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理论与实践 ›› 2003, Vol. 8 ›› Issue (03): 243-247.doi: 10.16139/j.1007-9610.a0994
蔡元坤,秦新裕
发布日期:2020-07-25
Published:2020-07-25
摘要: 目的:观察早期肠内营养及其不同输注方式对重症急性胰腺炎的影响。方法:采用胰管逆行注射建立大鼠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模型,假手术组用生理盐水,SAP组随机分为持续、间隙和未行肠内营养3个亚组(每组12只),假手术组同样分为3个亚组(每组8只)。各组于48 h后启动肠内营养,72 h后再次麻醉大鼠,收集组织及血液标本;检测指标包括肠道转运系数、血淀粉酶、器官细菌移位率、血清细胞因子TNF-α、胰腺病理评分及血浆D-乳酸等。结果:①、SAP后48h进行肠内营养并未加重胰腺炎;肠内营养组与未行肠内营养组在血淀粉酶、胰腺病理评分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然而早期肠内营养可以促进肠蠕动,减少肠道细菌移位率,两组间在肠道转运系数、脏器细菌移位率及血清TNF-α水平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SAP行肠内营养的两种方式间,各项指标比较无显著差异。结论:SAP大鼠在早期行肠内营养是可行的,其可保持肠道生理的完整性、减少了脏器细菌移位率,但未改善预后;持续和间隙二种肠内营养输注方式间无显著差异。
蔡元坤,秦新裕. 早期肠内营养及其输注方式对大鼠重症急性胰腺炎病理和肠道功能的影响[J]. 外科理论与实践, 2003, 8(03): 243-247.
| [1] | 毛蓓茜 倪鹏文 李挺 谢挺 徐兵. 慢性创面患者自我感受负担的现况及影响因素研究[J]. 组织工程与重建外科杂志, 2022, 18(2): 118-. |
| [2] | 罗志平, 郭子超, 孙寒星, 程兮, 刘卓然, 张弢, 严佶祺, 邱伟华, 匡洁, 赵任. 团队学习联合病例教学用于甲状腺外科教学的前瞻性研究[J]. 外科理论与实践, 2022, 27(05): 448-452. |
| [3] | 许志伟. 当前重症急性胰腺炎诊疗面临的几个问题[J]. 外科理论与实践, 2022, 27(01): 22-24. |
| [4] | 许克东, 马振华, 曹芳, 仵正. 重症急性胰腺炎腹腔不同分区局部并发症的微创治疗[J]. 外科理论与实践, 2022, 27(01): 46-51. |
| [5] | 郭慧玲, 吴涛, 薛锋, 郭敏, 王存邦, 白海. 侵袭性自然杀伤细胞白血病一例并文献复习[J].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21, 20(06): 582-583. |
| [6] | 李磊, 刘一云, 张如愿, 汤耀卿. 碳青霉烯类抗生素预防重症急性胰腺炎感染的研究[J]. 外科理论与实践, 2021, 26(04): 348-352. |
| [7] | 周海斌, 金杭斌, 黄海涛, 杨晶, 吕文, 张筱凤, 杨建锋. 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诊治胰胆汇合异常[J]. 外科理论与实践, 2021, 26(02): 163-166. |
| [8] | 朱宏伟, 陆志强. 考虑人力资源排班的资源受限项目调度问题建模与优化[J].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2020, 54(6): 624-635. |
| [9] | 毛志海. 老年人胆管结石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方式[J]. 外科理论与实践, 2020, 25(04): 288-289. |
| [10] | 吴璟奕, 李国静, 费健. 以急性胰腺炎为首发表现的胰腺癌(附17例报告)[J]. 外科理论与实践, 2020, 25(04): 326-330. |
| [11] | 朱明炜, 刘承宇. 老年外科病人的营养支持治疗[J]. 外科理论与实践, 2020, 25(02): 174-177. |
| [12] | 张勇, 唐韵,. 肠内营养剂用于高龄心力衰竭患者支持治疗观察[J]. 内科理论与实践, 2020, 15(02): 89-93. |
| [13] | 刘思宇,吕长胜. 下颌角肥大的矫正术式及常见并发症[J]. 组织工程与重建外科杂志, 2019, 15(4): 271-274. |
| [14] | 杨潇, 李琛. 早期胃癌近端胃切除术后消化道重建方式的比较[J]. 外科理论与实践, 2019, 24(06): 560-564. |
| [15] | 张舒, 王露露, 孙璟, 江石湖. 降钙素原和C反应蛋白在急性胆源性胰腺炎中的诊断及预后价值比较[J].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19, 18(06): 668-671. |
| 阅读次数 | ||||||
|
全文 |
|
|||||
|
摘要 |
|
|||||