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2022年, 第22卷, 第5期 刊出日期:2022-10-28 上一期    下一期
    全选选: 隐藏/显示图片
    卷首语
    知识翻译学:出发与抵达
    杨枫
    2022 (5):  1-2. 
    摘要 ( 139 )   HTML ( 7 )   PDF(435KB) ( 15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星空堂
    但丁《天国篇》的空间想象
    陆扬
    2022 (5):  5-11.  DOI: 10.3969/j.issn.1674-8921.2022.05.001
    摘要 ( 264 )   HTML ( 3 )   PDF(1377KB) ( 148 )  

    但丁随《天国篇》部分手稿呈流亡时期庇护人的《致斯加拉大亲王书》,再度强调诗为寓意说。这一诗学可以上溯到阿奎那的经院哲学。但丁安排秉承亚里士多德哲学的阿奎那来主持协调信仰与理性的太阳天,可以说适得其所。但丁天国的九重天空间结构,分别呼应中世纪以“自由七艺”为基础的十一大学问。贝雅特丽齐形象天上人间相互映照,《天国篇》与《新生》可为互文。布鲁姆认为贝雅特丽齐历史上是不是真有其人无从稽考,即便她果真是某个银行家的女儿,那也无关紧要,因为她说到底是但丁本人独特个性和伟大诗情的理想化投影。《天国篇》中但丁与贝雅特丽齐的最后一别,终究还是此恨绵绵无绝期。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知识翻译学
    知识考古、话语重构与中华文化的国际传播——美国汉学家华兹生的中国典籍英译研究
    胡安江
    2022 (5):  12-21.  DOI: 10.3969/j.issn.1674-8921.2022.05.002
    摘要 ( 282 )   HTML ( 3 )   PDF(1598KB) ( 271 )  

    以知识翻译学为视角,探讨美国著名汉学家华兹生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英译过程中的“知识加工、重构和再传播”的文化行为和社会实践,尤其是考察他的“知识考古”与“话语重构”翻译实践美学,对于新时代背景下加强国际传播的理论研究、构建对外话语体系、提高话语传播艺术、推进中国故事和中国声音的全球化表达、区域化表达、分众化表达,增强中国话语对外译介与国际传播的亲和力与实效性,具有极其重要的理论价值、实践价值和现实意义。与此同时,如果从传播发行渠道、图书馆馆藏数量、亚马逊图书销量排名和读者评价体系等效果反馈机制进行考察,我们也需要对华兹生中国文化典籍英译事业的不足和短板进行深刻反思并努力寻找解决相关问题的现实途径。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翻译知识的三重形态初探
    喻旭东, 傅敬民
    2022 (5):  22-30.  DOI: 10.3969/j.issn.1674-8921.2022.05.003
    摘要 ( 304 )   HTML ( 5 )   PDF(1317KB) ( 291 )  

    知识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是现代社会的第一生产力。知识在行动中得以生产、传播和再生,其中的行动自然包括翻译。长期以来,人们在谈论翻译时,往往聚焦于通过翻译所传递的结构性知识,将翻译置于从属地位,忽视了翻译对知识重构和知识创新的作用,以及翻译研究对人类知识的贡献。在现代知识学的视域下,翻译知识并非只是封闭的结构化知识,它还包括经由翻译加工的重构化知识,同时也包括探讨翻译的议题性知识。有鉴于此,本文认为,翻译知识是一个复杂的综合体,呈现为结构性、重构性和议题性三重形态。只有厘清这三重形态及其内在逻辑关系,才能真正揭示翻译的知识价值,重估翻译在各学科知识积累,乃至在整个人类知识生产中的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知识翻译学与认知翻译学的关系阐释
    潘艳艳
    2022 (5):  31-39.  DOI: 10.3969/j.issn.1674-8921.2022.05.004
    摘要 ( 346 )   HTML ( 1 )   PDF(1279KB) ( 221 )  

    翻译是基于译者主体认知行为的跨语言知识加工、重构和再传播的文化行为和社会实践。从人类认知机制的视角来阐释作为人类知识行为的翻译,旨在阐明提出知识翻译学的必要性和合理性,推动知识翻译学在理论和方法上的突破。本文探讨知识翻译学和认知翻译学之间的相通及互补之处,在佐证知识翻译学的必要性和合理性的同时,指出可以把认知翻译学视为知识翻译学的一部分,认为在认知科学视域下可以开展的知识翻译学研究课题主要有:翻译过程中,如何通过隐喻、转喻、心理空间等认知机制进行知识的概念化;复杂翻译空间中大脑思维活动、语言心理加工的情况;经由翻译而产生、传播的知识如何实现认识、评价、改变、阐释等方面的建构功能从而实现翻译的知识产出和传播等。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体认语言学
    从哲学史角度看体认语言学的科学性和前沿性——体认语言学的哲学基础研究之二
    李洪儒
    2022 (5):  40-48.  DOI: 10.3969/j.issn.1674-8921.2022.05.005
    摘要 ( 276 )   HTML ( 2 )   PDF(1235KB) ( 167 )  

