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科理论与实践 ›› 2007, Vol. 2 ›› Issue (05): 351-353.doi: 10.16138/j.1673-6087.a0197

• 论文 • 上一篇    下一篇

阿尔茨海默病治疗药物进展

王颖, 于榕, 姚明辉,   

  1. 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药理学系,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药理学系,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药理学系 上海200032,上海200032,上海200032
  • 发布日期:2020-07-25

  • Published:2020-07-25

摘要: 随着人口平均寿命的增加,各国均逐步进入老龄化社会,与年龄有关的退行性疾病也随之增加。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亦称早老性痴呆,是一类神经退行性疾病,其症状主要表现为患者记忆和认知能力不同程度丧失,行为活动发生障碍。AD占65岁以上痴呆症患者的50%~75%[1]。其病理特征是淀粉样蛋白(β-amyloid,Aβ)、神经元纤维缠结和Aβ血管病,并伴有新皮质海马和脑的其他皮质下区中神经元及突触的弥漫性丢失。AD的发病机制还不十分清楚,可能与细胞衰老、遗传基因改变、神经递质损伤和炎症等多种因素有关。AD病程较长,约3~20年,因此给患者、患者家属以及整个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乙酰胆碱酯酶, 谷氨酸受体拮抗剂, 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