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科理论与实践 ›› 2017, Vol. 12 ›› Issue (05): 318-323.doi: 10.16138/j.1673-6087.a0952
应志涛, 向晓宇, 陈思毅, 宋玉琴, 朱军,
发布日期:
2020-07-25
Published:
2020-07-25
摘要: 尽管利妥昔单抗联合化学治疗(化疗)较大改善了B细胞淋巴瘤的预后,但是侵袭性B细胞淋巴瘤中仍然有部分患者原发耐药或者复发进展~([1]),而惰性B细胞淋巴瘤则无法治愈,经过反复复发和治疗后最终死亡~([2])。近年来,多中心的临床研究证明抗CD19嵌合抗原受体(chimeric antigen receptor,CAR)T细胞在B细胞淋巴瘤可以取得52%~82%的治疗反应率,而且有些患者在治疗后随访至2年时仍然没有复发。
应志涛, 向晓宇, 陈思毅, 宋玉琴, 朱军,. 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治疗在B细胞淋巴瘤的应用进展及存在问题[J]. 内科理论与实践, 2017, 12(05): 318-323.
[1] | 王晨琛, 方跃华, 施仲伟, 屈雪蒸. 25例主动脉瓣成形术后一年的超声心动图评价[J].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22, 21(03): 395-398. |
[2] | 颜彤彤 侯俊杰 张思娅 贾玉磊 陈凤超. 手术切除联合电子线照射治疗瘢痕疙瘩的疗效分析[J]. 组织工程与重建外科杂志, 2021, 17(4): 317-. |
[3] | 冯国伟, 张晓娟, 郭睿, 关哲, 王越. 治疗前18F-FDG PET/CT显像对结外NK/T细胞淋巴瘤的预后判断价值[J].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21, 20(06): 533-539. |
[4] | 范春丽, 吴涛, 薛锋, 胡文雪, 王存邦, 白海. MUM1/IRF4阳性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一例治疗报告并文献复习[J].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21, 20(04): 399-400. |
[5] | 常宇宸, 宋陆茜. B细胞淋巴瘤2抑制剂在髓系肿瘤治疗中的机制研究及应用进展[J]. 内科理论与实践, 2021, 16(04): 272-275. |
[6] | 王柔嘉, 常春康. 调节性T细胞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危险分层中的研究进展[J].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21, 20(02): 221-224. |
[7] | 沈小雁, 郑捷. 2005年至2018年皮肤淋巴瘤WHO-EORTC分类标准的发展与比较[J].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21, 20(01): 15-20. |
[8] | 陈献则, 程兮, 赵胜光, 张弢, 施毅卿, 刘坤, 王常刚, 蒋奕玫, 季晓频, 赵任. 腹腔镜手术联合术中放射治疗局部进展期直肠癌的回顾性研究[J]. 外科理论与实践, 2021, 26(01): 48-53. |
[9] | 占志朋, 谢席胜, 张凌. 维持性血液透析合并难治性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患者甲状旁腺激素水平与骨密度的关系[J]. 内科理论与实践, 2021, 16(01): 45-48. |
[10] | 李芹芹, 金晓龙, 袁菲. 儿童系统性EB病毒阳性T细胞淋巴瘤临床病理分析一例及文献复习[J].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20, 19(1): 63-68. |
[11] | 罗晓颖, 许燕, 张凤如, 吴立群, 戚文航. P波离散度和N端脑钠肽前体预测房颤冷冻球囊导管消融术后复发的价值[J].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20, 19(1): 32-36. |
[12] | 边大鹏, 冯秋实. 复发胆总管结石伴随十二指肠乳头疾病的分析[J]. 外科理论与实践, 2020, 25(06): 477-480. |
[13] | 高燕婷, 赵金艳, 王娟, 李佳, 许雯, 李莉, 蔺丽慧. 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患者骨髓淋巴细胞亚群分析及其临床意义[J].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20, 19(04): 407-413. |
[14] | 何柳,廖明娟,蔡彦韬,朱晨芳. 浆乳方联合乳房成形术及持续负压灌洗技术治疗难治性浆细胞性乳腺炎[J]. 组织工程与重建外科杂志, 2019, 15(3): 171-175. |
[15] | 沈悦,张懿,徐晶,刘武林. 强脉冲光(420 nm+560 nm)联合无针水光治疗难治性痤疮的临床疗效[J]. 组织工程与重建外科杂志, 2019, 15(2): 95-97. |
阅读次数 | ||||||
全文 |
|
|||||
摘要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