    中国学者王寅教授创立的体认语言学问世,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文章从西方哲学史切入,基于王寅本人对西方哲学史三次转向的批判性借鉴和第四次转向的提出,厘清体认语言学的科学基础之一(同时关注语言的主观性和客观性),论证其科学性和前沿性,为体认哲学的建立奠定基础。研究发现,从本体论经由认识论,再到语言论,整个西方哲学史贯穿着一条从忽视主观性到重视主观性,从忽视语言到重视语言的发展线索;语言就其本质而言,是主观性和客观性两种因素的有机整体。体认语言学正是因为捕捉到主、客观二重性有机统一这一语言本质属性,从而成功避免了语言研究中容易犯的或重视客观性,或重视主观性的偏误,并且拥有符合语言本身情况的科学性;也因为坚持主、客观两手抓,从而超越或者重视语言客观属性,或者重视语言主观属性的研究范式,具有语言研究前沿性的特点。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颜值”作为语言现象的生成路径、意义延展与体认理据
    林克勤
    2022 (5):  49-57.  DOI: 10.3969/j.issn.1674-8921.2022.05.006
    摘要 ( 327 )   HTML ( 0 )   PDF(1683KB) ( 176 )  

    流行新词“颜值”的诞生受到视觉文化广泛传播的影响,在崇尚视觉美学的信息时代,“颜值”一词的拟构应运而生,形成了一场先有价值内容后有语言表征的造词运动。体认语言学的视阈下,新词汇的产生是人作为主体对客观世界进行应时映射的结果,其核心原则表现为“现实—认知—语言”。语言的体认观强调人的身体体验在语言形成中的重要作用,这种体验互动中创设的模因复合体根植于语言的模槽和模标,批量生产出了“颜值”等一大批新词汇。尽管语言本身具有模糊性和多义性,但人脑的认知加工机制在不同的言说主体立场上,推动其语义在人的意识进场后从原来单指容貌向着多义性、象似性、含混性、包容性的方向延展。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语言学研究
    知识论视角下的两种汉语提问模式
    权立宏, 马金龙
    2022 (5):  58-69.  DOI: 10.3969/j.issn.1674-8921.2022.05.007
    摘要 ( 250 )   HTML ( 2 )   PDF(1618KB) ( 196 )  

    作为一种社会行为,提问普遍存在于自然会话和机构性谈话中。本研究使用会话分析的方法,基于自建的汉语口语语料库,从知识论视角探讨汉语会话中的“吗”提问句与“啊”提问句在形式、功能和知识表达方面存在的差异。结果表明:在形式上,“吗”提问句往往是重复先前话轮修正源并使用替换、增加和删减等自我修正方式来构成整个提问句。“啊”提问句主要是对修正源的完全或部分重复;在功能上,两种提问句均有发起修正和信息确认的作用,但“啊”提问句更多地表现出提问者对先前话者所传递信息的情感和态度。此外, “啊”提问句的使用者比“吗”提问句的使用者掌握更多确定的信息,其信息更接近修正源,知识差更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系统功能学派个体发生论的学理阐释:内涵、基础与启示
    周海明
    2022 (5):  70-79.  DOI: 10.3969/j.issn.1674-8921.2022.05.008
    摘要 ( 313 )   HTML ( 1 )   PDF(1265KB) ( 184 )  

    系统功能学派为探讨语言发展特征和规律,创造性地使用了“个体发生”这一生物学术语。学界相关研究多与个案调查相关,但就个体发生论本体的学理阐释尚不多见。随着意义进化理论的确立,个体发生概念的学理内涵进一步升华。系统功能学派融入语言人类学、进化生物学、建构主义心理学等学科的思想观点,为其理论奠定了坚实的学理基础。系统功能学派的个体发生论不仅是一种语法理论,而且是一种有关人、语言与社会的元理论,对于揭示语法的本质及其经验识解功能具有积极的学理启示。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后真相”时代的语言及其危机
    林轶
    2022 (5):  80-87.  DOI: 10.3969/j.issn.1674-8921.2022.05.009
    摘要 ( 398 )   HTML ( 9 )   PDF(1358KB) ( 216 )  

