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

血清不对称二甲基精氨酸在肥胖糖耐量异常患者大血管病变中的意义

展开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同仁医院内分泌内科;

网络出版日期: 2020-07-25

摘要

目的:探讨肥胖糖耐量异常患者血清不对称二甲基精氨酸(ADMA)、脂联素(APN)、C反应蛋白(CRP)水平的改变,及其在大血管病变中的意义。方法:选取我院门诊就诊的患者及健康体检者,行口服糖耐量试验,分为正常糖代谢(NGT)组43例,非肥胖糖耐量减低(IGT)组48例,肥胖IGT组47例,分别测定ADMA、APN、CRP、血脂、胰岛素(INS)水平,并计算体质量指数(BMI)及稳态模型评估的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测定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CIMT)。比较3组间各指标的差异,分析各因素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肥胖IGT组BMI高于非肥胖IGT组和NGT组(P=0.000);IGT 2组的空腹血糖(FPG)均高于NGT组(均P<0.05);NGT组的CIMT低于非肥胖、肥胖IGT组(均P

本文引用格式

汤瑜斌, 彭文芳, 夏莉莉, 黄珊, . 血清不对称二甲基精氨酸在肥胖糖耐量异常患者大血管病变中的意义[J]. 内科理论与实践, 2017 , 12(04) : 269 -273 . DOI: 10.16138/j.1673-6087.a1308

Options
文章导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