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聚焦小功率燃料电池复合电源系统的性能,设计出一款自行车用电源动力系统。内容包括整车结构和动力性需求的制定,对复合电源的功率及能量水平进行选型,实现功率平衡;借助MATLAB/Simulink实现对硬件的模拟仿真。电源部分通过不断调参,达到仿真输出与硬件测试结果一致,开关电源则采取状态空间平均法,采取双闭环控制电能分配,保证其与实物的功能一致。随后针对优化复合电源的功率分配进行了探讨和设计,并应用了四种控制策略,以SOC状态改变量,等效氢气消耗量,系统效率,燃料电池输出变化频率,策略复杂度等参数为评价因素。在硬件上,上汽大众仅能提供峰值100W的燃料电池用于实验,该功率无法满足自行车动力系统需求。因此对于其他零部件也进行了比例选择并按相同拓扑结构进行实物连接,通过实验实现了预期功能,为该动力系统进行了可行性验证。
中图分类号:
于秋扬, 庾昂. 小功率燃料电池动力系统设计及能量管理策略研究[J]. 传动技术, 2022, 36(2): 7-13.
[1] | 李建林, 张则栋, 梁策, 曾飞. 计及源-荷不确定性的综合能源系统多目标鲁棒优化调度[J].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2025, 59(2): 175-185. |
[2] | 尚妍欣, 屈雯洁, 任学宁, 陆宏波, 杜玮, 李丽, 吴锋, 陈人杰. 航天先进电源材料与技术研究进展[J]. 空天防御, 2024, 7(6): 12-28. |
[3] | 陈敏学, 邱殿凯, 彭林法. 基于反应状态原位测试的空冷型燃料电池运行参数分析[J].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2024, 58(3): 253-262. |
[4] | 苏雨临, 连冠, 张大骋. 等效电路模型法预测动态工况下微型直接甲醇燃料电池剩余使用寿命[J].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2024, 58(10): 1575-1584. |
[5] | 李洋, 刘志, 宰学荣, 黄翔, 陈岩, 曹亚俐, 张怀静, 付玉彬. 海泥孔隙率对海底微生物燃料电池电化学性能影响及有机质扩散分析[J].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2024, 58(10): 1567-1574. |
[6] | 杨博, 曾春源, 陈义军, 束洪春, 曹璞璘. 极限学习机及其在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参数辨识中的应用[J].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2023, 57(4): 482-494. |
[7] | 罗来军, 隋巧梅, 郭楠鸿. 基于迭代规划的P2混合动力能量管理策略[J]. 传动技术, 2022, 36(3): 3-11. |
[8] | 高魏华, 吕广强, 曹鲁光, 丁小芩, 李烽. 软硬件综合FMEA在弹载嵌入式软件中的应用[J]. 空天防御, 2020, 3(1): 10-16. |
[9] | 孙海波;程传红;. 氢燃料电池客车动力传动系统参数匹配研究[J]. 机械设计与研究, 2020, 36(01): 181-184+195. |
[10] | 姜勇,李洋,周阳,巩建鸣. 奥氏体不锈钢双极板的低温超饱和气体渗碳表面改性[J].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版), 2019, 53(2): 247-252. |
[11] | 刘洋, 肖扬, 喻凡, 罗哲,. 功率分流式混合动力汽车分析及能量管理策略研究[J]. 传动技术, 2019, 33(03): 3-13. |
[12] | 索明何;吴庆捷;. 汽车蓄电池支架频率响应分析及其优化设计[J]. 机械设计与研究, 2019, 35(01): 196-199+204. |
[13] | 敬爽;李治明;黄宁波;. 一种新型直立式自行车停放装置的设计[J]. 机械设计与研究, 2019, 35(01): 27-30+41. |
[14] | 黄用华;王昌盛;杨炼;张杰;庄未;. 拖挂式自行车机器人机构设计与非完整约束分析[J]. 机械设计与研究, 2018, 34(03): 54-57+62. |
[15] | 周苏,姜缜,DE LILE J R. 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过渡金属酞菁配合物氧还原反应催化能力[J].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版), 2017, 51(12): 1422-1427. |
阅读次数 | ||||||
全文 |
|
|||||
摘要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