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孙娴雯, 李庆云. 新型冠状病毒疫情时期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管理策略——2022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全球倡议解读[J].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22, 21(01): 32-37. |
[2] |
李庆云, 孙娴雯.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管理的几个新视点:2021版 GOLD指南解读[J].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21, 20(01): 43-47. |
[3] |
李庆云, 孙娴雯. 细化稳定期COPD管理流程和随访策略:2020版GOLD指南解读[J].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20, 19(04): 354-358. |
[4] |
陈宇清, 王铭杰, 朱东, 吕城坚, 陈萍. 稳定期Ⅱ、Ⅲ级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气道阻力对呼出气流受限的影响分析[J].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19, 18(04): 418-422. |
[5] |
周敏, 张秋蕊. 呼吸道、肠道微生物菌群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发病及治疗的影响[J].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19, 18(03): 246-249. |
[6] |
李媛媛, 张舒, 曹波, 陆晓晔, 刘黎, 陈杰, 归茜, 徐欣晖, 吕利雄, 朱长清,. 几种感染性疾病中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研究[J].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15, 14(04): 363-366. |
[7] |
李庆云, 过依,.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评估及稳定期用药选择: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全球倡议2015解读[J].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15, 14(03): 215-218. |
[8] |
陈宇清, 吕成坚, 周新, 朱东,. 合并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对稳定期Ⅱ、Ⅲ级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运动能力的影响[J].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12, 11(04): 387-390. |
[9] |
邓伟吾,. 丙型肝炎病毒感染与慢性呼吸道疾病关系的认识[J].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11, 10(05): 397-400. |
[10] |
马冠华, 杨昆, 李敏, 叶亮, 万欢英,. 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的影响[J].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10, 9(05): 503-506. |
[11] |
梁丽, 马佳韵, 李庆云, 陈振和, 周敏,.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临床特征[J].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09, 8(06): 612-615. |
[12] |
陈宇清, 周新, 朱东, 戴晓敏,. 稳定期Ⅱ、Ⅲ级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吸气分数与呼吸肌力研究[J].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07, 6(05): 409-411. |
[13] |
余健民,. 趋化因子和细胞黏附分子在呼吸系统疾病诊断中的应用[J].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06, 5(02): 109-112. |
[14] |
谢灿茂, 周宇麒,.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的现代评价[J].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06, 5(02): 106-108. |
[15] |
时国朝,黄绍光. 无创正压通气应用的几个关键问题[J].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05, 4(03): 248-25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