    “后真相”成为牛津词典年度词汇以来,相关研究盘亘政治、新闻传播等领域。语言作为传播真相和传递意识形态的重要媒介,是后真相研究的一个重要向度。本文回溯了“后真相”何以成为热词,分析了其词语内涵,并梳理了其在现实中的话语形态,认为公共话语者对语言修辞的滥用、社交媒体对主观情感的放大,加剧了“后真相”的蔓延,也导致了人们对语言的失信。语言信任危机背后是“说话者”对语言的操控、大众媒体对语言的扭曲,以及语言自身在新旧媒体更迭时经历的裂变与阵痛。作为说话主体的人,只有恢复语言使用的严谨,保持对语言文明的尊重与谦卑,才可能更好地维护语言的真理与美学意义。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生态语言学新思想及其对生态话语分析的启示
    哈长辰, 黄国文
    2022 (5):  88-96.  DOI: 10.3969/j.issn.1674-8921.2022.05.010
    摘要 ( 694 )   HTML ( 14 )   PDF(1316KB) ( 274 )  

    阿伦·斯提比(Arran Stibbe)给出的“生态语言学”的最新定义,认为生态语言学是有关“语言在人类、其他物种和物理环境之间的生命可持续互动中的作用研究”(Stibbe 2021)。以往的研究关注语言对生态系统的影响,而该新思想下的语言是生态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以斯提比的生态语言学新近思想为起点,在梳理生态语言学研究与话语分析基本框架的基础上,反思这一研究路径对我国生态话语分析研究的启示。在中国语境下,生态话语分析研究需聚焦以下三个方面:(1)挖掘我国传统文化的生态价值;(2)细化生态话语的类型;(3)着力提升生态素养水平。这对我国生态语言学研究的进一步拓展大有裨益。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对话哲学视角下概念隐喻的还原分析
    王渝, 杜世洪
    2022 (5):  97-109.  DOI: 10.3969/j.issn.1674-8921.2022.05.011
    摘要 ( 227 )   HTML ( 1 )   PDF(1438KB) ( 126 )  

    Lakoff和Johnson的概念隐喻理论有一个基本观点,就是大部分日常语言具有隐喻性质。这个观点引发的问题是,非隐喻性的那一小部分语言是什么性质的呢?然而,对于这个问题, Lakoff和Johnson并未深究。学术界对此有所论及,但并未加以明确回答。这就有必要重新思考事关概念隐喻的两个基本问题:第一,概念隐喻的实质到底是什么?第二,非隐喻性的语言具有什么特征?如果这两个问题得到回答,那么就能判断特殊语句“I am you”和“我是你”到底是不是概念隐喻。本文针对这些问题,以Buber的对话哲学为指导,就概念隐喻进行还原分析。研究发现:概念隐喻在实质上具有思维性和次生性;一门语言中最基本的原生语词不具有隐喻性质,凡是具有隐喻性质的语词都是次生语词,属于创造出来的产物;现实语句“I am you”和“我是你”不符合概念隐喻的基本要求,而且在对话哲学视域下,它们关涉的是两个基本关系,并不具有描述性。在表达形式上,概念隐喻必须以具有描述性的语词为基础。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应急语言抚慰刍议
    刘晓宇
    2022 (5):  110-119.  DOI: 10.3969/j.issn.1674-8921.2022.05.012
    摘要 ( 200 )   HTML ( 0 )   PDF(1628KB) ( 148 )  

    在突发公共事件中,人们心理健康状态面临严峻挑战,传统心理健康保障体系已经不足以应对全球性突发灾难。应急语言抚慰作为应急语言服务的有机组成部分,是控制和改善人们负面心理状况的重要力量。本文回顾语言抚慰的源起和发展,梳理中国应急语言抚慰的提出背景,界定应急语言抚慰研究的两大领域及其主要构成元素,以期推动应急语言抚慰标准化与系统化建设,完善应急语言服务体系,充分发挥语言在构建人类健康命运共同体中的重要作用。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思想与学术
    近代翻译场域中的资本运作——翻译家马君武研究
    宋菁
    2022 (5):  120-128.  DOI: 10.3969/j.issn.1674-8921.2022.05.013
    摘要 ( 271 )   HTML ( 3 )   PDF(1511KB) ( 214 )  

