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近年来在全球治理碳排放和我国“双碳”政策的推行和落实下,新能源汽车产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大变革。纯电动汽车作为能源结构调整的代表,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作为纯电动汽车的核心——动力电池的市场渗透率不断提升,但同样面临着发展和退役并行的双重考验。探究了目前动力电池的发展情况以及动力电池的回收处理策略,并提出了几点动力电池的未来发展方向。
中图分类号:
杨宇杰, 吴毅飞, 洪泽, 盛立. 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发展现状及其回收处理技术[J]. 传动技术, 2024, 38(3): 19-24.
[1] | 徐世琦, 黄宏成, 杨健, 姚炯, 贾韩伟. 用户驾驶习惯对电池SOC的影响分析[J]. 传动技术, 2023, 37(1): 25-28. |
[2] | 李佳琪, 徐潇源, 严正. 大规模新能源汽车接入背景下的电氢能源与交通系统耦合研究综述[J].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2022, 56(3): 253-266. |
[3] | 王亦乐, 黄宏成, 杨健, 徐世琦, 尹明轩. 基于SSA-ELM的动力电池健康状况预测研究[J]. 传动技术, 2022, 36(02): 3-6+13. |
[4] | 王思淼, 张英杰, 王芳, 邓斯文. 基于大数据的动力电池健康度估算方法研究[J]. 传动技术, 2021, 35(04): 8-12+23. |
[5] | 杨杰, 李成蹊, 姚雯, 管清平, 乔丽. 基于新能源汽车运行数据的城市充电特征研究[J]. 传动技术, 2021, 35(03): 34-38. |
[6] | 籍庆辉,朱平,卢家海,刘钊. 基于Kriging近似模型的碳纤维增强复合[J].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版), 2017, 51(2): 129-. |
[7] | 李元,张新民. 基于非高斯信息的JITL软测量模型[J].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版), 2015, 49(06): 897-901. |
[8] | 顾力强, 周莉,. 某混合动力客车车身结构动力响应特性分析[J]. 传动技术, 2014, 28(02): 11-15+25+33. |
[9] | 杨春雷, 刘志远. 一种电动汽车动力电池均衡控制方法的设计[J].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版), 2011, 45(08): 1186-1190. |
阅读次数 | ||||||
全文 |
|
|||||
摘要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