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用语言学专栏∙理论篇

判断和鉴赏中的错位现象对比分析

展开
  • 北京师范大学,北京,100875/牡丹江师范学院,牡丹江市,157011
李雪娇,牡丹江师范学院应用英语学院讲师、北京师范大学外国语言文学学院在读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系统功能语言学。电子邮箱:xuejiaolibnu@163.com

网络出版日期: 2020-07-25

基金资助

*本文系黑龙江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青年专项)“从评价系统分析教师教学用语的建构及其对学生学习效果的影响”(编号GJD1214080)、牡丹江师范学院校级项目“以《高级英语》为依托分析及物性在英汉构句中所产生的变化”(编号2013JGZX0121)的阶段性成果。

A Contrastive Analysis of the Discrepant Phenomenon in JUDGEMENT and APPRECIATION

Expand

Online published: 2020-07-25

摘要

马丁和怀特所建立的评价理论是当前学界最前沿的理论之一,然而在运用该理论进行语言实例分析时,由于语言使用本身的复杂性,对某些评价现象的界定存在一定的模糊性。本文拟从判断和鉴赏这两个评价子系统的界定标准出发,通过实例分析与论证,指出在对判断和鉴赏的界定中存在一种错位现象:即根据定义,原本应该是判断的,实际上却是鉴赏;而原本应该是鉴赏的,实际上却是判断。在此基础之上,本文分析这种错位现象的成因,并尝试提出一种新的判断、鉴赏界定标准,从而为判断和鉴赏提供一个更为精细的划分。

关键词: 评价; 判断; 鉴赏; 错位现象

本文引用格式

李雪娇 . 判断和鉴赏中的错位现象对比分析[J]. 当代外语研究, 2015 , 15(01) : 20 -24 . DOI: 10.3969/j.issn.1674-8921.2015.01.004

参考文献

Halliday, M. A. K. 2000. An 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Grammar (2nd ed.) [M]. London: Arnold.
Martin, J. & P. White. 2008. The Language of Evaluation: Appraisal in English [M]. London: Macmillan.
Martin, J. R.1992. English Text System and Structure [M]. Amsterdam: John Benjamins.
韩礼德.2010.功能语法导论(彭宣维、赵秀凤、张征译)[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胡壮麟、朱永生、张德禄、李占子.2005.系统功能语言学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彭宣维、程晓棠.2013.理论之于应用的非自足性——评价文体学建构中的理论问题与解决方案[J].中国外语10(1):27-35.
王振华、马玉蕾.2007.评价理论:魅力与困惑[J].外语教学(6):19-23.
王振华.2001.评价系统及其运作——系统功能语言学的新发展[J].外国语(6):13-20.
张德禄、刘世铸.2006.形式与意义的范畴化——兼评《评价语言——英语的评价系统》[J].外语教学与研究(6):423-27.
文章导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