
[10] | Snow, C. P. 1993. The Two Cultures[M]. Cambridge &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
[11] | 本雅明. 1999. 本雅明文选(陈永国、马海良编)[M]. 北京: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12] | 陈龙. 2017. 修辞术博弈:“后真相时代”的政治传播症候[J]. 探索与争鸣(4):18-21. |
[13] | 郭小安、 胡佳思. 2021. 后真相研究的中外对比分析及反思[J]. 全球传媒学刊 8(2):132-151. |
[14] | 康德. 2011. 纯粹理性批判(李秋零译)[M]. 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15] | 来永玲. 2020. 通往“后真相”:真相问题的核心争论与发生机制研究[J]. 新闻界(8):74-95. |
[16] | 莱尔内尔·特里林. 2006. 诚与真(刘佳林译)[M]. 南京: 江苏教育出版社. |
[17] | 马歇尔·麦克卢汉. 2011. 理解媒介(何道宽译)[M]. 上海: 译林出版社. |
[18] | 迈克尔·林奇. 2017. 失控的真相(赵亚男译)[M]. 北京: 中信出版集团. |
[19] | 米歇尔·福柯. 2003. 知识考古学(谢强、马月译)[M]. 上海: 三联书店. |
[20] | 尼尔·波兹曼. 2015. 娱乐至死(章艳译)[M]. 北京: 中信出版社. |
[21] | 乔治·帕克. 2021. 下沉年代(刘冉译)[M]. 上海: 文汇出版社. |
[22] | 乔治·斯坦纳. 2013. 语言与沉默:论语言、文学、与非人道(李小均译)[M]. 上海: 上海人民出版社. |
[23] | 陶文昭. 2015. 中国民粹主义新特点:“三仇”“两求”与“两过”[J]. 人民论坛(5): 15-19. |
[24] | 汪少华、 张薇. 2018. “后真相”时代话语研究的新路径:批评架构分析[J]. 外语教学 (4) :29-34. |
[25] | 约翰·加德纳. 2017. 成为小说家(孟庆玲、伊小丽译)[M]. 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66-111. |
[26] | 王品芝、 李丹妮. 2019. 七成受访者感觉自己语言越来越贫乏[N]. 中国青年报 (03-21): 05. |
[1] | 刘晓宇. 应急语言抚慰刍议[J]. 当代外语研究, 2022, 22(5): 110-119. |
[2] | 潘艳艳. 知识翻译学与认知翻译学的关系阐释[J]. 当代外语研究, 2022, 22(5): 31-39. |
[3] | 李洪儒. 从哲学史角度看体认语言学的科学性和前沿性——体认语言学的哲学基础研究之二[J]. 当代外语研究, 2022, 22(5): 40-48. |
[4] | 林克勤. “颜值”作为语言现象的生成路径、意义延展与体认理据[J]. 当代外语研究, 2022, 22(5): 49-57. |
[5] | 哈长辰, 黄国文. 生态语言学新思想及其对生态话语分析的启示[J]. 当代外语研究, 2022, 22(5): 88-96. |
[6] | 杨丽娟. 希腊文学拉丁翻译的语言转换与知识重构[J]. 当代外语研究, 2022, 22(4): 70-76. |
[7] | 冯志伟, 丁晓梅. 自然语言处理中的神经网络模型[J]. 当代外语研究, 2022, 22(4): 98-110. |
[8] | 盖飞虹. 语言迁移研究30年变迁[J]. 当代外语研究, 2022, 22(3): 113-121. |
[9] | 王立非. 新时代语言管理理论体系构建与研究重点[J]. 当代外语研究, 2022, 22(3): 28-34. |
[10] | 滕延江, 王立非. 中国语言规划管理生态体系的融合构建[J]. 当代外语研究, 2022, 22(3): 35-43. |
[11] | 张治国. 中国语言扫盲政策历时研究[J]. 当代外语研究, 2022, 22(3): 44-54. |
[12] | 刘辰诞, 陈晓燕. 体认参照点视角下形容词谓语句复合体的生成与限制[J]. 当代外语研究, 2022, 22(2): 105-116. |
[13] | 胡亦名, 胡范铸. “接引语”:一个与中介语对应的二语教师语言分析模型[J]. 当代外语研究, 2022, 22(2): 117-130. |
[14] | 王寅. 认知语言学和体认语言学可望再度领先[J]. 当代外语研究, 2022, 22(2): 83-92. |
[15] | 王治河, 张学涛, 张桂丹. 第二次启蒙视域下的有机语言学与体认语言学[J]. 当代外语研究, 2022, 22(2): 93-104. |
阅读次数 | ||||||
全文 |
|
|||||
摘要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