    马君武是“西学东渐”的第一代翻译家的杰出代表之一,在中国近代历史上翻译家扮演着新思想启蒙者和新时代催生者的重要角色。本文主要考察近代翻译场域与马君武译介资本运作模式的交互,剖析在特定社会文化背景下的翻译过程中各种权力之间关系的调适。马君武西学翻译活动的概貌正是其所携各类资本在翻译场域中互渗、互动、共生的体现。马氏译介的资本运作模式顺应了彼时目的场域对救国醒世的需求,参与构筑了西学东译的新时期,同时对清末民初中国现代性的阐释和建构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罗德里克·厄舍死因新解——“人”之生态位态势衰亡所致
    梅翠平
    2022 (5):  129-136.  DOI: 10.3969/j.issn.1674-8921.2022.05.014
    摘要 ( 310 )   HTML ( 5 )   PDF(1419KB) ( 273 )  

    一直以来,学界对爱伦·坡的惊悚小说《厄舍府的倒塌》中主人翁罗德里克之死因众说纷纭,没有定论。本文以生态位态势理论为视域,通过分析罗德里克的“态”和“势”的变化来揭示其死亡原因。通过分析日渐腐朽的厄舍府里内外不断恶化的生态环境,揭示罗德里克所呈现的人之自然“态”的日渐衰亡;罗德里克与仆人、朋友和其妹妹的社会关系反映了其社会“态”的逐渐扭曲和退化;罗德里克对自然环境改造之“势”几乎为零,并且在社会关系的维护上毫无建树,甚至表现出火葬双胞胎妹妹玛德琳的“恶”之“势”。罗德里克的衰亡之“态”和无为之“势”,“恶”之“势”最终导致了罗德里克的灭亡。文章从生态学的视角为罗德里克厄舍的死因的解释提供了一条新的路径。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跨文化交际视角下谭恩美《接骨师之女》中民族中心主义表征及嬗变阐析
    胡艳红, 帅立娜
    2022 (5):  137-145.  DOI: 10.3969/j.issn.1674-8921.2022.05.015
    摘要 ( 306 )   HTML ( 1 )   PDF(1479KB) ( 269 )  

    《接骨师之女》是美国华裔文学女作家谭恩美继《喜福会》《灶神之妻》之后又一部聚焦母女关系的长篇小说。本文从跨文化交际视角出发,剖析小说中主人公茹灵与露丝各自的民族中心主义倾向及其对二人关系产生的消极影响,以及她们如何相互理解,达成和解,最终跨越文化隔阂的过程。文本分析表明,母亲茹灵和女儿露丝所秉持的民族中心主义表征主要集中在语言选择、非语言交际方式和教育理念三个方面,而这三种表征也是引起母女关系冲突的主要原因。本文基于小说文本进一步分析了跨越民族中心主义、消弭跨文化冲突的策略,呼吁人们要用开放、包容的态度对待不同文化体系中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文化习俗,从而实现有效的跨文化交际。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英语通用语意识在课堂教学中的实证研究
    王杨钰
    2022 (5):  146-154.  DOI: 10.3969/j.issn.1674-8921.2022.05.016
    摘要 ( 242 )   HTML ( 1 )   PDF(1272KB) ( 225 )  

    随着不同母语人士交流变得越发频繁,英语作为一种通用语被广泛运用于全球化语境下的跨文化交际之中。然而,中国的英语教学始终以本族语及其使用规范为主导,使课堂所教的语言与实际交际所需之间存在明显的不匹配,亟需通过改革来提高课堂参与者的英语通用语意识。本研究通过文献分析、课堂观察和教师访谈对中国高校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英语通用语意识展开调查,发现课堂参与者普遍缺乏英语通用语意识,分析了阻碍英语通用语意识形成的主要因素,提出了以英语作为通用语为导向的课堂教学的可行性建议。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多维视角下的国家翻译能力建设——兼评第二届“国家翻译能力:理论建构与实践探索”学术研讨会
    张潆洁, 朱玉犇
    2022 (5):  155-160.  DOI: 10.3969/j.issn.1674-8921.2022.05.017
    摘要 ( 312 )   HTML ( 1 )   PDF(893KB) ( 165 )  

    2022年5月28日,正值中共中央政治局开展国际传播能力建设集体学习临近一周年之际,北京外国语大学联合多家机构召开第二届“国家翻译能力:理论建构与实践探索”学术研讨会,从多维视角出发,就国家翻译能力建设面临的新机遇和新挑战,以及相关研究中所涉的新议题和新方法展开研讨。本文将总结此次会议的主要观点及成果价值,并在此基础上对未来如何加强我国国家翻译能力建设提出建议。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