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

心肌梗死后冠状动脉微循环障碍机制与干预

展开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心内科;上海市浦东新区医疗急救中心;

网络出版日期: 2020-07-25

摘要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我国较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因其高发病率、高致死率成为重要的疾病负担。冠状动脉(冠脉)因粥样硬化斑块破裂等原因引起血栓栓塞,造成心肌缺血坏死。尽管近几十年来直接经皮冠脉介入(PCI)、溶栓等再灌注治疗措施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AMI患者预后,但其院内死亡率仍居高不下~([1])。AMI患者于早期血运重建开通血管后仍有相当部分缺血心肌坏死,临

本文引用格式

卜军, 王奇雯, 叶豪, 姜华, . 心肌梗死后冠状动脉微循环障碍机制与干预[J]. 内科理论与实践, 2017 , 12(01) : 15 -20 . DOI: 10.16138/j.1673-6087.a1250

Options
文章导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