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理论与实践 ›› 1999, Vol. 4 ›› Issue (04): 276-5.doi: 10.16139/j.1007-9610.a0276
• 论文 • 上一篇
雷若庆
发布日期:
2020-07-25
Published:
2020-07-25
摘要: 急性胰腺炎的临床转归个体差异十分悬殊,轻者病程良好,重者十分凶险,甚至呈暴发性病程。急性胰腺炎的启动及病情演变机制十分复杂,有胰酶激活自身消化、胰腺微循环障碍和过度炎症反应等诸多机制的共同参与。 始动病因 目前已发现众多因素可以诱发急性胰腺炎。人们发现,一方面,不同因素所诱发的急性胰腺炎病理特点基本相似,另一方面,始动病因作用强度和持续时间的不同可对病情发展有很大的影响。如在胆汁反流因素中,反流的量和持续时间、非结合胆酸的浓度、胰管内压、是否伴有胆道感染均影响胰腺坏死的程度。当壶腹部结石持续嵌顿,大量反流的非结合胆酸可导致胰管上皮细胞的变性坏死。当胰管内持续高压,反流液容易达到组织深层,损伤波及腺泡和血管网,导致严重的胰腺坏死。而酒精及代谢因素所致胰腺炎往往存在无症状的脂溶和蛋白溶解所致微小病灶的多次
雷若庆. 急性胰腺炎发病机制研究进展[J]. 外科理论与实践, 1999, 4(04): 276-5.
[1] | 李士杰 姜爱莉 刘宇 王召旭 韩倩倩. 巨噬细胞介导的炎症反应在材料生物相容性评价中的意义[J]. 组织工程与重建外科杂志, 2022, 18(5): 436-. |
[2] | 赵晨薇 马刚 林晓曦. 葡萄酒色斑增厚机制的研究进展[J]. 组织工程与重建外科杂志, 2022, 18(1): 83-. |
[3] | 高晶晶, 高艳虹. 早发2型糖尿病流行病学、临床特征及病因机制的研究进展[J]. 内科理论与实践, 2022, 17(04): 344-348. |
[4] | 陈宏, 沈银忠.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艾滋病合并结核病的诊治进展[J].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22, 21(04): 530-534. |
[5] | 孔秀芳, 姜林娣. 大动脉炎发病机制及诊疗研究进展[J]. 内科理论与实践, 2022, 17(03): 262-266. |
[6] | 许志伟. 当前重症急性胰腺炎诊疗面临的几个问题[J]. 外科理论与实践, 2022, 27(01): 22-24. |
[7] | 许克东, 马振华, 曹芳, 仵正. 重症急性胰腺炎腹腔不同分区局部并发症的微创治疗[J]. 外科理论与实践, 2022, 27(01): 46-51. |
[8] | 鲁晓岚, 夏巧云. 胆汁淤积性瘙痒发病机制及其治疗研究进展[J]. 内科理论与实践, 2022, 17(01): 43-47. |
[9] | 郭慧玲, 吴涛, 薛锋, 郭敏, 王存邦, 白海. 侵袭性自然杀伤细胞白血病一例并文献复习[J].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21, 20(06): 582-583. |
[10] | 李磊, 刘一云, 张如愿, 汤耀卿. 碳青霉烯类抗生素预防重症急性胰腺炎感染的研究[J]. 外科理论与实践, 2021, 26(04): 348-352. |
[11] | 罗蒙, 李泓杰, 郑磊. 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发病机制的研究现状[J]. 外科理论与实践, 2021, 26(03): 195-198. |
[12] | 崔小川, 张希龙.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与支气管哮喘[J]. 内科理论与实践, 2021, 16(02): 93-96. |
[13] | 周海斌, 金杭斌, 黄海涛, 杨晶, 吕文, 张筱凤, 杨建锋. 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诊治胰胆汇合异常[J]. 外科理论与实践, 2021, 26(02): 163-166. |
[14] | 查晴, 于晨溪, 刘亚, 杨玲, 叶佳雯, 刘艳. miR-16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进展中的作用及初步机制研究[J].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21, 20(01): 82-87. |
[15] | 程雨龙, 杨松林, 邓辰亮, 郑江红. 桃叶珊瑚苷抑制机械张力诱导增生性瘢痕的机制研究[J]. 组织工程与重建外科杂志, 2020, 16(2): 119-122. |
阅读次数 | ||||||
全文 |
|
|||||
摘要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