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理论与实践 ›› 2000, Vol. 5 ›› Issue (04): 230-.doi: 10.16139/j.1007-9610.a0410
王兴祥,陆文佐,俞晓邨,王亚瑛,章璞
发布日期:
2020-07-25
Published:
2020-07-25
王兴祥,陆文佐,俞晓邨,王亚瑛,章璞. 双“T”型管引流治愈医源性胆总管下端损伤一例[J]. 外科理论与实践, 2000, 5(04): 230-.
[1] | 高志清, 高远,. 处理医源性胆胰肠结合部损伤的若干体会[J]. 外科理论与实践, 2015, 20(04): 367-368. |
[2] | 施维锦, 杨超,. 医源性胆胰肠结合部损伤[J]. 外科理论与实践, 2015, 20(03): 185-187. |
[3] | 彭淑牖, 何小伟,. 医源性胆管损伤手术修复的要点[J]. 外科理论与实践, 2009, 14(02): 144-146. |
[4] | 王坚, 吴志勇, 施维锦,. 医源性胆胰肠结合部损伤的诊断与处理[J]. 外科理论与实践, 2009, 14(02): 147-149. |
[5] | 田伏洲, 汤礼军, 罗皓,. 球囊渐进扩张法治疗医源性胆管狭窄修复术后再狭窄[J]. 外科理论与实践, 2009, 14(02): 159-161. |
[6] | 戚大川, 伍波, 潘晔, 韩晓东, 陈杰, 汪昱,. 医源性胆道损伤的原因分析及处理[J]. 外科理论与实践, 2009, 14(01): 65-67. |
[7] | 钱峻, 何振飞, 王杰,. 医源性脾损伤脾切除率偏高原因分析[J]. 外科理论与实践, 2006, 11(01): 56-. |
[8] | 徐琳,吴志勇.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并发症的处理[J]. 外科理论与实践, 2003, 8(02): 145-146. |
[9] | 胡国庆,王学志,孙保军,邵俊. 医源性胆管损伤的原因分析与处理[J]. 外科理论与实践, 2003, 8(02): 149-150. |
[10] | 王存川. 拓展腹腔镜外科手术种类的基础及其依据[J]. 外科理论与实践, 2002, 7(03): 182-183. |
[11] | 周新华,李宏,毛海香,陆才德,鲍生甫. 腹腔镜下胆总管切开探查治疗胆总管结石(附180例临床分析)[J]. 外科理论与实践, 2002, 7(03): 221-222. |
[12] | 李军成,田斌. 胆总管探查时胰腺段损伤的处理[J]. 外科理论与实践, 2002, 7(03): 232-233. |
[13] | 吴钢,蔡端,姚琪远,金忱,张延龄. 重症急性胆管炎的治疗体会[J]. 外科理论与实践, 2002, 7(01): 60-61. |
[14] | 王训熲,王一. 重视医源性胆道损伤的预防[J]. 外科理论与实践, 2001, 6(03): 131-132. |
[15] | 姚红华. 急诊胆囊手术中医源性胆管损伤的预防(附13例报告)[J]. 外科理论与实践, 2001, 6(03): 183-184. |
阅读次数 | ||||||
全文 |
|
|||||
摘要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